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平教授:解锁肝癌病因密码,全民动员共筑防癌铜墙铁壁

2025-02-26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陕西省

【医悦汇】特别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谢克平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与预防策略,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健康指导。

编者按:尽管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肝癌的整体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这一严峻现实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肝癌发病率的居高不下,提醒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成果,而应更加深入地挖掘其背后的病因。面对复杂的病因,我们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医学治疗手段,更要从全民教育的角度出发,引导民众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意识。

【医悦汇】特别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谢克平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与预防策略,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健康指导。

医悦汇:在您的报告里面提到了中国肝癌的整体发病趋势比较严峻,请问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您认为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谢克平教授:我坚信,要根治肝癌,必须从其核心症结着手。肝癌的根本难题在于其发病率数十年来并未显著降低,尽管从时间跨度上看,十年前与十年后的数据似乎有所减少,但实际上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多年来,在临床领域,无论是诊断技术还是治疗方法,尤其是外科治疗手段,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其他辅助治疗方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些进步并未能彻底改变肝癌的整体状况。

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深入探究肝癌的发病病因,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更有效地开展预防、早期干预,特别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样的策略将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自80年代乙肝疫苗问世以来,其在预防乙肝方面的效果极为显著。众所周知,乙肝是肝癌的一个重要病因。然而,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目前尚未真正进入癌症高发年龄段,我们一般认为40岁之后才进入癌症高发期。因此,85年之后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尚未进入肝癌高发期。

我们期望这批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能够降低肝癌的发病率。然而,至少在此之前,肝癌的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我们尚未完全弄清其他病因,也没有真正有效地应对这些病因。如果在使用乙肝疫苗多年后,我们发现肝癌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地将责任归咎于乙肝。我们必须寻找其他病因,这些病因可能与我们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如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饮食方面,肝脏是首当其冲的受害器官。

过度饮食、营养过剩、肥胖、酒精摄入以及不恰当的大量使用药物等问题,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其中,药物性肝损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认为这些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这是至关重要的。

医悦汇:药物性肝损伤是指某些特定药物,还是日常常见的OTC药物呢?比如日常感冒,我们没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的药物,是否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此以往是否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从而导致肝癌?

谢克平教授:当前社会,人们普遍倾向于依赖药物治疗,即便是如感冒这类本可自愈的疾病,人们也往往选择迅速服药以缓解症状。然而,药物皆有其副作用,其中对肝脏的损害尤为显著,肾脏和胃也常受影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尤为普遍,例如,过度依赖成分不明的中成药或频繁使用止痛药,这些行为对肝脏健康并无益处。总体而言,当前人群的药物使用量远超实际需求,存在过度自我用药的现象,甚至有人未经医生建议便自行购药服用。

除了不恰当的用药外,饮食安全也是影响肝脏健康和肝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现代食品中大量使用的添加剂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可能是导致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乙肝疫苗充分发挥其作用后的未来几年(如5年或10年),若肝癌发病率仍未明显下降,我们必须深入考虑其他因素,如药物使用、环境污染以及饮食安全等。

这些非传统因素导致的肝癌,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乙肝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新的情况,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并据此制定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更有效地应对肝癌这一挑战。

医悦汇: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应该如何从根本上降低肝癌发病率,你有哪些前瞻性的建议?

谢克平教授:我认为,预防疾病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全民教育。我们必须向民众普及相关知识,例如强调食物安全的重要性,这不仅指食物中不存在有毒物质,还包括避免过量摄入,如之前提到的肥胖问题便是例证。

此外,引导民众关注并改善自身生活方式同样至关重要。国家在健康宣传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应进一步告知民众,许多疾病其实源于自身的不良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当然肝癌的发病还涉及其他多种因素。

接种疫苗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一环。鉴于乙肝已成为公认的肝癌重要致病因素,因此积极参与乙肝疫苗接种,无疑能够降低乙肝及后续肝癌的发病率。我们务必教育民众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

同时,当肝癌一旦出现,早期诊断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降低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当前,相关技术已相当成熟,关键在于如何推广。许多人往往在无明显症状时忽视早期诊断或筛查,因此,再次强调全民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民众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肝癌,从而提高治愈率。

另外,我们还应持续关注外科技术和辅助治疗领域的新研究与发展,为处于疾病中后期的患者提供更多治愈的可能。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677, encodeId=944722536e7c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26 14:11:52 CST 2025, time=2025-02-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蔡健强教授揭秘:肝癌预防的“隐形盾牌”与MDT诊疗的革命之路

【医悦汇】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蔡健强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为我们揭秘肝癌预防与MDT在肝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与挑战。

陈进宏教授:破解肝癌靶免治疗耐药迷雾,重塑个体化诊疗蓝图

【医悦汇】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进宏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剖析肝癌靶免治疗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个体化诊疗的新思路。

告别“癌王”恐慌!肝癌三级预防指南,守护你的“小心肝”

近期,“答疑星期八”栏目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唐瑞峰教授分享《癌中之王“肝癌”不可怕》,就肝癌的三级预防进行科普讲座。肝癌在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蔡建强教授:肝癌治疗迈入“靶免”新时代,ITORCH联盟助力诊疗新飞跃

【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与我们一同探讨近年来肝癌防治领域的重大变化,以及ITORCH联盟的成立对于肝胆肿瘤诊疗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问题如何破?

本期由“肝癌在线”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文东教授联合发起的《东肝地带》栏目,将为大家解答“肝癌切除后复发”相关问题。

周军教授:肝癌治疗迈入新时代,A+T靶免方案引领系统治疗变革

本期【医悦汇】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为我们分享IMbrave150研究所开启的A+T方案引领的肝细胞免疫治疗时代重要进展。

周俭教授:从争议到革命,肝癌绝境的“生命之舟”——ALPPS手术

本期【医悦汇】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回顾了ALPPS手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更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创新在临床实践中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肝癌治疗新曙光:赵海涛教授揭秘围术期免疫“秘术”,ADC药物引爆抗癌奇迹时刻

【医悦汇】特别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赵教授团队在肝癌围术期治疗中的新探索。

Nature Genetics:破解细胞命运的"基因密码锁":肝脏抗癌新机制揭秘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团队发现肝脏中 PROX1 能压制非肝细胞关键调控基因,降低肝细胞癌变概率,高表达者肝癌患者生存率提升,为癌症治疗及细胞命运调控带来新思路。

学术前沿|Hepatol Int:全球正面临严峻的NASH相关肝癌发病风险

该研究旨在增强公众对NALC和NAFLD当前和未来风险的认识、优化卫生资源精准配置,以应对NAFLD向肝癌转化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