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小伙没胡子、没喉结,被笑“长不大”,真相却是潜伏多年的罕见病!
2024-12-06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加利福尼亚
22 岁小天因发育问题就医,确诊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介绍 HH 病因、临床表现及不同年龄段治疗目标、方法,附相关参考资料。
小天,22岁,大学刚毕业。原本阳光帅气的他,总是自嘲自己“发育晚”,身高只有160cm,体型瘦小,声音细柔,脸上连一点胡须都没有,仿佛停留在少年阶段。
朋友调侃他“老了都不用刮胡子”,可小天却越来越焦虑:不仅个子长不高,平时精力也不足,甚至连和朋友一起运动都力不从心。更让他羞于启齿的是,他始终没有进入正常的“性发育”阶段。
在家人的劝说下,小天来到医院就诊。详细问诊后,医生发现小天青春期并没有明显的二性征发育,查体显示他的睾丸发育明显滞后,外观幼稚化。结合激素水平检查,他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睾酮几乎测不出来。脑垂体MRI检查显示,垂体轻微萎缩,进一步明确诊断为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
什么是HH?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HH)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可由遗传、外伤、肿瘤、手术、药物、放疗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导致,可分为先天性HH(CHH)和获得性HH(AHH)。
CHH是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发育异常或GnRH 合成、分泌或作用碍,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足。
AHH是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下丘脑和(或)垂体损伤所致,如高泌乳素血症、肿瘤、外伤或感染等引起的垂体损伤,病态肥胖或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
CHH 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年龄和性别相关的性腺功能及发育状态相关。
1. 小青春期(含新生儿及婴儿):由于胎儿期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激素不足,男童出生时可表现为小阴茎和(或)隐睾,但女童则缺乏相关异常表现。除了临床表现外,促性腺激素及性腺激素水平提示小青春期缺如可疑诊(见诊断部分)。
2. 青春期前:除可能表现为隐睾、小阴茎外部分患儿可表现出嗅觉缺失和(或)减退。嗅觉表述准确性个体化强,一般 6 岁以上患儿常可准确表述有嗅觉问题。综合征的生殖系统外表型,如唇或腭裂、孤立肾、并指或趾畸形、镜像(连带)运动、生长迟缓及听力异常等缺陷。
3. 青春期及以后:男女均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性成熟障碍、缺乏明显的生长突增、骨骺闭合延迟、最终高身材(间距>身高,上部量/下部量<1、臂长-身高>5 cm)。男性第二性征不发育,或部分青春期发育,而后又发育停滞。可表现为童声、无青春期肌肉容量增长、小阴茎、晨勃少、小睾丸或隐睾、无精子生成、性功能障碍及阴毛稀疏等。女性可表现为乳腺不发育、幼稚外阴和原发性闭经。
诊断
治疗
不同年龄段治疗的目标有所不同:
-
婴幼儿期对症治疗,一般主要针对小阴茎、隐睾治疗。
-
青春期为模拟或诱导青春期治疗。最终目标是使青春期患儿第二性征接近或达到正常青少年、各系统代谢指标正常,以期获得正常性腺发育和最终在成年期获得生育力。
CHH选取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单纯型或者联合缺陷型;后者一般只能激素替代治疗。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儿童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2023,61(06):484-490.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21208-01034
2.焦燕华,张龙江,苏喆,等.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男童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03):187-192. DOI:10.3760/cma.j.cn101070-20230528-0042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天得怎么治疗啊
25
CHH选取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22
想不到是这个诊断,打卡学习下
21
#诊断治疗#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