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自述:我们不仅是“让你睡着”,更是“让你安全醒来”的人

2025-06-17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麻醉医生并非仅 “打一针”,而是贯穿术前评估、术中生命体征调控、术后康复守护的 “生命保卫者”,以多学科知识与先进技术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在医院的手术室内,无影灯下,外科医生专注于手术刀下的“战场”,而在一旁默默守护患者生命体征的,是一群鲜少被大众熟知的幕后英雄——麻醉医生。他们常自嘲“打一针就走”,但实际上,他们肩负的责任远比想象中沉重。“我们不仅是‘让你睡着’,更是‘让你安全醒来’的人”,这句朴素的话语,凝聚着麻醉医生对职业的敬畏与担当。

从“一针麻醉”到“全程守护”:颠覆认知的麻醉工作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麻醉医生的工作就是术前打一针麻醉剂,让患者进入睡眠状态,手术结束后患者醒来,任务便完成了。然而,真实的麻醉工作却是一场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保卫战”。

术前,麻醉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从患者的年龄、体重、既往病史,到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甚至是睡眠呼吸情况、心理状态,都需要细致了解。通过详细的问诊、检查,麻醉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剂量,将风险降到最低。

术中,麻醉医生的工作如同在钢丝上跳舞。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可能因为手术操作、麻醉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血压骤降、心率失常、呼吸抑制……每一个突发状况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麻醉医生需要时刻紧盯监护仪上的数据,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反应,精准调控麻醉深度和各种生命支持设备。曾有一台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在术中出现严重的低血压,麻醉医生迅速判断是血管扩张导致,立即调整药物剂量,并采取液体复苏等措施,才让患者转危为安。他们不仅要保证患者在手术中没有疼痛,还要维持患者身体各系统的平衡,为手术创造安全条件。

术后,麻醉医生的守护仍未结束。患者从麻醉状态中苏醒的过程同样充满风险,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疼痛难忍等情况。麻醉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同时为患者制定术后镇痛方案,让患者在舒适中康复。

精准调控:麻醉背后的高科技与专业智慧

现代麻醉早已不是简单的药物注射,而是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复杂医学操作。麻醉医生需要熟练掌握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知识,才能准确判断不同药物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在药物选择上,麻醉医生如同调配“魔法药水”的大师。不同的麻醉药物有不同的作用和代谢特点,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搭配。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使用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要选择对肝脏影响小的麻醉药物。同时,为了达到最佳麻醉效果,麻醉医生还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平衡麻醉”技术,既能保证麻醉深度,又能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除了药物,各种先进的设备也为麻醉安全保驾护航。多功能监护仪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脑电活动等生命体征;可视喉镜能帮助麻醉医生更清晰地观察气道,顺利完成气管插管;超声引导技术则让麻醉医生可以精准定位神经和血管,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提高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生命的“摆渡人”:直面风险的坚守与担当

麻醉工作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每一次麻醉都是一场与风险的博弈,麻醉医生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面对一些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的患者,麻醉医生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比如,为患有严重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麻醉,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但麻醉医生从不退缩,他们会与外科医生、内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反复讨论、制定周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麻醉医生也总是冲在一线。在新冠疫情期间,许多麻醉医生主动请缨,支援重症监护病房。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危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操作,用专业技能守护患者的呼吸和生命。他们就像生命的“摆渡人”,在生与死的边缘,用自己的专业和勇气,将患者从危险的彼岸护送回安全的此岸。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721, encodeId=55f72269e216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247610234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术前评估#</a> <a href='/topic/show?id=e1c71030509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医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023, encryptionId=52476102342, topicName=术前评估), TopicDto(id=103050, encryptionId=e1c710305098, topicName=麻醉医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17 13:07:45 CST 2025, time=2025-06-1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7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Anesthesia & Analgesia ; 应用计算机化自适应筛查工具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术前评估:一项前导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这项前导性研究的结果支持在术前评估中应用 CAT-MH 的可行性,并表明外科患者中存在大量未确诊的焦虑和抑郁。

有起搏器的患者,麻醉前评估注意事项有哪些?

对于可程序控制的起搏器,程序员评估很重要,术前咨询追溯时长因指南等因素而异,介绍了麻醉前装置评估要点、合适的起搏程序再设定的重要性和相关注意事项。

【麻海新知】多病共存与接受重大手术患者术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欧洲29个国家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探讨了欧洲29个国家接受重大腹部手术的患者群体中,多病共存的发病率、常见的疾病组合以及多病共存对术后死亡率的影响。

肺功能不好的患者,行胸外科手术麻醉应该注意些什么?

本文介绍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及术前评估、围术期管理,强调多学科协作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急诊室的生死抉择,麻醉科是焦点

某医院急诊室,高龄且有多种病史的车祸骨折患者病情复杂,医生们就手术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麻醉医生经全面评估后采用椎管内麻醉加髂筋膜阻滞的方法,在多科室协作下,老人最终痊愈出院。

LVAD学术 | 人工心脏术前评估:胃肠道、血液系统与凝血系统

本期我们结合2023年中国LVAD专家共识和ISHLT国际指南,详细阐述胃肠道、血液系统评估的规范化流程和临床要点。

醉酒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

在现实中究竟酒精对于病人和麻醉医生意味着什么?如何管理好醉酒病人呢?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探讨。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鼻内镜在鼻腔气道梗阻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调查了鼻内镜在鼻腔气道梗阻术前评估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鼻内窥镜检查可以发现前鼻镜检查中无法发现的问题,且不限于那些以前有鼻部手术或过敏性鼻炎的患者。

一文盘点神经阻滞中的那些注意事项

神经阻滞疗法需注重术前评估(明确禁忌证、完善检查)、操作规范(无菌、精准定位、剂量控制)、术后护理(监测体征、防感染)及特殊类型注意事项,以保障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