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ney International:人工智能在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2025-07-26 熊佳仪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AI在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中展现出显著潜力,能够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优化疾病表征和诊断。联邦学习和深度表型分析技术解决了数据稀缺问题,而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揭示了新的疾病机制。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然而,在肾脏病学,尤其是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领域,AI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种类繁多,超过150种,涉及600多个相关基因,其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极高,导致疾病表征和预测的复杂性。此外,数据稀缺、临床表型重叠以及伦理问题进一步增加了AI在这一领域应用的难度。尽管如此,AI在缩短罕见病诊断周期、揭示新的基因和通路机制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被认为是改善罕见病诊疗最紧迫且最具变革性的需求之一。

在疾病表征方面,AI的成功依赖于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整合。肾脏病学因其丰富的组织和生物样本资源、可测量的功能参数以及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的系统性收集,为AI应用提供了独特优势。然而,罕见病数据的稀缺性要求更广泛的协作和专门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遵循FAIR(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用)原则的数据共享机制至关重要。欧洲罕见肾脏病参考网络(ERKNet)和美国多囊肾疾病基金会注册表等平台通过集中化数据资源,促进了罕见病研究的协作。此外,联邦学习技术允许数据在本地中心保存的同时,通过分布式模型实现跨机构学习,例如德国医学信息计划(MIRACUM)联盟开发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帮助医生识别类似病例以辅助诊断。

深度表型分析是AI在罕见病研究中的另一关键环节。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虽然易于处理,但缺乏对罕见病复杂表型的细致描述。相比之下,电子健康记录(EHR)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如临床叙述报告,能够捕捉早期或轻微症状、基因检测结果和鉴别诊断假设,为AI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提取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或识别未确诊的法布里病病例。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3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NLP的发展,研究表明,ChatGPT在罕见病表型识别任务中表现优异,甚至优于传统的生物医学专用模型。然而,LLM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例如数据偏差和结果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临床专家的严格验证和监督。

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是理解罕见病机制的核心挑战之一。AI能够整合多组学数据,通过无监督机器学习技术揭示疾病表型与基因变异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在肾单位肾痨相关纤毛病的研究中,AI分析发现了同一纤毛模块中不同基因变异导致的相似表型,为疾病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此外,AI在法布里病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通过探索性分析和预测模型,成功识别了其分子特征。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也为精准诊疗奠定了基础。

在临床决策支持方面,A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诊断辅助和预后预测。罕见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基因检测,而AI驱动的变异优先级算法(如Exomiser)能够结合患者表型数据优化测序结果的解读。然而,现有工具在罕见肾脏病领域的针对性仍然不足。为了提高诊断效率,研究者开发了基于患者相似性模型和监督分类的方法,前者适用于数据稀缺的场景,后者则能利用更广泛的模式提升性能。例如,通过从临床数据仓库中筛选表型相似的患者,AI能够帮助识别潜在的罕见肾病患者,从而缩短诊断周期。在预后方面,慢性肾脏病(CKD)是许多罕见病的共同特征,但疾病进展的异质性使得传统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受限。AI通过整合疾病特异性数据(如肾外并发症和分子标志物),有望开发更精准的预测工具。此外,数字孪生技术的兴起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模拟患者特异性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反应,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方案。

尽管AI在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中展现出广阔前景,其实施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尤为突出,例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人工智能法案》对高风险AI系统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其次,模型的可解释性和信任度是临床应用的关键。AI决策的“黑箱”特性可能导致医生对结果的质疑,因此需要开发可视化工具和交互界面,帮助临床医生理解模型的推理过程。此外,数据偏差和健康公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现有AI模型多基于特定人群数据,可能无法泛化至其他种族或地区,这要求研究者在模型开发中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

未来,推动AI在罕见病领域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协作。整合全面的知识库、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以及引入领域专家参与模型开发和验证,是确保AI工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同时,提升临床医生的AI素养,优化AI与电子健康记录的集成,将有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诊疗决策。AI不仅能够加速罕见病研究,还能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最终改善其生活质量

原始出处: 

Chen X, Burgun A, Boyer O, Knebelmann B, Garcelon 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erspective for rare genetic kidney diseases. Kidney International. 2025. https://doi.org/10.1016/j.kint.2025.03.033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PIIS0085253825004855.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0112888e0009,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Kidney International:人工智能在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4517,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AI在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中展现出显著潜力,能够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优化疾病表征和诊断。联邦学习和深度表型分析技术解决了数据稀缺问题,而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揭示了新的疾病机制。,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627/1719459802273_92910.png, authorId=0, author=熊佳仪,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然而,在肾脏病学,尤其是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领域,AI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种类繁多,超过150种,涉及600多个相关基因,其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极高,导致疾病表征和预测的复杂性。此外,数据稀缺、临床表型重叠以及伦理问题进一步增加了AI在这一领域应用的难度。尽管如此,AI在缩短<a href="https://rare.medsci.cn/">罕见病</a><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周期、揭示新的基因和通路机制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被认为是改善罕见病<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8%AF%8A%E7%96%97">诊疗</a>最紧迫且最具变革性的需求之一。</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6/1753516737786_6512445.png" /></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在疾病表征方面,AI的成功依赖于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整合。肾脏病学因其丰富的组织和生物样本资源、可测量的功能参数以及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的系统性收集,为AI应用提供了独特优势。然而,罕见病数据的稀缺性要求更广泛的协作和专门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遵循FAIR(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用)原则的数据共享机制至关重要。欧洲罕见肾脏病参考网络(ERKNet)和美国多囊肾疾病<a href="https://www.medsci.cn/sci/nsfc.do">基金</a>会注册表等平台通过集中化数据资源,促进了罕见病研究的协作。此外,联邦学习技术允许数据在本地中心保存的同时,通过分布式模型实现跨机构学习,例如德国医学信息计划(MIRACUM)联盟开发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帮助医生识别类似病例以辅助诊断。</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深度表型分析是AI在罕见病研究中的另一关键环节。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虽然易于处理,但缺乏对罕见病复杂表型的细致描述。相比之下,电子健康记录(EHR)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如临床叙述报告,能够捕捉早期或轻微症状、基因检测结果和鉴别诊断假设,为AI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提取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或识别未确诊的法布里病病例。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3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NLP的发展,研究表明,ChatGPT在罕见病表型识别任务中表现优异,甚至优于传统的生物医学专用模型。然而,LLM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例如数据偏差和结果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临床专家的严格验证和监督。</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是理解罕见病机制的核心挑战之一。AI能够整合多组学数据,通过无监督机器学习技术揭示疾病表型与基因变异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在肾单位肾痨相关纤毛病的研究中,AI分析发现了同一纤毛模块中不同基因变异导致的相似表型,为疾病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此外,AI在法布里病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通过探索性分析和预测模型,成功识别了其分子特征。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也为<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诊疗奠定了基础。</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在临床决策支持方面,A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诊断辅助和预后预测。罕见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基因检测,而AI驱动的变异优先级算法(如Exomiser)能够结合患者表型数据优化测序结果的<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7%A3%E8%AF%BB">解读</a>。然而,现有工具在罕见肾脏病领域的针对性仍然不足。为了提高诊断效率,研究者开发了基于患者相似性模型和监督分类的方法,前者适用于数据稀缺的场景,后者则能利用更广泛的模式提升性能。例如,通过从临床数据仓库中筛选表型相似的患者,AI能够帮助识别潜在的罕见肾病患者,从而缩短诊断周期。在预后方面,<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9c95536521c">慢性肾脏</a>病(CKD)是许多罕见病的共同特征,但疾病进展的异质性使得传统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受限。AI通过整合疾病特异性数据(如肾外并发症和分子标志物),有望开发更精准的预测工具。此外,数字孪生技术的兴起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模拟患者特异性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反应,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方案。</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尽管AI在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中展现出广阔前景,其实施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尤为突出,例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人工智能法案》对高风险AI系统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其次,模型的可解释性和信任度是临床应用的关键。AI决策的&ldquo;黑箱&rdquo;特性可能导致医生对结果的质疑,因此需要开发可视化工具和交互界面,帮助临床医生理解模型的推理过程。此外,数据偏差和健康公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现有AI模型多基于特定人群数据,可能无法泛化至其他种族或地区,这要求研究者在模型开发中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未来,推动AI在罕见病领域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协作。整合全面的知识库、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以及引入领域专家参与模型开发和验证,是确保AI工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同时,提升临床医生的AI素养,优化AI与电子健康记录的集成,将有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诊疗决策。AI不仅能够加速罕见病研究,还能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最终改善其<a href="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4c862426ef">生活质量</a>。</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nbsp;</span></p> <p class="ds-markdown-paragraph" style="color: #404040;"><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Chen X, Burgun A, Boyer O, Knebelmann B, Garcelon 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erspective for rare genetic kidney diseases.&nbsp;<em>Kidney International</em>. 2025.&nbsp;<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doi.org/10.1016/j.kint.2025.03.033"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https://doi.org/10.1016/j.kint.2025.03.033</a></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8461, tagName=人工智能), TagDto(tagId=506903, tagName=基因型-表型), TagDto(tagId=506904, tagName=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4, categoryName=肾内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72, categoryName=人工智能,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04, categoryName=罕见病,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173, appHits=0, showAppHits=0, pcHits=4, showPcHits=173,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at Jul 26 15:56:42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7-26,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45039, editor=罕见病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074a6512445, createdName=xiongjy, createdTime=Sat Jul 26 15:59:52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Mon Jul 28 14:32:34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PIIS0085253825004855.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79474, encryptionId=a9418e9474b3, articleId=0112888e0009,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AI如何改进目前罕见肾病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 answer=通过整合表型数据和基因变异的AI算法(如Exomiser),可以优先排序致病性变异,提高变异解读的准确性。,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3684369670, updatedAt=1753684369670}, {id=879471, encryptionId=03fa8e947126, articleId=0112888e0009,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为什么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的AI模型开发面临数据挑战?, answer=由于罕见病病例稀少、临床表型高度异质性,以及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导致训练AI模型所需的高质量数据集难以获取。,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3684369670, updatedAt=1753684369670}])
PIIS0085253825004855.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5179, encodeId=d52622e51798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3a024808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工智能#</a> <a href='/topic/show?id=73da1289337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型-表型#</a> <a href='/topic/show?id=58d4128934f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808, encryptionId=d3a024808e0, topicName=人工智能), TopicDto(id=128933, encryptionId=73da12893373, topicName=基因型-表型), TopicDto(id=128934, encryptionId=58d4128934f2, topicName=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28 14:32:34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I辅助罕见病诊断新突破:胶原蛋白VI肌营养不良的深度解析

在罕见病胶原蛋白VI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COL6-CMD)的诊断中,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了高准确率的自动图像分类,显著提升诊断效率与客观性。

European Heart Journal:基于超声心动图的 AI 模型实现心脏淀粉样变性快速精准筛查,性能优于传统评分

AI模型不仅具备临床可行性,能极大提升基层诊断能力,降低过度诊断与漏诊风险,还能优化稀有病诊疗流程,避免患者因诊断艰难而错失有效治疗时机。

【综述】|工智能在胃癌诊疗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本文将重点综述DL在胃癌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Eur Radiol:人工智能辅助骨折检测改善成骨不全儿童的骨折诊断表现

本研究首次针对成骨不全患儿群体,系统评估市场主流AI骨折检测工具的外部性能,揭示了AI在患者骨病骨架异常复杂环境中的表现局限。

我国学者突破专科壁垒:AI-ECG 实时提醒助力非心脏科医生,房颤诊断与抗凝治疗效率大幅提升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高度准确的AI-ECG诊断技术整合进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向非心脏科医生针对潜在房颤患者发出即时提醒,有效缓解了非专家环境下房颤识别和管理的难题。

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文趋势

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文趋势

突破肝病治疗瓶颈:新药研发可否按下加速键?

肝胆相照平台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亮教授分享了AI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的相关话题,并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Lancet Digit Health:复旦大学等 42 家医院联合研发!鼻咽癌内镜AI诊断系统显著提升基层医生准确率

研究开发了基于Swin Transformer结构的鼻咽癌诊断深度学习系统(STND),覆盖了全国42家医院,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多中心鼻咽癌内镜影像数据集。

《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之获得性血友病—人工智能在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友病管理中的应用:从基因组学到治疗优化

此次研究不仅涵盖了血友病的基础科学和临床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还特别关注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人工智能来优化疾病管理和患者生活质量。

J Allergy Clin Immunol:在免疫缺陷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当前观点和挑战

人工智能助力IEI诊疗具变革性潜能,亟需以实施科学为指导,跨学科多方携手,推动从研究走向大规模临床应用,实现精准医疗的“最后一公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