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从麻醉台前的反思到健康科普的使命

昨天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75 岁重度肥胖老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多病共存状况与另一健康老人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超七成老年人患慢性病,启示医生应从治疗转向预防,通过健康科普助力患者建立科学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质量。

那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75岁的李奶奶因全膝关节置换术躺在我的麻醉台前。这位身高165cm、体重95kg的老人,BMI高达34.9kg/m²,属于重度肥胖。这不仅给麻醉操作带来技术挑战,更让我忧心的是她伴随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梗塞等多重基础疾病。

术前评估时,家属告诉我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老人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子女们事业有成后,总想通过美食来表达孝心。日复一日,李奶奶的体重逐年攀升,各种"富贵病"也接踵而至。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拜访的另一位同龄老人。他的生活宛如一首健康交响曲:每天固定时间的闹钟提醒他服药、吃水果、运动;一本密密麻麻的健康笔记记录着从广播中听来的医学知识;科学管理慢性病和定期体检的习惯,让他虽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长期坚持收听中国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健康之家》栏目,那些来自北京医院权威专家的讲解,成为他健康生活的指南针。

两位同龄老人截然不同的健康轨迹,在我心中激起深层次反思。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75.8%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而像李奶奶这样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时具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特征),其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是健康人群的4-7倍。

这些数据让我开始思考:作为医生,我们是否过于专注治疗而忽视预防?是否在匆忙诊疗中错过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当患者带着满身病痛来到诊室时,或许预防的黄金期早已错过。

我开始重新审视医生的价值。我们的使命不应仅限于开处方和做手术,更应当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受那位健康老人的启发,我也开始坚持收听医学健康科普节目,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能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些宝贵知识传递给患者。

这段经历让我对"医者仁心"有了新的理解。在人均预期寿命突破78岁的今天,医学的使命已从单纯延长生命转向提升生命质量。WHO研究显示,科学的健康管理可使慢性病发病率降低50%,有效控制的患者医疗费用减少30%。当我们教会患者阅读食品标签、指导科学运动时,实际上是在播撒"主动健康"的种子。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最好的医生是教会群众不生病。"

术后回访时,看到李奶奶恢复良好,我特别与她和家属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除了常规注意事项,我更强调了改变生活方式和持续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他们全家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李奶奶的女儿感慨:"要是早点懂得这些,妈妈可能就不用受这个罪了。"

从麻醉医生到健康科普的践行者,这段职业历程给了我深刻启示:

1. 医学的真谛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预防疾病

2. 医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手术台上,更渗透在日常健康教育中

3.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就是为他们铺设高质量晚年之路

这或许就是医者仁心的新时代内涵——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用科学普及防患未然,用持续关怀守护健康。在这个慢性病高发的时代,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当成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者和健康知识的传播者。而我,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742, encodeId=b7d02268e429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fef801112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老年人#</a> <a href='/topic/show?id=9fda2e9116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健康管理#</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7911, encryptionId=9fda2e9116b, topicName=健康管理), TopicDto(id=80111, encryptionId=cfef8011124, topicName=老年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10 13:19:40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指南:控制在这个范围更安全!

我国超 1.76 亿老人,高血压患病率超 55%。介绍老年高血压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目标分年龄段,策略含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强调依个体选药及高龄患者综合评估。

IJNS:教育干预为社区虚弱老人功能维持注入 “强心剂”

在有虚弱表型的社区老年人中,教育干预有效地维持了他们进行日常基本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活动的能力,而对照组在这些能力方面出现了与年龄相关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

IJNS:我国学者揭示心理教育干预对社区居住老年人配偶照顾者心理结局的影响

心理教育干预有可能提高老年配偶照顾者的婚姻满意度和照顾的积极方面。

IJNS:护士主导的听力损失管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结局的影响

护士主导的听力损失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听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增加社交活动参与度,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结局产生积极影响。

IJNS: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地增强了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行为健康结局,且益处持续。

研究揭秘:为什么人越老,觉越少?

通过揭示Hcrt神经元的变化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了改善老年人睡眠的希望,也为未来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

IJNS:老年住院患者谵妄的全球负担

研究结果提高了专业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谵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研究提供的见解可以使卫生专业人员应用快速有效的评估工具,从而支持干预措施的实施,预防谵妄的发生。

CGP述评 | 社区老年人多维衰弱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梳理多维衰弱概念的演进历程,分类阐述可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的多维衰弱评估工具,分析社区老年人多维衰弱的影响因素以及衰弱各维度间的相互作用,来评估社区老年人多维衰弱对健康结局的预测价值。

每周吃蛋 1-6 次,全因死亡风险降 15%!万人追踪 5.9 年发现 “黄金频率”

研究对近 9000 名 70 岁以上澳大利亚老人追踪发现,每周 1 - 6 次吃鸡蛋,可降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日吃蛋无此优势,为老年饮食指南提供参考。

IJNS:中国学者揭示老年住院患者严重跌倒损伤的影响因素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相关损伤和严重跌倒损伤较为常见,预防严重跌倒损伤应关注女性、内科病房、住院时长较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