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Rheumatol:警惕隐匿肠炎!——儿童风湿病中炎症性肠病可达 7.5%,20% 仅表现为生长迟缓或肛周病变

2025-04-29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儿童RD患者中IBD共存率为1.2%-7.5%,FMF及CNO患者风险较高。

儿童风湿性疾病(RD)如家族性地中海热(FMF)、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CNO)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与炎症性肠病(IBD)具有共同的免疫失调机制,但二者共病频率及临床表现特征尚不明确。临床中,RD治疗药物可能加重IBD症状,而IBD的肠道外表现易与RD混淆,导致漏诊或误诊。本研究旨在分析RD患者中IBD的发生率,明确需警惕IBD的临床指征,为优化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分析,纳入2012-2024年间于儿科风湿科诊断为RD(FMF、CNO、JIA)且共病IBD的24例患者。RD诊断依据分别为:FMF采用Yalçınkaya标准,CNO基于临床及MRI特征,JIA符合ILAR分类标准。IBD通过胃肠内镜及组织病理学依据ESPGHAN Porto标准确诊,分为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及未定型(IBD-U)。通过电子病历回顾,收集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数据,分析RD与IBD共病的临床模式及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描述。

研究结果​​

1.共病发生率​​

· FMF患者中3%(20/650)合并IBD,CNO患者7.5%(3/40),JIA患者1.2%(2/170)。

· 62.5%(15/24)患者首发诊断为RD,37.5%(9/24)首发为IBD后转诊风湿科。

2.临床表现​​

· RD相关症状:腹痛(62.5%)、发热(58.3%)、关节炎/痛(54.2%)。

· IBD相关症状:慢性腹泻(79.2%)、腹痛(45.8%),20%表现为非典型症状(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肛周脓肿、生长迟缓)。

· 转诊指征:RD患者转诊胃肠科主因慢性腹泻(60%)及血便(26.6%);IBD患者转诊风湿科主因发热(55.5%)及无法解释的急性期反应物升高(22.2%)。

2.疾病特征​​

· IBD亚型分布:CD占50%(12例)、UC占41.6%(10例)、IBD-U占8.4%(2例)。

· 45.8%患者为早发型IBD(<10岁),其中81.8%为极早发型(<6岁)。

· 75%患者IBD初诊时为轻度,12.5%为重度。

3.治疗与预后​​

· 联合治疗占比高:62.5%患者需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methotrexate)及生物制剂(如infliximab、adalimumab)。

· 典型病例显示,难治性RD症状(如持续性缺铁性贫血)是提示IBD的重要线索,内镜检查发现回肠溃疡(CD)或全结肠炎(UC)可确诊。

风湿病学首诊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临床表现汇总表(部分)

儿童RD患者中IBD共存率为1.2%-7.5%,FMF及CNO患者风险较高。20%的IBD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如生长迟缓、肛周病变),需高度警惕。临床中,RD患者若出现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慢性腹泻或急性期反应物持续升高,应转诊胃肠科评估IBD;反之,IBD患者伴发热、关节炎或骶髂关节炎需排查RD。治疗需兼顾二者,优先选择TNF-α抑制剂(如adalimumab)等对RD和IBD均有效的药物。未来需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完善RD-IBD共病的早期筛查路径。

原始出处:

Taş Ö, Aydın F, Kuloğlu Z, Kırsaçlıoğlu CT, Bahçeci O, Aydın BÖ, Sarısoy D, Özçakar ZB.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paediatric rheumatological diseases. Clin Rheumatol. 2025 Apr 4. doi: 10.1007/s10067-025-07424-w.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8604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744, encodeId=2ecb2262e443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e6e6e0315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炎症性肠病#</a> <a href='/topic/show?id=ed771264906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儿童风湿性疾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490, encryptionId=ed7712649067, topicName=儿童风湿性疾病), TopicDto(id=67031, encryptionId=2e6e6e0315d, topicName=炎症性肠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29 13:30:24 CST 2025, time=2025-04-2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瑞芳、聂广军Matter:新型纳米粒治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攀升,现有疗法不佳。中科院团队开发 W@ZnNPs 纳米粒子,能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调节微生态,经小鼠实验证实对 IBD 治疗效果良好。

Cell Discov:中国学者揭示NAT10通过RNA乙酰化修饰调控T细胞稳态及炎症性肠病的新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NAT10通过调控RNA乙酰化修饰(ac4C)影响T细胞稳态和凋亡的新机制,并指出NAT10在IBD发病中的潜在作用。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多组学视角揭示精神障碍相关基因通路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四个关键基因及其下游通路中,QDPR和HP与IBD风险增加相关,而DBI和MAX则对UC具有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未来肠-脑轴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Ann Med:三种营养指标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PNI、GNRI、CONUT 3项营养指标可用于IBD患者的营养不良筛查,且是预测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UEGJ:益生菌对IBD的疗效和安全性

益生菌可能有效诱导UC患者的临床缓解,并预防复发,特别是在轻中度UC患者中与5-ASA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为显著。

神奇生姜汤剂揭秘:广中医携手深圳中医院揭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惊人效果!

研究旨在探讨SJXXD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JCC:Ustekinumab在炎症性肠病中的长期安全性分析

Ustekinumab在IBD长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可控的安全性特征,尤其在降低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风险方面优于许多传统疗法。

Phytomedicine:中医药靶向铁死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策略

对已有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整理,探讨了中医药干预铁死亡与UC治疗的相关性,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铁死亡的可能机制,为U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炎症性肠病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常规听力筛查?

与克罗恩病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听力损失,尤其是在8000 Hz处。此外,DPOAE在诊断亚临床听力损失方面优于PTA。

【Int J Surg】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陈杰教授团队:生命八要素(LE8)评分较高可降低UC患者手术风险及全因死亡率

研究人员发现LE8可作为UC患者的预后工具,强调通过综合心血管健康管理改善IBD结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