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s & Dementia:唐氏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物的变化

2025-05-27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老年DS患者中KYN通路代谢物的变化模式,为理解DS与AD的关联提供了新的生化视角,并为开发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奠定了基础。

唐氏综合征(DS)是一种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不仅导致智力障碍,还与加速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高风险密切相关。这两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过度表达、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犬尿氨酸(KYN)通路作为色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其代谢产物在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之间的平衡可能对疾病进展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DS和AD患者血浆中KYN通路代谢物的变化,以揭示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纳入31名DS患者(分为无认知下降组DSnCD和有认知下降组DSwCD)、21名AD患者和26名认知健康的老年对照(CHe)。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临床和认知评估,包括剑桥老年精神障碍检查(CAMDEX)和认知测试。血浆样本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了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3-羟基犬尿氨酸(3-HK)、邻氨基苯甲酸(AA)、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AA)和喹啉酸(QUIN)等代谢物的水平。统计方法包括Kruskal-Wallis检验和事后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p ≤ 0.05。

研究结果显示,DSnCD组的KYN和3-HK水平显著高于CHe组(p = 0.002和p < 0.001),表明DS患者在认知功能未受损时已存在KYN通路的激活。然而,DSwCD组和AD组的神经保护代谢物(如TRP、3-HK和AA)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而神经毒性代谢物3-HAA在AD组中显著升高(p < 0.001)。值得注意的是,QUIN水平在DSwCD和AD组中均显著下降(p < 0.001),提示其可能与认知下降的严重程度相关。这些结果表明,KYN通路的失衡在DS和A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神经保护与神经毒性代谢物的比例变化可能直接影响认知功能。

研究指出,DS和AD共享多种病理特征,包括慢性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因素可能通过激活KYN通路加剧神经退行性变。研究还发现,DS患者并非全部发展为痴呆,其认知下降的异质性可能与遗传背景或炎症状态的差异有关。然而,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缺乏炎症标志物的数据,且样本量较小,未来需扩大样本并整合多组学数据以进一步验证结果。

总体而言,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老年DS患者中KYN通路代谢物的变化模式,为理解DS与AD的关联提供了新的生化视角,并为开发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奠定了基础。

原始出处:

dos Reis RG, Singulani MP, Forlenza OV, Gattaz WF, Talib LL. Kynurenine pathway metabolite alterations in Down syndrome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2025;21:e70197. https://doi.org/10.1002/alz.7019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882, encodeId=ffb822668825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a href='/topic/show?id=053a3999ee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唐氏综合症#</a> <a href='/topic/show?id=63a712e3281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犬尿氨酸通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9997, encryptionId=053a3999eea, topicName=唐氏综合症), TopicDto(id=127328, encryptionId=63a712e3281c, topicName=犬尿氨酸通路), 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7 14:07:47 CST 2025, time=2025-05-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揭开阿尔茨海默病遗传密码!CLU 基因保护性等位基因调控神经元兴奋性新机制

CLU基因的AD保护性等位基因rs1532278通过增强ISL2结合上调神经元CLU表达,促进神经元兴奋性和脂质转移至星形胶质细胞,导致脂滴积累和ROS增加,减少谷氨酸摄取,从而维持神经元活动。

Molecular Psychiatry:从细胞到类器官,基于 hPSC 构建的新模型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带来曙光

研究构建的血管化神经免疫类器官在sAD脑提取物诱导下,4周内形成Aβ斑块和tau缠结,并伴随神经炎症、突触丢失及神经网络活动受损。Lecanemab治疗可减轻Aβ负担,但引发血管炎症反应。

Alzheimer’s Dementi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暴露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VA队列中每年NRTIs使用风险降低4%-6%,MarketScan队列降低10%-13%,且竞争风险模型进一步支持这一关联。

Alzheimer’s Dementia:非侵入式诊断新希望,核酸连接免疫夹心检测技术助力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的早期识别

本研究验证了NULISA技术在检测AD核心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可靠性,并初步探索了其在非AD蛋白病理中的应用潜力。

川大聂宇/中大帅心涛AM:杂化脂质复合物通过Aβ靶向自噬和ApoE2基因递送增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四川大与中山大团队设计 RMC/pApoE2 复合物,通过自噬与基因补充,多维度清除 Aβ,改善症状,为 AD 治疗提供新策略。

Immunity: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等证实TMEM119是恢复小胶质细胞稳态和改善AD认知功能的潜在靶点

该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TMEM119与淀粉样蛋白β结合促进其清除。

Nat Aging | 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相关途径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分析,识别了与AD相关的蛋白,并开发了一个具有临床相关性的预测模型。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AD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还展示了血浆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检测和治疗决策中的潜力。

Nat Aging: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等揭示GLP-1受体激动剂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该研究证明了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激活5'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来缓解AD相关的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