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男性中心性肥胖与女性体像扭曲,谁更易致抑郁?

昨天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男性中ABSI升高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而女性中仅主观体像不满与抑郁风险显著相关。体像与实际体型不一致时(如男性ABSI高但自认瘦),抑郁风险进一步增加,提示体像扭曲是独立于客观体型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对理想体型形象的广泛传播,体像不满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客观体型指标(如BMI)和主观体像均与抑郁症状相关,但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以及性别差异的影响尚未充分探讨。本研究基于韩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KNHANES)数据,旨在分析客观体型(通过A Body Shape Index, ABSI测量)和主观体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并探索性别差异。研究样本包括26,204名19岁以上的韩国成年人,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获取,具有全国代表性。

研究方法上,客观体型通过ABSI评估,该指标能更精准反映中心性肥胖,计算方式为腰围除以BMI的2/3次方与身高的1/2次方的乘积。ABSI分数按性别分为低、中、高三组。主观体像通过问卷分为五类:非常瘦、稍瘦、正常、稍胖和非常胖。抑郁症状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得分≥10分定义为存在抑郁症状。统计分析采用加权逻辑回归模型,调整了年龄、教育水平、收入、婚姻状况等协变量,并进一步通过交互项和分层分析探讨性别差异及ABSI分组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ABSI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男性中,ABSI每增加1个标准差,抑郁症状风险上升27%(OR=1.27,95% CI=1.09–1.49),而女性中未观察到显著关联。主观体像方面,无论男女,认为自身体型“非常瘦”或“非常胖”的个体抑郁风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男性中,“非常瘦”和“非常胖”的抑郁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62倍和2.34倍;女性中则分别为2.73倍和2.48倍。分层分析发现,男性中ABSI中等但自认为“非常瘦”者抑郁风险更高(OR=2.39),而女性中ABSI低或中等但自认为“非常胖”者风险显著上升(OR=2.21–2.44)。此外,ABSI与主观体像不一致的情况(如男性ABSI高但自认瘦,女性ABSI低但自认胖)也显著增加抑郁风险,提示体像扭曲可能独立于实际体型影响心理健康。

研究结论强调,主观体像不满是抑郁症状的强预测因子,且这一关联在男女中均显著,而客观体型(ABSI)的影响仅见于男性。社会文化对理想体型的塑造可能加剧体像不满,尤其是男性对肌肉体型的追求和女性对瘦身的偏好,均可能通过自我评价和慢性压力途径导致心理负担。研究还指出,体像干预需考虑性别差异,例如针对男性的中心性肥胖和女性的体像扭曲设计差异化策略。尽管研究存在横断面设计的局限性,但其基于大样本和全国数据的发现为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呼吁关注体像相关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及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原始出处:

Baek, S.-U., & Yoon, J.-H. (2025). Association of objective body shape and perceived body image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en and women.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https://doi.org/10.1111/pcn.1383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580, encodeId=4ac322655800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ad981891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肥胖#</a> <a href='/topic/show?id=0a0b5496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a> <a href='/topic/show?id=44f3126999c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体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999, encryptionId=44f3126999cd, topicName=体像), TopicDto(id=54963, encryptionId=0a0b5496306, topicName=抑郁), TopicDto(id=81891, encryptionId=3ad9818917c, topicName=肥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y 18 13:46:54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MC Med.:中国学者证实具有减肥作用的降糖药联合高蛋白饮食和适度运动可有效缓解糖尿病

本研究表明,具有减肥作用的降糖药加上高蛋白饮食和适度运动可使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达到糖尿病缓解。

RMD Open: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肥胖会削弱甲氨蝶呤疗效

肥胖是早期RA患者MTX治疗缓解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受共病及生活方式因素干扰。

Molecular Psychiatry:纹状体多巴胺与人类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基于双拮抗剂示踪剂的PET研究

[¹¹C]raclopride测量的纹状体D2BP与BMI呈负相关,而[¹⁸F]fallypride测量的D2BP与BMI无显著关联。多巴胺张力指数与BMI呈正相关。

体重“爆表”有多可怕?NEJM Evidence揭示,从高血压到睡眠窒息16种疾病“排队”找上门!

研究分析 27 万余美国成年人数据,依 BMI 分级揭示肥胖与 16 种健康结果关联。肥胖患病率 42.4%,随 BMI 上升,各健康问题患病率、发病率及风险比递增,III 级肥胖关联尤甚。

Eye and Vis.:肥胖对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经产生负面影响

肥胖,尤其是较高的BMI,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伴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评估角膜神经及其由此导致的角膜病变。

Phytomedicine重磅发布:桔梗多糖双管齐下,肠道菌群代谢双重抑制,有效抗击高脂肥胖!

论文深入探讨了PR多糖(PG1、PG2)在抑制HFD诱导的肥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论肿道麻】减肥手术与纵向癌症风险:综述

本文系统梳理了减重手术与癌症风险的潜在关联,剖析了现有研究的流行病学局限性,并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了框架。

CHEST:肥胖是否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欧洲多中心研究揭示答案

肥胖并未显著影响PAH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却可能干扰疾病的识别和风险评估。

研究发现:大腿粗、屁股大的人,往往会更长寿!

BMJ 发表的大型研究表明,腹部肥胖指标与死亡风险正相关,大腿粗、臀部大的 “梨形身材” 人群死亡风险更低,单一依赖 BMI 评估健康风险不足。

这样睡觉会“悄悄长胖”,每天 6 小时是体重 “分水岭”!附 5 招懒人瘦身法

现代生活常忽视睡眠对健康和体重管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睡眠不足(<6 小时)和晚睡会增加肥胖风险,延长睡眠可减少能量摄入、降低体重。通过规律睡眠、保证时长等 5 点可改善睡眠,助力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