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马替尼对比尼洛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5-05-14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目前尚缺乏氟马替尼对比其他2G-TKI的随机研究,因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开展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氟马替尼对比尼洛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和安全性。

CML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由BCR::ABL1融合基因引起的骨髓增殖性肿瘤。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广泛应用,CML已成为一种可管理且可能治愈的疾病。第二代TKI(2G-TKIs)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数据中均显示出优于伊马替尼的疗效。尼洛替尼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2G-TKI,而氟马替尼是一种新型的2G-TKI,于2019年在中国获批。

目前尚缺乏氟马替尼对比其他2G-TKI的随机研究,因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开展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氟马替尼对比尼洛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

1.jpg

研究结果

患者及治疗:研究纳入两家医院165例慢性期 CML患者,其中101例接受氟马替尼治疗,64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中位年龄分别为44岁和37岁(p=0.004),氟马替尼组患者年龄显著更高。尼洛替尼初始剂量为每天两次300 mg口服,氟马替尼为每天一次600 mg口服。允许因不耐受而调整剂量,但每次不超过14天,最多调整三次。如果患者对标准剂量不耐受,则建议更换TKI。

疗效:在治疗12个月时,氟马替尼组和尼洛替尼组的MMR率分别为85.1%和88.2%,两者相当(p=0.648);到24个月时,氟马替尼组和尼洛替尼组分别有9.9%和12.5%的患者治疗失败 (p=0.602)。此外,3个月早期反应(包括CCyR、EMR、MR2和MM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6、9、12、18和24个月累积治疗反应(包括MMR和DMR)也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在DMR方面,尼洛替尼组在9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MR4(BCR::ABL1转录本水平≤0.01%)的实现率显著高于氟马替尼组(分别为26.0% vs 53.7% [p=0.007]、40.4% vs 60.8% [p=0.044] 和41.7% vs 80.8% [p=0.042]),而12、18和24个月MR4.5(BCR::ABL1转录本水平≤0.0032%)无统计学差异。

2.jpg

4.jpg

治疗转换:氟马替尼组有5.9%的患者因治疗失败或不耐受而更换TKI,而尼洛替尼组为15.6%(p=0.041)。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经过PSM后,每组各纳入47例基线特征均衡的患者。氟马替尼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范围20-76岁),尼洛替尼组为37岁(范围18-73岁)。在24个月时,氟马替尼组和尼洛替尼组的MMR累积发生率分别为86.2%和94.5%(p=0.583),DMR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1.6%和86.4%,尼洛替尼组显著更高(p=0.023)。

5.jpg

安全性:氟马替尼组的不良事件(AE)主要为腹泻(11.9%),而尼洛替尼组的AE包括肝功能异常(如ALT/AST升高,51.6%)、高胆红素血症(64.1%)、高血糖(10.9%)、高血脂(9.4%)、皮疹(34.4%)和脱发(18.8%)。氟马替尼组的肝功能异常和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尼洛替尼组。

总结

尽管氟马替尼和尼洛替尼在达到MMR方面相当,但在DMR方面尼洛替尼更具优势,可能与尼洛替尼在治疗无反应或耐药患者中的表现有关。此外,氟马替尼显示出更好的耐受性,尤其是在肝脏和代谢方面,氟马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与其对BCR::ABL1的高度选择性有关,可能使其成为老年患者或有代谢疾病的患者的首选。

参考文献

Lei Y, Zhao X, Qiao C, Hong M, Qian S, Li J, Li W, Zhu Y. Real-world comparison of flumatinib and nilotinib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Ther Adv Med Oncol. 2025 Apr 29;17:17588359251335905. doi: 10.1177/17588359251335905. PMID: 40309039; PMCID: PMC1204172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851, encodeId=31e922648513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b5453e24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髓性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7c854e3738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尼洛替尼#</a> <a href='/topic/show?id=801f63948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氟马替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7373, encryptionId=7c854e3738a, topicName=尼洛替尼), TopicDto(id=53724, encryptionId=9b5453e2447, topicName=慢性髓性白血病), TopicDto(id=63948, encryptionId=801f63948b2, topicName=氟马替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13 16:41:22 CST 2025, time=202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JH】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2025更新)

Elias Jabbour和Hagop Kantarjian教授近日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发表综述,阐述了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AJH】letter to editor:伊马替尼仍是CML的最佳一线治疗

对 ASC4FIRST 研究进行分析,探讨阿思尼布在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及问题,强调伊马替尼时代未远去。

浙江省血液慢粒协作组开发含骨髓纤维化的模型以预测伊马替尼治疗CML的MR4.5

浙江省血液慢粒协作组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以评估MF是否可预测初始伊马替尼治疗的CML的DMR,并建立预测MR4.5的预后模型用以指导转换为二线TKI。

【JNCCN】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调整给药剂量的管理建议

本文回顾了报告患者剂量减少后结局的回顾性和前瞻性数据,并回顾了支持在一线和后续治疗中降低初始剂量的数据,还提出调整剂量的路径图。

【JHO】伊马替尼治疗未达深度分子学反应的患者加入阿思尼布可改善反应

该研究支持阿思尼布作为一种附加治疗策略,帮助CML患者坚持治疗,以安全获得快速和深度反应,但将该策略纳入临床实践之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JAMA】综述:慢性髓性白血病

《JAMA》近日发表综述,总结了CML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

NCB:北京协和医学院马艳妮/余佳等表明PABPC1相分离的选择性翻译控制调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急变和治疗抵抗

该研究表明PABPC1相分离的选择性翻译控制调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急变和治疗抵抗。

【Cancer Lett】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中国多中心研究

《Cancer Letters》发表了一项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Cancer】江倩/秦亚溱团队探索慢性期CML主要分子学反应后伊马替尼减量的影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和秦亚溱教授牵头,基于本中心716例患者分析了在达到MMR后减少伊马替尼剂量相对于不减量的影响,以及减少伊马替尼剂量后用ddPCR检测来预测维持MMR和MR4的价值。

儿童和青少年慢性期CML的管理:国际儿童CML专家组建议

儿童慢性髓性白血病罕见,与成人有别,侵袭性更强。国际专家小组发布管理建议,涵盖诊断评估、预后评分、初始治疗、TKI应用、监测、毒性管理等,TKI为一线,特定情况考虑移植,还对停药等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