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心梗后脉压、主动脉瓣峰值流速与心衰的关系
2025-02-1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脉压和主动脉瓣峰值速度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重要预测指标,提示其在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潜在价值。
心肌缺血是潜在心力衰竭(HF)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MI)后,13%-30%的患者发展为心衰,其中近一半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保持不变。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患者公认的结局,尽管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更为常见。因此,明确心肌梗死患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早期指标可以支持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近日,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确定脉压和主动脉瓣峰值速度是否可以作为心肌梗死患者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早期预测指标。
研究人员回顾性地分析了5188名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参与者的数据,这些参与者在基线时没有心力衰竭,其中包括802名有心肌梗死史的个体。心力衰竭事件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50%)或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降低型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50%)。研究人员使用竞争风险回归模型来检查基线脉压和主动脉瓣峰值速度与心力衰竭亚型之间的关系。
在6年的随访中,共有217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其中心肌梗死患者50例),127例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降低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33例)。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脉压升高1个SD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风险增加1.60倍相关(95%CI为1.30至1.97),主动脉瓣峰值流速也有类似的关联(HR: 1.37, 95%CI为1.19至1.58)。脉压≥68 mm Hg的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风险是脉压较低患者的3.83倍,主动脉瓣峰值流速≥1.4 m/s的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风险是脉压较低患者的2.10倍。伴有脉压升高、主动脉瓣峰值速度升高、糖尿病和心房颤动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风险是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的16倍以上(p<0.001)。
由此可见,脉压和主动脉瓣峰值速度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重要预测指标,提示其在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潜在价值。这些结果支持使用这些标志物来指导及时的干预措施,旨在防止进展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原始出处:
Yuzhong Wu,et al.Pulse pressure and aortic valve peak velocity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ohort study.Heart.2025.https://heart.bmj.com/content/early/2025/02/06/heartjnl-2024-32451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心梗# #心衰# #脉压# #主动脉瓣峰值流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