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总反复?孩子发热背后的 “病毒天团” 全攻略

2025-06-25 儿科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近期儿童高热多由新冠、腺病毒、鼻病毒等引发,不同病毒症状与传播途径各异,需正确使用退烧药,关注精神状态,通过勤洗手、戴口罩及接种疫苗等预防,科学应对守护孩子健康。

近期, “孩子高热不退、退烧药效果反复” 的焦虑在朋友圈此起彼伏,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热时往往手足无措。

事实上,儿童发热常由多种病毒引发,这些病毒如同一个 “病毒天团”,各有其独特的 “作案手段”。只有深入了解这些 “病毒成员” 的特点,才能做到科学应对,守护孩子的健康。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病毒的相关知识与 “反制攻略”。

一、新冠病毒 ——“老朋友” 卷土重来

新冠病毒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即使在疫情常态化阶段,它依然会不时 “卷土重来”,对儿童健康造成威胁。

图片

症状特征

新冠病毒感染儿童后的症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典型的症状之一便是高热,体温常常可达 39℃以上,同时还伴随肌肉酸痛、喉咙痛等不适。部分儿童会出现味觉 / 嗅觉丧失的情况,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较为特殊的表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症状表现差异较大,有些孩子可能仅以发热为唯一表现,没有其他明显症状,这就增加了早期识别的难度。此外,婴幼儿感染后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拒奶等症状,需要家长格外留意。

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携带病毒,其他人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而且其空气传播能力较强,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病毒更容易传播,因此极易造成家庭或集体感染。除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应对措施

一旦孩子感染新冠病毒,首先要进行居家隔离,减少孩子与他人接触,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同时,要让孩子多饮温水,这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当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 38.5℃且退烧药效果不佳,或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送医治疗,这些都是紧急就医的信号。在预防方面,按流程接种新冠疫苗是强化免疫屏障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感染后的症状。

二、腺病毒肠炎 —— 肠道上的 “捣蛋鬼”

腺病毒是引起儿童肠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它就像肠道上的 “捣蛋鬼”,给孩子的肠胃带来诸多不适。

症状表现

腺病毒肠炎的主要症状为持续腹泻、呕吐,同时伴随发热。部分儿童还会出现腹痛症状,由于腹痛的表现有时与便秘引起的腹痛相似,容易被误判为 “便秘”,从而延误治疗。在腹泻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排出水样便或稀便,次数较多,这会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脱水等严重后果。此外,孩子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症状。

传播途径

腺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就是说,通过未洗手的手部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玩具、餐具,或者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都可能感染腺病毒。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由于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防御策略

当孩子感染腺病毒肠炎时,补液是首要任务。口服补液盐是预防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的有效方法,可以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给孩子服用。在肠道调节方面,补充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帮助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疾病,还可能加重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等症状加重,因此要严格避免滥用抗生素。

三、鼻病毒 —— 呼吸道的 “缠人小喽啰”

鼻病毒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虽然症状通常不严重,但却十分 “缠人”,容易反复。

症状表现

鼻病毒感染后,孩子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同时伴随低热。这些症状虽然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会让孩子感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而且由于鼻病毒种类繁多,孩子可能会反复感染,症状也会随之反复出现。

传播方式

鼻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当感染鼻病毒的人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的病毒会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此外,病毒还可以在鼻咽部繁殖,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触摸口鼻等部位而引发感染。

应对措施

对于鼻病毒引起的发热,可以使用布洛芬控制体温。同时,多饮电解质水能够预防脱水,补充身体因发热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在护理方面,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免疫力。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有助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减少感染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特殊抗病毒药物,通过家庭护理,孩子的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四、必知的 “防坑指南”

1. 退烧药的正确使用

在给孩子使用退烧药时,首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安全退烧药。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交替用药,因为交替用药可能会导致用药剂量不准确,增加副作用风险。两种药物的使用间隔应≥4 小时,且不同药物不可随意混用。同时,要严格按照孩子的体重和年龄计算用药剂量,不可超量使用。如果孩子在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仍未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2. 识别病毒的 “简易妙招”

家长在观察孩子病情时,重点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若孩子出现嗜睡、抽搐、精神萎靡等症状,无论体温高低,都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此外,家长无需过度纠结病毒类型,虽然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可能存在差异,但仅通过症状很难精准判断。专业检测,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才能准确确定感染的病毒种类,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五、终极防御 “金三角”

1. 勤洗手

勤洗手是阻断粪口传播与接触传播的有效措施。教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的各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指缝等,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玩耍后等关键时间点,都要及时洗手。

2. 戴口罩

戴口罩能够减少飞沫感染风险,尤其在人群密集处,如商场、医院、学校等场所,更应让孩子佩戴合适的口罩。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儿童口罩,确保口罩能够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并贴合面部,防止病毒从缝隙进入。同时,要教导孩子正确佩戴和摘取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侧,防止二次污染。

3. 接种疫苗

针对新冠、流感等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病毒,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是强化保护屏障的重要手段。疫苗能够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孩子接触到相应病毒时,抗体就可以发挥作用,降低感染风险或减轻感染后的症状。家长要关注疫苗接种时间和流程,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

结语

病毒虽狡猾多变,但只要我们掌握其 “作案规律”,采取科学的护理与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应对。在孩子发热时,家长需保持冷静,密切结合症状观察,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为孩子的健康构筑坚实防线。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共同抵御 “病毒天团” 的侵袭。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830, encodeId=2a2b22e0830f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43785e17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腺病毒#</a> <a href='/topic/show?id=d44a28218d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儿童发热#</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8218, encryptionId=d44a28218d8, topicName=儿童发热), TopicDto(id=85717, encryptionId=343785e1771, topicName=腺病毒)],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25 14:16:54 CST 2025, time=2025-06-2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四川多名儿童游泳后查出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有什么威力?又是如何传播的?

腺病毒可能导致哪些疾病?如何传播,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BMC Pediatrics:我国学者揭示重度腺病毒感染患儿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研究确定了入住PICU的重度腺病毒感染患儿有创机械通气、ECMO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百名孩子游泳后高烧 2人腺病毒阳性

呼吸道飞沫传播是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其次还包括接触传播、粪口途径传播。若腺病毒污染泳池,还可通过接触或吞入被污染的水传播,引发“泳池热”或“红眼病”。

ARD:KLF4和KLF2是关节组织细胞的重要调节剂,可防止骨关节炎中的组织破坏和炎症

KLF4和KLF2可能是增加关节组织细胞保护和再生功能的中心转录因子,这表明 KLF基因转移或上调KLF的分子是骨关节炎(OA)的治疗候选者。

Nature Medicine:黑猩猩腺病毒+自扩增mRNA癌症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延长晚期实体瘤患者总生存期

癌症免疫疗法在利用免疫系统靶向和摧毁癌症方面已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使突变负担高的癌症患者获益。靶向肿瘤新抗原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CPI)的肿瘤控制和清除至关重要。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与儿童腺病毒感染相关的严重急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患有严重急性肝炎和腺病毒感染的儿童肝损伤的特点是类似于严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病模式,并可能代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免疫介导过程。

2011—2020年儿童腺病毒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本论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腺病毒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以明确需要保护的重点人群,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话题:多地突然爆发!一医院单月接诊超700例,传染性强,尚无特效药!

据了解,今年6月份开始,诸暨市中心医院儿科接诊腺病毒感染患儿超过700例,因腺病毒感染引起并发症住院有90多人。

起病急、传染快、高热难退的 “毒王”,5岁以下儿童易中招!

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易引发重症肺炎,北方冬春、南方春夏高发。其感染潜伏期 2-21 天,通过飞沫等传播,重症需早期识别,目前无特效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需注意卫生与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