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从诊断到护理,痴呆患者生存周期及入院时间分布特征

5小时前 吾乃喵大人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系统回顾并荟萃分析了261项发表至2024年7月的长程纵向研究,聚焦痴呆患者从诊断至护理院入院及死亡的时间长度,进一步探讨关键预后指标。

痴呆作为国际公认的主要致残和因老年依赖性及死亡的原因之一,每年约有1000万人被确诊。诊断对患者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和医疗安排影响重大。当前已有关于存活时间的相关数据,但不同国家机构甚至同一国家内的预后报告较为分散且差异显著,医疗界对此存在普遍困惑,尤其缺乏整体且细致的生存期和功能状态转归信息。护理院入院时间作为患者功能下降和照护需求重要指标,却常被忽视或研究不足。

基于此,近期发表在BMJ杂志的一项研究整合多种文献,旨在定量总结诊断后生存周期和护理院入院的时间分布,并探究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从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及Google Scholar检索了至2024年7月止的长程纵向研究,纳入样本数≥150且随访≥1年的痴呆患者研究,排除急性住院时招募及仅报告发病率或均数存活期的研究,优先提取中位生存时间及护理院入院时间数据。采用机器学习辅助筛选与双重独立数据提取,结合新星-渥太华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研究质量,并进行加权元回归分析以探讨病人及研究特征对预后的影响。

主要结果

1,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纳入261项研究,包含439个不同患者群体,涉及5553960名患者存活数据及352990名护理院入院数据。研究地区主要分布于欧洲(55%)、北美(27%)、亚洲(13%),年龄中位数约为78.8岁,女性占比63%,临床诊断为主,随访中位时间7年。

2,痴呆患者存活时间

  • 诊断时中位生存期为4.8年,5年存活率约51%。
  • 生存时间明显受诊断时年龄影响,每增加10岁,中位生存减少约1.4年。
  • 女性入诊断时年龄通常较大,若调整年龄影响,男女存活无显著差异。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活时间较其他痴呆类型长约0.7年。
  • 临床门诊患者存活时间较社区取样长,主要因社区患者年龄更大。
  • 亚洲患者生存时间平均长1.1年左右。
  • 2000年以后临床基线患者存活时间有所延长,社区研究无此趋势。

图:不同年龄、性别、时间和研究环境下痴呆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气泡图

3,护理院入院时间及比例

  • 护理院入住中位时间为3.3年。
  • 诊断后第一年入院率约13%,5年上升至57%。
  • 年龄增大与入院时间缩短有关,每增10岁入院时间提前约3年。
  • 入院时间无明显性别和痴呆类型差异。
  • 亚洲外地区入院时间稍短。
  • 多数研究未充分考虑死亡作为竞争风险,可能高估护理院入院概率。

图:痴呆患者诊断后每年存活概率与护理院入院概率箱线图

4,其他因素分析

  • 教育年限越高,患者诊断后生存时间略短(每增加一年,生存减少约0.2年),支持认知储备理论。
  • 伴侣同住患者存活更长,暗示社会支持可能延缓死亡。
  • 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如MMSE评分)对生存影响有限,本次分析受限于数据缺失。
  • 研究质量总体中等,未明显影响生存或护理院入院估计。

研究价值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整合多中心资料,系统评估了痴呆诊断后患者的生存及护理院入院时间,填补了过去报告分散及预后差异广泛的空白。结果清晰验证了年龄为最主要预后因素,女性寿命表面较长实因诊断年龄偏晚,同时强调痴呆亚型对预后的重要区分意义。护理院入院作为患者功能下降的关键转折,显示高入院率同时伴随较早入住,提示照护资源配置需提前规划。地理区域差异可能反映文化、卫生系统和诊断时机等因素,未来需针对低中收入国家加强研究。研究还指出现有研究方法学差异及数据不足限制了全貌认识,强调需建立更系统标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包括充分考虑竞争风险的护理院入院估计。

此外,教育与社会支持对生存的潜在影响提示,非生物医学因素在痴呆预后评估中不可忽视,应纳入未来个体化预后模型设计。研究强调未来工作应着力于诊断时起始点的前瞻性队列,兼顾临床严重度、共病及生活环境等多维因素,提供更精准的预后信息,助力患者、家庭和医护人员的决策支持和护理安排。

原始出处

Brück CC, Mooldijk SS, Kuiper LM, et al. Time to nursing home admission and death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25;388:e080636. doi:10.1136/bmj-2024-080636.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Time to nursing home admission and death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01ee8854310c,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BMJ:从诊断到护理,痴呆患者生存周期及入院时间分布特征,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1789,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文系统回顾并荟萃分析了261项发表至2024年7月的长程纵向研究,聚焦痴呆患者从诊断至护理院入院及死亡的时间长度,进一步探讨关键预后指标。, cover=https://img.medsci.cn/Random/doctor-is-working-at-the-hospital-P765AZE.jpg, authorId=0, author=吾乃喵大人,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痴呆作为国际公认的主要致残和因老年依赖性及死亡的原因之一,每年约有1000万人被确诊。诊断对患者及其照护者<a href="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4c862426ef">生活质量</a>和医疗安排影响重大。当前已有关于存活时间的相关数据,但不同国家机构甚至同一国家内的预后报告较为分散且差异显著,医疗界对此存在普遍困惑,尤其缺乏整体且细致的生存期和功能状态转归信息。护理院入院时间作为患者功能下降和照护需求重要指标,却常被忽视或研究不足。</p> <p>基于此,近期发表在BMJ杂志的一项研究整合多种文献,旨在定量总结诊断后生存周期和护理院入院的时间分布,并探究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4/1751635685380_8106296.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研究人员从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及Google Scholar检索了至2024年7月止的长程纵向研究,纳入样本数&ge;150且随访&ge;1年的痴呆患者研究,排除急性住院时招募及仅报告发病率或均数存活期的研究,优先提取中位生存时间及护理院入院时间数据。采用机器学习辅助筛选与双重独立数据提取,结合新星-渥太华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研究质量,并进行加权元回归分析以探讨病人及研究特征对预后的影响。</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主要结果</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1,纳入研究基本情况</p> <p style="color: #333333;">纳入261项研究,包含439个不同患者群体,涉及5553960名患者存活数据及352990名护理院入院数据。研究地区主要分布于欧洲(55%)、北美(27%)、亚洲(13%),年龄中位数约为78.8岁,女性占比63%,临床诊断为主,随访中位时间7年。</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2,痴呆患者存活时间</span></p> <ul style="color: #333333;"> <li>诊断时中位生存期为4.8年,5年存活率约51%。</li> <li>生存时间明显受诊断时年龄影响,每增加10岁,中位生存减少约1.4年。</li> <li>女性入诊断时年龄通常较大,若调整年龄影响,男女存活无显著差异。</li> <li>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活时间较其他痴呆类型长约0.7年。</li> <li>临床门诊患者存活时间较社区取样长,主要因社区患者年龄更大。</li> <li>亚洲患者生存时间平均长1.1年左右。</li> <li>2000年以后临床基线患者存活时间有所延长,社区研究无此趋势。</li> </ul>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4/1751635685390_8106296.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图:不同年龄、性别、时间和研究环境下痴呆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气泡图</p> <p>3,护理院入院时间及比例</p> <ul style="color: #333333;"> <li>护理院入住中位时间为3.3年。</li> <li>诊断后第一年入院率约13%,5年上升至57%。</li> <li>年龄增大与入院时间缩短有关,每增10岁入院时间提前约3年。</li> <li>入院时间无明显性别和痴呆类型差异。</li> <li>亚洲外地区入院时间稍短。</li> <li>多数研究未充分考虑死亡作为竞争风险,可能高估护理院入院概率。</li> </ul>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4/1751635685398_8106296.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图:痴呆患者诊断后每年存活概率与护理院入院概率箱线图</p> <p>4,其他因素分析</p> <ul style="color: #333333;"> <li>教育年限越高,患者诊断后生存时间略短(每增加一年,生存减少约0.2年),支持认知储备理论。</li> <li>伴侣同住患者存活更长,暗示社会支持可能延缓死亡。</li> <li>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如MMSE评分)对生存影响有限,本次分析受限于数据缺失。</li> <li>研究质量总体中等,未明显影响生存或护理院入院估计。</li> </ul>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价值与讨论</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通过大规模整合多中心资料,系统评估了痴呆诊断后患者的生存及护理院入院时间,填补了过去报告分散及预后差异广泛的空白。结果清晰验证了年龄为最主要预后因素,女性寿命表面较长实因诊断年龄偏晚,同时强调痴呆亚型对预后的重要区分意义。护理院入院作为患者功能下降的关键转折,显示高入院率同时伴随较早入住,提示照护资源配置需提前规划。地理区域差异可能反映文化、卫生系统和诊断时机等因素,未来需针对低中收入国家加强研究。研究还指出现有研究方法学差异及数据不足限制了全貌认识,强调需建立更系统标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包括充分考虑竞争风险的护理院入院估计。</p> <p style="color: #333333;">此外,教育与社会支持对生存的潜在影响提示,非生物医学因素在痴呆预后评估中不可忽视,应纳入未来个体化预后模型设计。研究强调未来工作应着力于诊断时起始点的前瞻性队列,兼顾临床严重度、共病及生活环境等多维因素,提供更<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的预后信息,助力患者、家庭和医护人员的决策支持和护理安排。</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808080;">原始出处</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808080;">Br&uuml;ck CC, Mooldijk SS, Kuiper LM, et al. Time to nursing home admission and death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2977356edc">BMJ</a>. 2025;388:e080636. doi:10.1136/bmj-2024-080636.</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33104, tagName=死亡时间), TagDto(tagId=95337, tagName=痴呆患者)],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7, categoryName=神经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159, appHits=1, showAppHits=0, pcHits=10, showPcHits=158,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at Jul 05 15:25: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5小时前,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30007, editor=神经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49478106296, createdName=吾乃喵大人, createdTime=Fri Jul 04 21:30:51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Sat Jul 05 15:25:59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Time to nursing home admission and death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11431, encryptionId=e56a81143152, articleId=01ee8854310c,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2000年前后诊断的痴呆患者在生存期方面有何差异?这种差异的可能解释是什么?, answer=研究发现2000年以后临床基线患者的存活时间有所延长,而社区研究未显示此趋势。这可能反映了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但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1700385715, updatedAt=1751700385715}, {id=811432, encryptionId=f4da811432b6, articleId=01ee8854310c,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当前关于痴呆患者护理院入院率的研究存在哪些方法学局限?, answer=多数研究未充分考虑死亡作为竞争风险,可能高估护理院入院概率。这提示未来研究需要建立更系统标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1700385715, updatedAt=1751700385715}])
Time to nursing home admission and death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131, encodeId=a03e22e21318c,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3373, encryptionId=e802633e358, topicName=死亡时间), TopicDto(id=71211, encryptionId=3ed8e121172, topicName=痴呆患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05 15:25:59 CST 2025, time=5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上海)]
    5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at Commun:基因表达模式或可以帮助确定死亡时间

据《自然 - 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死亡引起的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可用于估计死者的死亡时间。

Science:微生物信息可以帮助判断死者死亡日期

(图片摘自www.sciencemag.com) 当你死去之后,从你的尸身上会诞生数十亿的微生物新生命。由于没有了免疫系统的"检查",这些微生物肆无忌惮地在身体各处蔓延,并最终吞噬你的整个身体。同时,环境中的微生物也会参与这一过程。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遗传学家Jessica Metcalf认为这一微生物降解尸体的过程能够提供一个"微生物时钟",即能够依靠尸体腐化的程度判断死亡时间。这一方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