𧿹外翻的 4 大损伤根源和 5 个康复训练

21小时前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𧿹外翻是大脚趾与第一跖骨间关节倾斜超 15° 的足部畸形,分先天与获得性,依程度分轻中重度,可致疼痛、功能障碍等,治疗包括非手术与手术,需结合病情选择。

𧿹外翻是十分常见的足部畸形,主要表现是大脚趾与第一跖骨之间关节倾斜超过15°,内侧突起易发炎、疼痛、肿胀。

如果长期不干预,可能会导致前足疼痛、畸形加重、第二趾叠趾畸形、足底筋膜炎及关节炎等问题,甚至影响行走功能。

图片

一、𧿹外翻的相关解剖

1.骨骼结构

  • 第一跖骨内偏,𧿹趾外倾,跖趾关节对位异常。

  • 籽骨移位。

2.关节与韧带

  • 内侧关节囊松弛,外侧韧带挛缩,关节稳定性丧失。

3.肌肉与肌腱

  • 𧿹长屈/伸肌腱力线外移,𧿹收肌牵拉加剧外翻。

4.其他结构

  • 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拇囊炎,外侧压力性角化。

  • 常合并足弓塌陷。

图片

二、𧿹外翻的分型

1. 按病因分型

①先天性𧿹外翻

与遗传或足部结构异常(如第一跖骨内翻、韧带松弛)相关,青少年期即可出现。

②获得性𧿹外翻

由后天因素导致,如长期穿窄头高跟鞋、创伤、类风湿关节炎等。

2.按严重程度分型

①轻度拇外翻

  • 21º<HVA≤30°,11º<IMA≤13°(HVA:外翻角;IMA:第一、二跖骨间角)

  • 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内侧红肿或轻微疼痛。

②中度拇外翻

  • 30º<HVA<40°,13°<IMA<16°

  • 明显畸形,伴随跖趾关节半脱位和行走疼痛。

③重度拇外翻

  • HVA≥40°,IMA ≥16°

  • 严重畸形,可能合并第二趾骑跨、跖骨头下胼胝体或关节炎。

图片

三、𧿹外翻的成因

1.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约50%以上患者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风险显著增高。

先天结构缺陷:如扁平足、第一跖骨过长/过短、足弓塌陷,导致关节力学异常,加速畸形进展。

关键点:遗传并非绝对致病因素,但会增加易感性,需早期干预。

2. 穿鞋习惯

高跟鞋/尖头鞋:前足三角形设计挤压大脚趾,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9-15倍。

运动鞋影响:篮球、足球鞋的瘦长鞋型,急停变向时加重内侧压力(如职业运动员常见类疾病)。

不合脚鞋:儿童或成人长期穿过小、过紧的鞋子,会迫使脚趾畸形生长。

关键点:鞋型选择直接影响前足受力,是可控的外因。

3. 下肢力线失衡(力学问题)

错误步态:外八字、内八字行走,导致足底压力分布不均。

代偿机制:当髋关节外旋功能受限时,足部会通过外八字代偿,加重𧿹趾外侧拉力。

足弓与关节异常:扁平足、踝外翻、膝内扣等问题可引发连锁反应,破坏足部力学平衡。

关键点:力线异常是导致畸形渐进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

图片

4. 疾病与创伤

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会破坏跖趾关节稳定性,诱发或加重畸形。

神经肌肉疾病:如脑瘫、中风后因肌力失衡,可导致足部肌肉控制力异常,引发变形。

创伤后遗症:趾骨骨折、韧带损伤未规范治疗,或医源性手术并发症,可能导致结构性畸形。

关键点:继发性𧿹外翻需优先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四、𧿹外翻的危害

1.影响足部功能:行走时足部受力不均,可能导致行走疼痛、困难,影响正常活动。

图片

2.引发疼痛不适:畸形部位可能因摩擦、挤压出现红肿、疼痛,长期可能形成囊炎。

3.导致其他足部问题:如足底筋膜炎、扁平足等,还可能使其他脚趾受到挤压,出现锤状趾等畸形。

4.影响足部美观:足部外观发生改变,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五、简单的自我判断

正常人足的第一足趾轴线,与足的第一跖骨轴线,两者之间的夹角在0~15度之间。如果超过15度,就是拇外翻了。

具体表现为:

  • 大拇趾关节内侧突起,表面红肿,按压有疼痛感,穿鞋挤压后明显。

  • 大拇趾外翻,不断挤压第二趾。

  • 前脚掌出现老茧(胼胝),行走疼痛。

根据具体病情进展,拇外翻分为4个阶段:

1.可逆阶段

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仅影响美观,不直接影响行走。患者平时没有疼痛感,但由于脚掌有轻微脚茧,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2.挛缩阶段

大拇趾外翻10~20度,第一、第二脚趾发生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和脚掌疼痛。   

3.严重阶段

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图片

4.畸形阶段

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引起患者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问题。

六、𧿹外翻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畸形或症状较轻者)

  • 穿戴矫形器具:使用𧿹外翻矫形器、分趾垫等,缓解脚趾挤压,延缓畸形发展。

  • 更换舒适鞋袜:穿宽松、鞋头宽敞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尖头鞋,减少足部压迫。

  • 康复锻炼:通过脚趾拉伸、足底肌肉训练(如用脚趾抓毛巾),增强足部稳定性。

  • 药物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

2.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畸形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手术目的:矫正𧿹趾畸形、恢复足部力学结构、缓解疼痛。

常见术式:

  • 软组织手术:调整𧿹趾周围肌腱、韧带,适用于轻度畸形。

  • 截骨术:切开并调整跖骨或趾骨角度,纠正骨骼畸形,适用于中重度病例。

  • 关节融合术:将𧿹趾关节固定在正常位置,适用于严重畸形或关节退变者。

术后注意:需遵循医嘱固定足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行走功能。

图片

a.远端Chevron截骨术,b.Scarf截骨术,c.近端截骨术,d.改良Lapidus术,e. Akin截骨术。

七、𧿹外翻的功能锻炼

1.脚趾抓物练习

  • 尝试用脚趾练习类似抓毛巾、抓玻璃球等动作

  • 每天做3-5组,每组10个,每个保持5秒

图片

2.足弓激活

  • 可赤脚踩在网球大小的弹力球上,前后滚动,放松足弓;

图片

3.抗阻分趾

  • 用一个弹性较好的橡皮筋套在两脚的大拇趾上,两脚跟并在一起放于地面,两只脚向外牵拉;

  • 保持5s/次,每组10个,每天3-5次。

图片

4.改善踝关节活动度

  • 采用跨步站立姿势,后脚跟保持着地

  • 保持后脚指向正前方,避免外旋

  • 前腿缓慢向前弯曲,形成部分弓步姿势

  • 确保后脚跟始终贴地,你应该能感受到小腿后侧的拉伸感

图片

5.牵拉第一跖趾关节周围肌肉

切忌不能力度很大以免造成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每日3-5次,每次15-20秒;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724, encodeId=9d4722e1724e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b8d9302e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足部畸形#</a> <a href='/topic/show?id=0717114066b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𧿹外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3027, encryptionId=9b8d9302e12, topicName=足部畸形), TopicDto(id=114066, encryptionId=0717114066b8, topicName=𧿹外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02 11:18:54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昨天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足部畸形,常见的就这些了!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其重要性,你我他都应该关注足部健康。

足部畸形,常见的都在这里了!

本文介绍了足部畸形的常见病因、类型(如踇外翻、马蹄足等)及症状,还提到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强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常见的 8 种足部畸形,看这里

介绍足部畸形的常见病因、类型、症状及治疗方法,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如遗传、外伤等,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方式,需就医选择。

常见的 8 种足部畸形,你值得了解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其重要性,你我他都应该关注足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