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 Open: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越长,青少年抑郁症状越易加重

2025-06-0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单向预测次年抑郁症状加重,支持DSMM理论中媒体对敏感群体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激增,美国2021年数据显示42%的青少年存在持续悲伤情绪,较2011年增长50%。尽管横断面研究提示社交媒体与抑郁症状相关,但其方向性与因果机制尚不明确。2023年《美国卫生局长关于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指出,需通过纵向研究填补早期青少年(9-12岁)证据空白。基于差异媒体效应模型(DSMM),青春期认知情感敏感性可能加剧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利用全国队列数据,追踪9-12岁青少年,旨在明确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双向关联,为临床干预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本研究基于美国青少年脑认知发展(ABCD)队列的5.1版本数据,纳入基线(2016-2018年)9-10岁儿童11,876名,进行为期3年的4次随访(基线、第1、2、3年)。社交媒体使用时间通过每周工作日与周末的加权日均时长计算,抑郁症状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抑郁子量表评分。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RI-CLPM),分离个体间稳定差异与个体内波动,控制性别、种族、家庭收入(<2.5万至≥20万)、父母教育水平等协变量。通过模型比较(传统CLPM vs. RI-CLPM)选择最优拟合(CFI≥0.95,RMSEA≤0.06),评估社交媒体使用与抑郁症状的跨时滞后效应及双向关联。数据分析时间为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

研究结果​​

基线样本平均年龄9.9岁,男性占52.2%,家庭年收入≥$20万者占21.5%。RI-CLPM模型显示:

1. 个体内关联:社交媒体使用高于个人均值时,次年抑郁症状显著加重,第1至2年β=0.07(95%CI 0.01-0.12,P=0.01),第2至3年β=0.09(95%CI 0.04-0.14,P<0.001),效应量为中等。反向关联不显著(所有P>0.05)。

2. 个体间关联:控制协变量后,社交媒体使用与抑郁症状无群体水平关联(β=-0.01,P=0.46)。

3. 协变量影响:家庭收入≥20万者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较<2.5万组少0.15小时/日(P<0.001);女性抑郁症状评分比男性高0.23分(P<0.001)。

4. 模型拟合:最终RI-CLPM模型拟合优度佳(CFI=0.977,RMSEA=0.031),社交媒体使用与抑郁症状的自回归系数分别为0.21-0.35和0.17-0.27(均P<0.001)。

基线与三年随访期间社交媒体使用、抑郁症状及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零阶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首次在早期青少年中证实,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单向预测次年抑郁症状加重,支持DSMM理论中媒体对敏感群体的负面影响。临床需关注低龄青少年(尤其是13岁以下)的社交媒体使用,提供家庭指导(如制定媒体使用计划)。局限性包括观察性设计无法排除残余混杂,且依赖自我报告数据。未来需结合生态瞬时评估(EMA)探究即时机制(如社会比较、认知反刍),并追踪ABCD队列进入青春期中后期的长期效应。政策制定者应推动平台年龄限制执行,并优化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措施。

原始出处:

Nagata JM, Otmar CD, Shim J, Balasubramanian P, Cheng CM, Li EJ, Al-Shoaibi AAA, Shao IY, Ganson KT, Testa A, Kiss O, He J, Baker FC. Social Media Us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JAMA Netw Open. 2025 May 1;8(5):e2511704.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11704. PMID: 40397441.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646, encodeId=504b226e646ed,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0c53431821, createdName=13013f32m56暂无昵称, createdTime=Mon Jun 02 15:17:16 CST 2025, time=16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河北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471, encodeId=1504226e4714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52a54980e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状#</a> <a href='/topic/show?id=05a4116552d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社交媒体使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80, encryptionId=952a54980e5, topicName=抑郁症状), TopicDto(id=116552, encryptionId=05a4116552da, topicName=社交媒体使用)],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31 13:16:13 CST 2025, time=2025-05-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646, encodeId=504b226e646ed,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0c53431821, createdName=13013f32m56暂无昵称, createdTime=Mon Jun 02 15:17:16 CST 2025, time=16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河北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471, encodeId=1504226e4714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52a54980e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状#</a> <a href='/topic/show?id=05a4116552d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社交媒体使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80, encryptionId=952a54980e5, topicName=抑郁症状), TopicDto(id=116552, encryptionId=05a4116552da, topicName=社交媒体使用)],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31 13:16:13 CST 2025, time=2025-05-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AMA子刊: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状是否与成年早期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障碍有关?

青春期的抑郁症状对成年早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具有较大影响。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解开儿童焦虑和抑郁症状发展轨迹对青少年药物使用的预测作用

儿童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变化轨迹对青少年时期的药物使用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来说,抑郁症状变化较少的儿童更可能在青少年时期使用酒精和大麻,而焦虑症状变化较少的儿童则较少出现药物使用行为。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联手探索抑郁症机制

47种血浆蛋白质与抑郁症状或p因子显著相关,其中接触蛋白-1和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与缬氨酸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p因子水平。这些蛋白质主要富集于免疫和神经发育相关通路。

综述|光照治疗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应用研究进展

光照治疗BD抑郁发作期患者具有较好前景,未来可开展更多的BD患者光疗研究,以期形成BD患者的光疗处方。

General Psychiatry:抑郁症状、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状况的关系: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

抑郁症状评分大于5分的HF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健康状况显著较差,并且其住院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抑郁症状与NT-proBNP水平及健康状况的变化显著相关,提示抑郁症状在HF管理中的重要

研究建议:早上常做这件小事,能让你晚上睡得更香!

近期,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超40万人的研究发现,白天缺乏光照与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和失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CGP论著 |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的抑郁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Eur Psychiatry:健康成人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的关系

3%的健康献血者存在未诊断的ADHD症状,这些症状与较低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评分以及较高的抑郁症状评分相关。男性在注意力不集中症状上得分更高,而女性在多动-冲动症状上得分更高。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5-HTT 启动子甲基化与抑郁无明确关联

5-HT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抑郁与非抑郁个体间无显著差异,与抑郁严重程度亦无显著关联。亚组分析显示甲基化技术、细胞类型和人口学特征均未显著调节效应量,但部分CpG位点可能具有潜在作用。

RMD Open:中重度抑郁显著降低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系统治疗后疾病缓解率

中重度抑郁症状使axSpA患者系统治疗后达到LDA/ID的几率降低40%-50%,且该影响独立于基线炎症水平及其他生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