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重庆医科大学金鑫团队发现促进头颈鳞状细胞癌的调控新机制

2025-02-09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表明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口腔菌群失调衍生的犬尿氨酸通过增强CD8+ T细胞耗竭促进头颈鳞状细胞癌。

慢性束缚应激(CRS)是一种肿瘤促进因素。然而,潜在的机制是未知的。

2025年2月4日,重庆医科大学金鑫团队在GUT在线发表题为“Dysbiotic oral microbiota-derived kynurenine, induced by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promotes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enhancing CD8+ T cell exhaus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口腔菌群失调衍生的犬尿氨酸通过增强CD8+ T细胞耗竭促进头颈鳞状细胞癌。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CRS的小鼠表现出比不接受CRS的对照小鼠更高的HNSCC和口腔微生物生态失调发生率。暴露于CRS后,假单胞菌属和韦荣氏菌属被富集,而某些口腔细菌,包括棒状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被耗尽。此外,暴露于4NQO治疗的无菌小鼠中,口腔微生物群的突变促进了HNSCC的形成,导致口腔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并诱导宿主代谢组转移,血浆Kyn增加。在应激条件下,还发现Kyn激活了肿瘤反应性CD8+ T细胞中的芳香烃受体(AhR)核转位和去泛素化,从而促进HNSCC肿瘤形成。总之,CRS诱导的口腔微生物菌群失调在HNSCC中起着原发性作用,并可影响宿主代谢。从机理上讲,在应激条件下,Kyn通过其去泛素化作用稳定AhR,从而促进CD8+ T细胞衰竭和HNSCC肿瘤形成。

图片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460,0 0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新发病例,5年生存率低于50%。HNSCC具有高度侵袭性,经常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导致复发和死亡。除遗传因素外,吸烟、饮酒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是环境风险因素。最近的研究发现,慢性应激作为一种心理生物学因素,显著影响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和代谢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前的研究使用成熟的小鼠模型诱导慢性束缚应激(CRS ),研究表明,在异种移植肿瘤试验中,慢性应激促进OSCC的肿瘤生长。然而,慢性应激促进HNSCC发生和发展的详细机制仍不清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口腔微生物群会影响免疫反应、新陈代谢以及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人类口腔微生物群是胰腺癌的潜在风险。最近的研究提供了支持性证据,表明口腔微生物群与HNSCC病风险相关,并且口腔微生物群生态失调会促进HNSCC病的发展。此外,慢性应激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产物分泌。影响免疫系统反应和癌症的发展。最近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与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有关,这表明慢性压力可能会对口腔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然而,口腔微生物群的变化是否代表慢性压力和HNSCC之间的联系仍然未知。

图片

从CRS小鼠到GF小鼠的唾液移植导致口腔微生物群组成异常(图源自GUT

这项研究表明,CRS通过诱导口腔微生物菌群失调,影响代谢物水平,特别是Kyn,从而促进HNSCC肿瘤的发生。由口腔微生物群生态失调引起的口腔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能会进一步促进进入循环的Kyn量的增加。此外,在应激条件下,Kyn通过去泛素化稳定AhR来促进CD8+ T细胞耗竭和HNSCC肿瘤形成。该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群-Kyn-AhR途径可能成为应激诱导的HNSCC治疗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参考消息: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5/02/04/gutjnl-2024-333479?rss=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166, encodeId=a2582251166a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724444387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头颈鳞状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2972108048e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D8+ T细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048, encryptionId=2972108048ea, topicName=CD8+ T细胞), TopicDto(id=44438, encryptionId=17244443870, topicName=头颈鳞状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Feb 09 17:22:12 CST 2025, time=2025-02-0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 Dent Res:NOTCH通路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对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广泛、深入的基因组学研究发现,NOTCH1突变率极高并验证了NOTCH1为继TP53后的第二个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

CLIN CANCER RES | 联合使用Eftilagimod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该研究旨在评估efti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Radiother Oncol:西妥昔单抗-RT联合阿维单抗可用于治疗不适合顺铂治疗的晚期HNSCC患者

西妥昔单抗的放疗(RT)是不适合顺铂治疗的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的一种选择。由于5年总生存率低于50%,因此在治疗性环境中测试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avelumab)与西妥昔单抗-R

Clin Cancer Res:派姆单抗联合Acalabrutinib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

旨在评估抗PD-1单克隆抗体派姆单抗联合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NEJM:Nivolumab可延长复发性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复发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经过铂类化疗后预后较差,并且治疗选择有限。研究人员评估了Nivolumab——抗程序性死亡-1(PD-1)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这种疾病的疗效。在这项随机,开放性,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以2:1的比例分配361例铂类化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性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nivolumab(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毫克,每2周一次)或标准,单药系统治疗(甲氨蝶呤,多西紫杉醇,或西妥昔单抗)。主

Lancet Oncol: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放疗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KEYNOTE-412 试验结果

该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放疗与单纯化疗放疗相比在局部晚期 HNSC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放疗并未显著改善分子未选择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