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癌症患者活过20年!长期随访数据揭示,这两类胃肠间质瘤患者生存期直接翻倍
2025-07-20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本次中位时间超18年随访结果显示,伊马替尼可为超过10%的晚期GIST患者带来20年的生存获益。未来应考虑对开发合适的预测工具,以早期发现更可能从伊马替尼治疗中长期获益的患者。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之一。晚期GIST患者中超过75%存在干细胞因子受体(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激活突变。Kit和PDGFRA基因均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其病理性突变使得激酶失去抑制而自动激活。伊马替尼(imatinib)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既往研究显示,伊马替尼治疗转移性GIST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患者长期生存影响仍不明确。
近期,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旗下杂志《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发表BFR14试验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晚期GIST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13.1%的患者实现20年长期生存,其中携带Kit外显子11突变、女性、原发肿瘤较小的患者更具生存优势,而转移灶完全切除或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位生存期(OS,超14年)较所有患者中位OS达到了翻倍。
截图来源:Annals of Oncology
BFR14试验始于2002年,这项多中心Ⅲ期研究纳入晚期/不可切除GIST成人患者434例,患者持续接受400 mg伊马替尼治疗,若病情发生进展,则增加剂量至600 mg。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19个月期间,所有患者中位OS为75.3个月(约6.3年)。5年、10年、15年和20年OS率分别为56%、33.9%、19.8%和13.1%。
▲患者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后随着时间延长,OS变化情况(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此外,相比于男性(64.6个月)、原发灶位于其他部位(49.4个月)、肿瘤直径>5 cm(54.7个月)、携带Kit外显子9突变者(68.7个月),女性(100.6个月)、原发灶位于胃部(100.3个月)、肿瘤直径≤5 cm(108.8个月)、携带Kit外显子11突变者(107.5个月)的中位OS均显著更长。
9.2%的患者实现转移灶R0切除,其中位OS为173.8个月(14.8年),显著优于R1切除(边缘切除)或R2切除(不完全切除)的患者。所有患者中,共有24.9%达到完全缓解、39.9%达到部分缓解。相比于部分缓解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完全缓解患者的中位OS更长(171.6个月,约14年)。这些患者中位OS较所有患者中位OS实现翻倍。
总之,本次中位时间超18年随访结果显示,伊马替尼可为超过10%的晚期GIST患者带来20年的生存获益。未来应考虑对开发合适的预测工具,以早期发现更可能从伊马替尼治疗中长期获益的患者。
参考资料
[1] Blay, J.-Y., et al. (2025). Twenty year survival of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treated with imatinib: Exploratory 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BFR14 trial. Annals of Onc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j.annonc.2025.05.53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胃肠间质瘤#
3 举报
#胃肠间质瘤#本次中位时间超18年随访结果显示,伊马替尼可为超过10%的晚期GIST患者带来20年的生存获益。未来应考虑对开发合适的预测工具,以早期发现更可能从伊马替尼治疗中长期获益的患者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