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纤维肌病中聚集自噬标记物的评估
2025-05-27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强调了聚集自噬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病理过程,而且可能成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肌纤维肌病(Myofibrillar Myopathies, MFMs)是一组遗传性肌肉疾病,其诊断基于组织学特征如肌原纤维变性、Z盘紊乱和蛋白质聚集体的积累。当蛋白质聚集体过大无法通过蛋白酶体狭窄孔道时,它们会被靶向通过一种称为聚集自噬的特殊自噬形式移除。
国外学者探讨了聚集自噬(aggrephagy)在 MFMs中的潜在致病作用。研究调查了来自意大利MFM多中心队列的52个肌肉样本,测量了关键聚集自噬蛋白p62/SQSTM1、NBR1及泛素化蛋白(FK2)的阳性面积百分比。
研究表明,在所有患者中,不论突变基因如何,这些聚集自噬标记均有所增加,提示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而在健康对照组中未发现阳性信号。此外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这些标记物水平与选定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p62、NBR1和FK2的水平与活检时年龄、发病年龄以及Walton & Gardner-Medwin (WGM)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研究进一步指出,在MYOT突变患者中,聚集自噬途径最为活跃,并且该亚组中聚集自噬与WGM评分之间的关联更为强烈。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聚集自噬在所有MFM患者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与特定临床参数的关联。
研究介绍了MFMs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因、临床表现、遗传模式等,并强调了目前对于这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存在的不足。接着详细描述了聚集自噬的过程及其涉及的关键蛋白质,如p62、NBR1、HDAC6等,并解释了为何选择这些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从七个意大利神经肌肉转诊中心收集样本的过程,以及如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则使用了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来处理多层次数据结构,确保了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MFM患者的聚集自噬标记物显示出增加的趋势,但仍有23%的样本未表达任何聚集自噬生物标志物。这表明虽然聚集自噬可能是MFM的一个共同现象,但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过程。此外,研究还揭示了不同基因突变亚组间存在的差异,特别是MYOT突变患者表现出更强的聚集自噬活性。
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强调了聚集自噬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病理过程,而且可能成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然而,关于聚集自噬是否是导致肌肉纤维损伤的主要因素还是次生现象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参考文献:
Eliana, Iannibelli,Alessandra, Ruggieri,Antonello, Maruotti et al. Evaluation of aggrephagy markers in myofibrillar myopathies.[J] .Acta Neuropathol Commun, 2025, 13: 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肌纤维肌病# #自噬标记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