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系统综述与网状荟萃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停药后的HBsAg清除率随观察时间递增

2024-09-04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上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琦、陈靖教授团队发表的研究系统地评估PegIFNα停药后HBsAg清除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在停用PegIFNα后的1-5年内HBsAg清除率呈递增趋势。

获得HBsAg清除可极大改善患者远期结局,减少肝脏疾病进展和肝癌发生风险。既往研究表明慢乙肝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停药后能获得长期受益。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琦、陈靖教授团队发表的研究系统地评估PegIFNα停药后HBsAg清除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在停用PegIFNα后的1-5年内HBsAg清除率呈递增趋势。

图片

研究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6月14日。本系统综述结合了meta回归和网状meta分析,通过单变量meta回归探讨异质性的来源。采用频率学网状荟萃分析比较不同的PegIFNα治疗策略的疗效。

主要结局:PegIFNα停药后至少随访24周的慢乙肝(CHB)患者的HBsAg检测结果为阴性,且不存在抗-HBs。

次要结局: PegIFNα停药后至少随访24周的CHB患者的HBsAg清除且存在抗-HBs。

PegIFNα治疗策略

PegIFNα单药治疗:PegIFNα治疗24、48或96周,不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

NAs转换到PegIFNα治疗:4周恩替卡韦(ETV)或阿德福韦(ADV)治疗,在NAs停药前进行2周的NAs和PegIFNα联合治疗,PegIFNα单药治疗46周。

PegIFNα联合治疗:初治患者或PegIFNα治疗前抗病毒治疗停止至少6个月的患者,PegIFNα与拉米夫定(LAM)、ETV、ADV、替诺福韦(TDF)或利巴韦林初始联合治疗48或96周。

纳入研究及受试者的特征

最终纳入53项研究,31项研究来自中国(其中5项来自台湾,1项来自香港),8项研究来自荷兰,4项来自法国,其他10项研究分别来自加拿大、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韩国、泰国、土耳其和美国。21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2项观察性研究。平均年龄为23.8岁~48岁。男性占33-88%。HBeAg阳性(5665例)患者约占接受PegIFNα治疗患者的61%。21项研究(3089例)为初治患者。超过95%(9338例)患者接受了至少48周的PegIFNα治疗。所有患者在PegIFNα停药后随访至少24周。

研究结果

1.  PegIFNα停药后1、3、5年的HBsAg清除率呈递增趋势

在50项研究的8650名CHB患者中,随访超10532人-年,672例患者在PegIFNα停药后24周至7.6年后获得了HBsAg清除,年HBsAg清除率为6.9%(95%CI 5.10–9.31)。PegIFNα 停药后1年、3年和5年HBsAg清除率分别为7.4%(95% CI 5.23–9.93)、9.9%(95% CI 4.91–16.27)和13.0% (95% CI 10.07–16.11)。

6481名CHB患者(随访超过6666人-年),在PegIFNα停药后24周至7.6年的随访中,报告了321例获得了HBsAg血清学转换,年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4.7%(95%CI 2.94–7.42)。PegIFNα停药后1年、3年和5年HBs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6% (95% CI 4.37–9.24)、 4.7% (95% CI 2.74–7.15)和7.8% (95% CI 4.93–11.09)。

图片

图1. 1年、3年和5年的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

2. 基线HBsAg、HBeAg状态和PegIFNα治疗方案是HBsAg清除的影响因素

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评估了基线HBsAg、HBeAg状态、PegIFNα治疗方案、年龄、性别、ALT、HBV DNA、国家、随访时间和研究类型对PegIFNα疗效的影响。基线HBsAg、HBeAg状态和PegIFNα治疗方案是HBsAg清除率异质性的主要来源。进一步对比HBsAg清除组与HBsAg未清除组的基线特征,发现HBsAg清除组的基线HBsAg水平显著更低(3.11 log10 IU/mL vs. 3.84 log10 IU/mL; P < 0.046; I2 = 64.8%)。而基线年龄、性别、HBeAg阳性比例、HBV DNA和A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3. PegIFNα联合TDF治疗可能是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的最佳方案

13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12种干预方式)构建的HBsAg清除疗效的网状图(图2)。不同PegIFNα治疗策略直接比较,联合治疗方式中仅接受PegIFNα联合TDF(治疗48周)较PegIFNα单药(治疗48周)患者获得HBsAg清除的几率显著更高(OR,3.62, 95%CI 1.31–10.03;P = 0.013)。根据SUCRA评分,PegIFNα联合ADV治疗48周(SUCRA 83.4%)或96周(SUCRA 79.6%),PegIFNα联合TDF治疗48周(SUCRA 77.2%)获得HBsAg清除的几率高(图3a)。PegIFNα联合TDF治疗48周是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的最有效干预措施(SUCRA 81.9%)(图3b)。

图片

图2.不同PegIFNα治疗策略有效性直接比较网状图。

(a)纳入与HBsAg清除的直接比较相关研究。

(b)纳入HBsAg血清学转换直接比较相关研究

图片

图3.比较不同PegIFNα治疗方案的SUCRA评分曲线。

(a)比较不同PegIFNα治疗策略对实现HBsAg清除的疗效。

(b)比较不同PegIFNα治疗策略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的疗效

肝霖君有话说

干扰素α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双重功能,免疫应答有延迟效应,因此停用干扰素α后,患者仍可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应答。既往研究表明PegIFNα疗程停药后长期随访期间的延迟应答佳,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汇总了现有研究,证实在停用PegIFNα后的1-5年内HBsAg清除率呈递增趋势。另外既往研究表明干扰素α停药后HBsAg清除在长期随访期间的持久性佳、且肝癌发生风险极低。因此,慢乙肝患者PegIFNα治疗停药后能获得长期受益,以PegIFNα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仍是目前追求临床治愈及停药后持久应答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Zhang Y, Lin X, Wu H,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with network meta-analysis: sustain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learance after pegylated interferon cessation[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4. PMID: 3908305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4216, encodeId=546d22242168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803851e5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BsAg#</a> <a href='/topic/show?id=c59480e81c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聚乙二醇干扰素α#</a> <a href='/topic/show?id=315a534256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乙肝#</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17, encryptionId=e803851e58, topicName=HBsAg), TopicDto(id=53425, encryptionId=315a5342562, topicName=慢乙肝), TopicDto(id=80781, encryptionId=c59480e81c7, topicName=聚乙二醇干扰素α)],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Sep 05 13:19:32 CST 2024, time=2024-09-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期刊导读】HBsAg高水平的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更短

研究结果表明HBsAg高水平的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更短,并为这类患者开发了一个预测复发的列线图。 

【数据阅独】横断面调查:我国肝癌筛查目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5.23%

我国肝癌筛查目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5.23%,2015-2023年基本维持在5%左右,男性HBV流行率显著高于女性,按年龄分组后55-64岁组HBV流行率最高。

【临床治愈集结号】HBsAg高水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母女经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同获HBsAg血清学转换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对HBsAg高水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母女经基于PEG IFNα的治疗同获HBs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期刊导读】HBsAg清除预测新指标:sPD-L1水平

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24周时sPD-L1水平联合HBsAg下降幅度是48周时HBsAg清除的独立预测因素。

【期刊导读】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获得HBsAg清除后联合乙肝疫苗可增强免疫应答,提高HBsAg血清学转换率

在PEG IFNα治疗的基础上接种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高达100%。乙肝疫苗可显著增加总B细胞、类型转换记忆B细胞、浆细胞、Th2、Th17和Tfh细胞比例,降低Breg细胞比例。

庄辉院士权威解读: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关键要点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了《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的精彩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EASL2024速递】通过抗病毒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或更低

通过抗病毒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或显著低于自发清除的患者。

【EASL2024速递】聚血糖干扰素α能显著提高核苷停药慢乙肝患者HBsAg清除率

该研究表明,对于核苷(酸)类似物(NUC)停药后发生临床复发的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能显著提高HBsAg清除率。

【期刊导读】HBV S区突变导致的HBsAg检测不到可能形成隐匿性HBV感染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娄金丽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HBV S区单一突变或联合突变可致细胞内外HBsAg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导致HBsAg检测不到,可能形成OBI。

【愈见乙肝2024】长期核苷治疗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通过个体化间歇治疗策略获HBsAg血清学转换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核苷治疗10余年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通过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间歇治疗,合理应对不良反应,最终获得HBsAg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