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何时检查?不同结果怎么解读?

2025-04-25 生殖医学论坛 生殖医学论坛 发表于陕西省

性激素六项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睾酮(T)和泌乳素(PRL)。那么,性激素六项该何时检查?不同的数值结果代表什么?又该如何解读呢?

性激素六项检查是一种血液检测,用于评估人体内六种主要性激素的水平。通过这项检查,我们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激素平衡状况,帮助诊断和治疗与激素相关的疾病,如不孕症、月经不调等。

性激素六项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睾酮(T)和泌乳素(PRL)。那么,性激素六项该何时检查?不同的数值结果代表什么?又该如何解读呢?

一、检查的时间选择

正常的月经周期范围为21—35天,本文描述的性激素水平的生理变化,来自最标准的28天月经周期的模式。

项目

检查时间

LH、FSH、E2

基础性激素选择月经第2~5天(第3天最好)。月经周期<28天:建议不超过第3天。月经周期>30天:建议不超过第5天。

PRL

评估催乳素的基础状态,女性应在月经周期第2~4天,早上空腹,抽血前静坐0.5~1小时之间,在10至11时抽血;或进食碳水化合物后6小时,并尽量避免因为应激状态引起催乳素一过性的假性升高。

T

月经周期任一时间测定。

P

月经21天或者排卵后7天。

二、性激素六项解读

1、雌二醇

(1)早卵泡期,雌激素水平处于最低水平,可达40±20pg/ml。雌激素在月经周期中有两个分泌峰值。

第一个峰值出现在卵泡成熟排卵前,一个成熟卵泡的血浆E2水平平均为200~300pg/ml,范围可以从120~550pg/ml不等;第二个峰值出现在黄体中期,E2水平平均为150±70pg/ml。

第一个E2峰值高于第二个峰值,其高低取决于成熟卵泡内颗粒细胞和随后的黄体细胞的分泌功能,两者相差近一倍。

E2水平可用来监测卵泡的质量,若排卵前E2水平太低,这时可能代表卵泡质量不好。

(2)卵巢功能衰退:基础E2可能升高(卵泡提早发育,这时要注意计数卵泡数目,当基础窦卵泡数多时,基础E2也会升高)、FSH正常,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及卵巢功能衰退加重,就会出现高FSH、LH,低E2状态。

若病人40岁之前月经紊乱,两次FSH>20IU/L(间隔4周抽血),则可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3)卵巢功能衰竭:基础E2很低而FSH、LH升高,尤其两次FSH>40IU/L时,提示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

(4)中枢性闭经:基础E2、FSH、LH均呈低水平,单用黄体酮撤退试验阴性,人工周期试验阳性,为低促性腺激素(Gn)性闭经,提示病变在下丘脑或垂体。

(5)E2水平过高的其他原因:可见于残留卵泡囊肿或颗粒细胞瘤、FSH瘤、妊娠妇女、药物刺激卵巢治疗中、卵巢过度刺激等。

2、孕激素

(1)基础值:卵泡早期:P<1ng/ml(P>1ng/ml预示促排卵疗效不良)。判断排卵:P>3ng/ml;提示本周期有90%的可能排卵,另外卵泡黄素化末破裂综合征(LUFS)约占10%。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黄体中期两次测定P<10ng/ml时,考虑黄体功能不全。

(3)黄体萎缩不全:出血第4~5天查P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注意查血HCG,除外流产。

(4)监测妊娠黄体:妊娠早期P水平在25~30ng/ml范围,提示妊娠黄体功能良好。

(5)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如17-羟化酶缺乏、21-羟化酶缺乏、11β-羟化酶缺乏等,均有高孕酮血症。

3、促卵泡成熟激素

(1)判断卵巢功能:早卵泡期的FSH水平,可以帮助判断卵巢功能。在月经周期第2~4天检测FSH,可以了解卵巢的储备功能及基础状态。约在月经周期第13天,血循环中E2浓度达到峰值,平均可达200~300pg/ml,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即排卵前一天出现FSH峰值(最高可达50~80IU/L),同时也有LH峰值出现。

(2)中枢性闭经:基础FSH和LH、E2均呈低水平,单用黄体酮撤退试验阴性,人工周期试验阳性,为低Gn性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GnRH激发试验。若GnRH激发试验阳性,则为下丘脑性闭经;若为阴性,则为垂体性闭经。

(3)卵巢功能减退:捕捉到单次基础FSH值超过10~12IU,提示卵巢功能减退;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25IU/L,若年龄≤40岁,月经紊乱,提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4)卵巢功能衰竭:FSH、LH升高,E2很低,尤其两次FSH>40IU/L时,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5)其他药物影响:口服避孕药、药物性垂体抑制如GnRH激动剂(GnRH-a)、拮抗剂(GnRH-A)治疗后,FSH、LH及E2均可能会降低。

(6)垂体FSH瘤:长时间高雌激素水平时,FSH值仍然正常或升高,伴有卵巢增大,多个囊肿。

4、促黄体生成素

(1)正常情况下,基础LH水平不高于FSH水平。在排卵前3天(优势卵泡直径为14mm以上),LH开始明显上升。排卵前,雌激素水平快速升高,其血清浓度大于200~300pg/ml,持续48.7±9.3小时诱导出LH峰值。LH峰可达基础值的3~10倍,持续16~24小时后迅速下降。排卵发生在血LH峰值后36~38小时(也有报道认为LH波峰出现和排卵准确间隔时间为波峰启动后35~44小时)。尿LH峰一般较血LH峰晚3~6小时。

(2)PCOS:PCOS的诊断标准为以下3项中满足两项: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为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并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及排卵障碍的疾病后方可诊断。

PCOS病人(特别是瘦型PCOS病人)基础LH水平升高(超过基础FSH值),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造成LH与FSH比值升高,LH/FSH>1,称为高LH状态,但不作为诊断PCOS诊断的标准。

(3)帮助确定中枢性或外周性性早熟:基础LH有筛查意义,若LH<0.1IU/L,提示没有中枢性青春期发动;若LH>3.0~5.0IU/L,可肯定已有中枢性青春期发动,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第二性征出现。

(4)垂体LH瘤:闭经,低雌激素和低FSH水平,高LH水平,且不受GnRh-a抑制。

(5)基础LH<3IU/L: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FSH/LH>2~3.6: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不足。卵泡期LH升高,易造成不孕和流产。高LH>10IU/L,对卵子胚胎和着床前EM均有损害,LH诱导卵母细胞过早成熟,造成受精能力下降和着床困难。

5、泌乳素

泌乳素正常范围为5-25 ng/ml;正常的妇女<30ng/ml;泌乳素>50ng/ml,建议患者做脑CT/MRI。

催乳素分泌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饮食、睡眠、运动、紧张、应激、低血糖等都有可能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1~2倍,持续时间少于1小时,这些应激状态的影响在静坐1小时后恢复正常。

评估催乳素的基础状态,女性应在月经周期第2~4天,早上空腹,静坐1小时,在10至11时抽血;或进食碳水化合物后6小时,并尽量避免因为应激状态引起催乳素一过性的假性升高。

(1)脑垂体疾患:是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垂体催乳素瘤最多见,空蝶鞍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垂体TSH瘤等都可导致PRL水平异常升高。

(2)PCOS:10%~30%PCOS病人伴有PRL升高,PRL多轻度增高。

(3)甲状腺功能异常:部分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导致PRL增加。

(4)药物: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可引起PRL水平升高,但大多数升高的PRL<100ng/ml。

(5)肝肾功能异常。

6、睾酮 

(1)PCOS:T可能正常,也可能呈轻度至中度升高,但一般T<1.5 ng/ml=150ng/dL(ng/mL×100=ng/dL)。若治疗前雄激素升高,治疗后下降,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

(2)产生雄激素的肿瘤:当T水平>1.5ng/ml,需要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及其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明确诊断。

(3)间质-卵泡膜细胞增殖症:T升高,但DHEA-S正常。

(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

正常的基础值为:0.29±0.14ng/ml(29±14 ng/dL)通常<0.5ng/ml(50 ng/dL)。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286, encodeId=14af2262286e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ebc91049a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解读#</a> <a href='/topic/show?id=243952683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性激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683, encryptionId=24395268347, topicName=性激素), TopicDto(id=91049, encryptionId=5ebc91049ac, topicName=解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26 01:09:02 CST 2025, time=2025-04-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陈韬教授:《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的陈韬教授解读《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感染前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CGP指南 | 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推荐声明解读

本文基于《指南解读类文献报告规范的制订指南(RIGHT for INT)》,探讨分析该推荐的核心要点及其对我国全科医生的指导意义。

CGP指南解读 | 2024年V4版《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本文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解读,期待为结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确保患者及时得到专科治疗,为结肠癌精准化治疗提供借鉴。

陈功教授: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相关治疗部分

在2024 CSCO指南会结直肠癌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分享了《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相关治疗部分》,并进行解读。

《2024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化疗总原则、初治、新辅助化疗和复发化疗原则无更新,见本刊 2021 年第 37 卷第 4 期《2021 NCCN 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CGP指南 |《社区与心血管健康科学声明》解读

本解读就科学声明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基于社区的CVD防治工作提供可能的思路和建议,促进基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资源不平等分配带来的心血管健康不平等现象。

名家观点 | 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分享了“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感染前沿/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协和医学杂志】《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解读

本文将围绕指南的主要推荐内容进行解读,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指南内容。

基于中国诊疗现状的《NCCN指南:原发性皮肤淋巴瘤(2024年第1版)》解读

本文结合我国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诊疗现状与特点,对指南的主要推荐内容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核心要点。

共识解读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解读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组织领域内专家,针对基层临床实际需求,修订《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