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脑血管疾病患者灌注与双能量 CT 的相关性研究

8小时前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通过双能量 CT 获得的碘图,最近被研究作为腹部 CT 灌注测量的低剂量替代方法。先前的研究已经探讨了动物和人类各种器官的碘图与 CT 灌注图之间的关系。

功能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放射学的范畴拓展到形态学成像之外,尤其在神经放射学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对脑血流动力学(脑灌注)的诊断评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是一种无创且易于实施的功能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有关脑循环当前状态的信息。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一系列灌注参数,如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这些参数可用于显示脑组织灌注情况,辅助区分健康组织和梗死组织,是指导治疗的重要参数。已有多项研究探讨了 CTP 在急性脑梗死及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然而,应用脑灌注 CT 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其带来的高辐射剂量,因为它需要进行多次三维采集,这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另一种能够通过提供碘图并指示血流来量化组织灌注的技术是双能量 CT(DECT)。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DECT 的一个潜在优势是,与灌注 CT 相比,它所需的辐射剂量更低,因为与灌注 CT 使用的重复时间分辨技术不同,DECT 通常在单相下进行。最近推出的双层光谱探测器 CT(DLCT)利用两层探测器测量完全配准的双能量数据,上层吸收低能量光子,下层吸收高能量光子。由于其独特的技术,DLCT 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多种吸引人的特性,包括能够使用无需提前选择的标准参数进行检查,且不会损失时间分辨率,也不存在时间或空间错位的情况。此外,除了常规图像外,从 DLCT 获得的定量信息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多价值,比如碘图,它能显示碘化对比剂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从而反映器官的血供。

通过双能量 CT 获得的碘图,最近被研究作为腹部 CT 灌注测量的低剂量替代方法。先前的研究已经探讨了动物和人类各种器官的碘图与 CT 灌注图之间的关系。然而,专门针对 DLCT 与脑 CTP 之间关系的数据很少。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常规 CT 血流成像(CTP)与双层光谱探测器 CT(DLCT)所测得的脑灌注参数及碘密度(ID)图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纳入了 163 名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他们接受了 CTP 检查以及 DLCT 血管造影检查。对常规 CTP(cCTP)、光谱虚拟单色图像 CTP(sCTP,从 40 keV 到 70 keV,以 10 keV 为增量,共 10 个能量档,以及 100 keV)以及 ID 图进行了重建。CTP 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这些参数均从 cCTP 和 sCTP 中生成。通过 Kruskal-Wallis 检验和布兰德-奥尔特曼图比较了 cCTP 和 sCTP 参数之间的差异和一致性。通过斯皮尔曼检验分析了 ID 图与 cCTP 或 sCTP 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cCTP 和 sCTP 两侧的 CBV、MTT、TTP 和左侧 CBF 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布兰德-奥尔特曼图显示,60 keV 能谱血管造影图像中 CBF、CBV、MTT 的绝对值以及几乎所有相对 sCTP 值与 cCTP 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 ≥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 ID 与 cCTP 中的相对 CBF(r = 0.673,p < 0.001)、50 keV(r = 0.604,p < 0.001)、60 keV(r = 0.628,p < 0.001)和 70 keV(r = 0.614,p < 0.001)的血管造影图像中的相对 CBF 值均呈良好相关性。


表 碘密度(ID)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之间的斯皮尔曼检验

本项研究表明,sCTP 中的脑灌注参数与 cCTP 中的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相对 ID 图像与相对 CBF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原文出处:

Qin Liu,Xiaodan Lu,Qihuan Lin,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erfusion and dual-layer spectral-detector 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DOI:10.1007/s00330-025-11641-x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138, encodeId=f45122651380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9ae85106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血管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50f71269092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层C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909, encryptionId=50f712690929, topicName=双层CT), TopicDto(id=85106, encryptionId=c9ae85106df, topicName=脑血管疾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15 11:02:00 CST 2025, time=2025-05-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综述】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血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关于IONM 的应用尚缺少系统、全面的报道,因此,笔者就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血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脑血管疾病相关。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基础研究来证实这种联系。

【综述】脑膜淋巴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mLVs的结构功能,总结了近年来mLVs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mLVs调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

超10万人数据,早餐、晚餐提早一个小时,糖尿病风险降低59%,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8%

该研究显示,早餐、晚餐吃得晚,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综述】基于DSA的图像分析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评估作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拟对基于DSA的图像分析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评估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Circ Res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汪一波教授团队揭示甲状腺激素在脑血管畸形中的修复作用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Dio2介导的畸形脑血管适应机制,靶向TH信号可能代表了一种潜在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

Stroke: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脑血管疾病存在因果关系吗?

脑血管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卒中或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该研究结果表明,之前报道的25(OH)D浓度与cSVD表型之间的关联可能不是因果关系,部分归因于反向因果关系。

【专家论坛】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的思考和展望

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认识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其潜在临床价值,并就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学研究方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阐述。

JAHA:血压部分介导了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疾病的关联

在该社区居住人群中,较高的胰岛素抵抗与SVD相关。胰岛素抵抗与腔隙、白质高强度和SVD总负荷的关联部分可以用BP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