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冷饮太急,大脑会“结冰”?Cephalalgia(4.6): 超半数成年人中过招,出现剧痛感,男女间无差异;得靠“慢吃”预防

7小时前 梅斯学术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约半数成年人经历过 “大脑结冰”(HICS),多为额颞部短暂刺痛,可伴神经症状,与偏头痛等无显著关联,放慢进食可预防。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猛地咬进一大口冰淇淋,或者一口气猛灌冷饮,下一秒就感到“脑壳一紧”,前额忽然一阵尖锐剧痛,身体也变得僵硬——仿佛脑袋被瞬间冷冻。这种痛感被俗称为“大脑结冰”(brain freeze),医学上正式被称为“冷刺激摄入或吸入性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ingestion or inhalation of a cold stimulus,简称HICS)。类似现象通常是冷食物迅速进入温热口腔,对口腔黏膜和蝶腭神经节产生强烈刺激,触发脑部血管痉挛,进而冲击痛觉神经末梢,迸发剧烈疼痛。

症状普遍:约半数成年人经历过

虽然ICHD-3早已把它列为原发性头痛的一种,但临床上对它的流行病学特征、伴随症状以及与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TTH)的关系始终缺乏大样本、系统且覆盖成人的数据。

此前,德国哈雷‑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神经内科的TorstenKraya团队,借助一项横断面研究,首次拿出了涵盖成年人群的完整HICS(冷刺激摄入性头痛)画像。这项研究在2015年的六个月中,通过一份精心设计的匿名标准化问卷,分别采集了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头痛史及用药习惯,并深入探讨了HICS的触发情境、疼痛部位、持续时间、性质、伴随症状及自我预防行为。

图片

DOI:10.1177/0333102419884938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研究者在发放前进行了简要口头说明,并灵活设定填写时间,从最少两小时到最长一周不等。最终共发出1213份问卷,回收629份(回收率约51.9%),剔除11份关键数据缺失,最终有618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其中68.9%为女性,研究对象年龄分布为17–63岁

图片

研究人群流程图

该研究揭示了成年人经历“脑冻结”(HICS)的真实图景:在618名17–63岁的健康成人中,有高达51.3%的人一生中至少体验过一次这种冷刺激头痛(317/618),且男女发病率几乎一致(女性51.3%,男性51.6%)

虽然数据显示30岁以后发生率略有下降,但这种趋势并未达到统计显著,说明成年人所谓“耐受力增强”更可能源于习惯而非生理变化。此外,有73.2%的参与者表示,他们通过主动放慢吃冰速度来减少头痛发生,说明改变进食方式其实非常有效

图片

患有和不患有HICS 的参与者的年龄分布

关于疼痛的特点,最常见的部位是额部(73.6%)和颞部(72.5%),而有16.9%的人将痛感定位于枕部,这一点在当前的ICHD‑3标准中尚未提及,有望在未来标准中补充。

持续时间方面异常短暂,有92.7%的发作在30秒内消退,近一半(46.8%)甚至不到10秒,仅有1.3%的个案持续超过10分钟

关于痛感性质,过半(51.8%)受试者描述为“刺痛”,另有28.1% 感到“牵拉”,而传统偏头痛常有的搏动感仅3.8%,两者在质感上明显不同

不只是“冰刺激”,

还有“神经风暴”伴随

另外,研究还发现,HICS 发作并不仅是“冰一冰就疼”,在约53%的情况下,这种疼痛并非孤立发生。调查中22%的人经历三叉神经自主症状,如流泪、流涕或结膜充血;18.5%的人感受到视觉现象,例如闪光、亮点或线条;甚至有1.3%受试者出现短暂的面部感觉减退

HICS的特点

图片

更有趣的是,如果本来有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TTH)的背景,这些伴随症状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这暗示着“中枢痛觉敏化”可能让同一低温刺激激发更大范围的神经网络反应。尽管如此,偏头痛或TTH并不会显著增加HICS的发生风险(偏头痛 OR=1.17,95% CI 0.75–1.83;TTH OR=1.16,95% CI 0.80–1.70),这挑战了一直以来“偏头痛患者更容易脑冻结”的说法。

将这些数据放回临床背景,我们会看到HICS并不只是因为“吃太快”,而像是一场短暂的神经系统“演习”:冷饮一刺激到前腭,触发上腭与咽后壁的三叉神经及蝶腭神经节,带动交感反射,引发颅内血管快速舒缩,最后疼痛与自主反应齐发。对于没有原发性头痛史的人,这可能只是一次短暂的生理反应;但对已有偏头痛或TTH的人而言,它恰似一次“低剂量激发试验”,暗示中枢痛觉网络已被提前激活

因此,研究者建议:当有人抱怨“吃冰就头痛”,尤其伴随闪光、流泪等自主症状时,神经科医生应主动追问其既往头痛病史,并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或诊断。这些微小的信号,或许正是在提醒我们,HICS绝非简单的吃冷吃快那么简单。

虽然这项横断面调查为成人HICS提供了迄今最系统的数据支持,但作者也充分指出其局限性。首先,所有头痛诊断均基于问卷,而非面对面访谈,这意味着缺乏临床核实;其次,偏头痛患者是否使用预防性药物并未纳入记录,可能对痛感评估产生影响;再者,样本虽然相对大,但仅限于一所大学校园,受教育背景和健康行为可能高于普通人群,对外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

即便如此,这项研究仍然极具价值。它不仅填补了成人HICS在流行病学上的研究空白,还为ICHD‑3的修订提供了坚实依据。研究建议将枕部作为可能的痛区纳入标准,将“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30秒”替代现行“10分钟内缓解”的诊断描述,并在注释中补充“刺痛性质”、“视觉现象”与“三叉自主症状”等常被忽视的伴随症状 。

话说回来,下次你再被“脑冻结”击中,不妨慢一口,让冰冷彻底适应口腔温度,让神经逐步响应。如果痛感异常激烈,特别伴有闪光、流泪等情况,也许这不仅仅是冰的调皮,而是你神经系统在轻声提醒:你的头痛史可能悄然活跃。适当延缓喝冰饮的节奏,或向神经科医生主动说明你的体验,这些小小的行为可能为准确诊断与管理带来关键突破。

参考资料:

[1]Kraya T, Schulz-Ehlbeck M, Burow P, Watzke S, Zierz S.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dache attributed to ingestion or inhalation of a cold stimulus (HICS): A cross-pal study. Cephalalgia. 2020 Mar;40(3):299-306. doi: 10.1177/0333102419884938. Epub 2019 Oct 24. PMID: 3164511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426, encodeId=e59922e3426c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ac8128591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冷刺激头痛#</a> <a href='/topic/show?id=60f6128592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IC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592, encryptionId=60f6128592c9, topicName=HICS), TopicDto(id=128591, encryptionId=aac812859171, topicName=冷刺激头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15 11:28:49 CST 2025, time=9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9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