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umatology (Oxford):强化达标治疗提升痛风患者 5 年治疗依从性

2025-04-19 潘华 MedSci原创

接受强化达标治疗的痛风患者5年自我报告依从性较高(中位MARS-5=24),但非依从性(26.6%)与更频繁的发作及更低的sUA达标率显著相关。

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发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长期尿酸控制不足可导致反复发作、关节损伤及生活质量下降。降尿酸治疗(ULT)是预防痛风发作及并发症的核心策略,需患者长期坚持以实现血尿酸(sUA)目标(<360 µmol/L)。然而,现有数据显示ULT依从性普遍较低(约47%),且缺乏基于自我报告的长期依从性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痛风患者在严格达标治疗(T2T)干预后5年的自我报告依从性,分析非依从性与疾病结局(发作频率、sUA达标率)的关联,并识别影响依从性的基线风险因素,为临床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NOR-Gout),纳入163例经晶体确诊且sUA>360 µmol/L的痛风患者(男性94.5%,平均年龄56.2岁),在基线接受为期1年的强化达标治疗:起始allopurinol(100 mg/d)或febuxostat(40 mg/d),每月调整剂量至sUA达标,并联合colchicine预防急性发作。5年随访期间,使用MARS-5量表(5项,总分5-25)评估自我报告依从性,定义非依从性为最低四分位(MARS-5≤21)。主要结局为5年随访时sUA达标率及过去1年痛风发作频率;次要结局包括基线人口学(年龄、种族)、临床特征(共病评分、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SF-36、WPAI)对依从性的预测作用。统计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风险因素,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

​​研究结果​​

1. ​​依从性概况​​
5年时95.1%(155/163)患者持续使用ULT,MARS-5中位得分24(IQR 22-25)。非依从组(MARS-5≤21,26.6%)与高依从组(MARS-5≥24)相比:

· ​​痛风发作​​:非依从组过去1年发作率显著更高(33.3% vs 9.5%,P=0.004)。

· ​​sUA达标率​​:非依从组达标率显著更低(45.2% vs 87.5%,P<0.001)。

2. ​​风险因素分析​​
多变量逻辑回归显示,非依从性独立风险因素包括:

· ​​年龄较低​​(OR=0.56/10岁增量,95%CI 0.39-0.79)。

· ​​非欧洲裔​​(OR=0.22,95%CI 0.06-0.80)。

· ​​基线SF-36心理健康评分较低​​(OR=0.94,95%CI 0.91-0.98)。

· ​​末次发作疼痛较轻​​(OR=0.73,95%CI 0.58-0.92)。

· ​​工作外活动受损较高​​(OR=1.02,95%CI 1.00-1.03)。

3. ​​长期结局差异​​

· ​​痛风石变化​​:两组皮下痛风石比例5年时均下降(非依从组8.6% vs 高依从组5.2%,P=0.47),无显著差异。

· ​​肾功能​​:eGFR在两组间保持稳定(非依从组82 vs 高依从组77 ml/min/1.73m²,P=0.23)。

4. ​​生活质量影响​​
非依从组基线SF-6D效用值更低(0.68 vs 0.74,P=0.041),工作生产力受损更显著(整体工作损害率37% vs 14%,P=0.002)。

依从性四分位组的发作与治疗目标​A. 基于MARS-5四分位分组的5年随访期间过去一年痛风发作发生率(P=0.004,卡方检验)​B. 基于MARS-5四分位分组的5年随访期间血尿酸达标率(<360 µmol/L)(P<0.001,卡方检验)

本研究表明,接受强化达标治疗的痛风患者5年自我报告依从性较高(中位MARS-5=24),但非依从性(26.6%)与更频繁的发作及更低的sUA达标率显著相关。风险因素提示需重点关注年轻、非欧洲裔、心理健康较差及疼痛感知较低的患者。临床实践中应结合个体化教育、心理支持及远程随访提升依从性。研究局限性包括样本以欧洲男性为主,自我报告可能高估依从性,未来需扩大族群多样性并探索客观依从性评估工具。结果支持ULT长期管理的有效性,为优化痛风精准干预策略提供重要证据。

原始出处:

Uhlig T, Karoliussen LF, Sexton J, Provan SA, Haavardsholm EA, Dalbeth N, Hammer HB. Non-adherence to urate lowering therapy in gout after 5 years is related to poor outcomes: results from the NOR-Gout study. Rheumatology (Oxford). 2025 Apr 1;64(4):1799-1806.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e514. Erratum in: Rheumatology (Oxford). 2025 Jan 06:keae719. doi: 10.1093/rheumatology/keae719. PMID: 39292608; PMCID: PMC1196295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014, encodeId=fc4c22610141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9bbe1162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痛风#</a> <a href='/topic/show?id=5e2d126163f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疾病结局#</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163, encryptionId=5e2d126163f0, topicName=疾病结局), TopicDto(id=71162, encryptionId=69bbe11620e, topicName=痛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Apr 18 14:48:51 CST 2025, time=2025-04-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关于非布司他,你至少应该知道这6点!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降尿酸治疗。作为临床上防治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一线药物,非布司他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关于非布司他,以下这6点你一定要知道!

重大突破!白头翁苷B4精准打击痛风,揭秘其缓解关节炎的神秘力量!

文章探讨了B4在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机制及其保护作用。

Arthritis Rheumatol:我国学者揭示肥胖患者体重减轻速率与痛风发病及复发的关系

在奥利司他治疗下,体重减轻速率与痛风发病及复发风险呈负相关。

ACR Open Rheumatol:Pegloticase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往单药治疗失败的痛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对于曾经单药Pegloticase治疗失败的痛风患者,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较差,且IR发生率较高。

CDE批准多替诺雷上市,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目前我国痛风患病率约为1%~3%,并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但治疗药物仍十分有限。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持续高尿酸血症,形成单钠尿酸盐晶体并沉积于体内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病。高尿酸血

Ann Med:我国学者揭示Febuxostat对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febuxostat在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肾脏事件风险,减缓eGFR的下降速度。

既治痛风,又预防心血管事件!《柳叶刀》子刊:近10万人研究再证秋水仙碱疗效

研究表明,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痛风患者中,相比于未采取预防措施,使用秋水仙碱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其心血管复合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该研究结果为临床这部分患者使用秋水仙碱提供了额外的益处依据。

研究表明,iNKT细胞能够迁移至炎症部位,通过控制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痛风炎症

最近的研究证明,iNKT细胞在介导关节炎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rthritis Care Res:双能CT检测尿酸盐结晶对痛风缓解的预测作用

基线DECT MSU结晶体积是预测侵蚀性痛风患者在尿酸降低治疗后缓解状态的显著独立因子.

痛风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终于有了解释!

痛风患者常困惑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问题。虽豆类嘌呤含量高,但研究表明豆制品不会引发痛风,其促进尿酸排泄作用超嘌呤致血尿酸合成作用,还给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饮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