NEJM 中国 Ⅲ 期试验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早期用替罗非班,90 天良好功能恢复率显著提升
本项ASSET-ITⅢ期随机试验为替罗非班在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辅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循证支持,首次在多中心规模样本中证实早期输注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恢复。
BMJ:从诊断到护理,痴呆患者生存周期及入院时间分布特征
本文系统回顾并荟萃分析了261项发表至2024年7月的长程纵向研究,聚焦痴呆患者从诊断至护理院入院及死亡的时间长度,进一步探讨关键预后指标。
中风治疗重大突破!IF 18.2 协和医院发布:人参皂苷 Rg1 纳米脂质体靶向中风损伤,重塑脑功能!
这种系统利用中性粒细胞膜的天然靶向能力,将人参皂苷Rg1精确递送至脑损伤部位,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综述】细胞焦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进展
该文就SAH后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不同细胞焦亡的特点以及针对细胞焦亡的SAH治疗策略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后续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论著】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针对HGI与颈动脉IPN关系的研究较少,HGI对颈动脉IPN严重程度的影响尚不明确。笔者拟探讨HGI与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IPN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朱凌研究员/何朝晖教授Advanced Genetics:纳米平台赋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递送策略与转化前景
本综述系统地讨论了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失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同时评估了当代基因治疗策略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前景和局限性。
2025 ASPN共识指南:60天外周神经刺激疗法的应用
外周神经刺激(PNS)随着治疗的应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发展。本文主要针对60天PNS的应用提供指导,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全面的PNS证据、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这个特点,是痴呆病变,还是正常衰老?来自百岁老人大脑的启发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百岁老人大脑内有Aβ沉积,而更高的Aβ负荷与认知能力降低有关;即使在最年长的个体中,Aβ和tau的相互作用也符合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
论文解读|魏建设/乔军波教授团队揭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衰老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线粒体功能失衡、衰老及胶质细胞异常在PD中的交互作用机制,为理解PD病理进程提供了新视角。
肌萎缩侧索硬化-额颞叶痴呆谱系疾病(ALS-FTSD)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与额颞叶痴呆(FTD)属同一谱系疾病,临床、病理及遗传学上有诸多相似,发病机制相关,目前治疗有限,未来基因治疗等可期待。
Nature Medicine:基因“快递”与“迷你”补丁:一场对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里程碑式探索
DMD 的 1b 期试验表明,fordadistrogene movaparvovec 基因疗法能提升抗肌萎缩蛋白水平、改善运动功能,但 3 期试验未达主要终点,研发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