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臭氧 - 温度联合暴露对年轻成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2025-06-0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联合暴露于臭氧污染和高温会增加年轻成年人发生AMI的可能性,即使其中一次暴露是中度的。这项研究强调了在AMI预防策略中同时处理臭氧和非最佳温度暴露的重要性。

在全球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300万人发生AMI。在美国,2020年新发或复发的AMI病例为8080万例。尽管近年来美国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现在AMI在年轻人中所占比例更高。在1995-2014年美国35-74岁的成人AMI住院患者中,35-54岁的年轻患者占30%,1995-1999年和2010-2014年期间,这一比例增加了5%。对于女性,这一比例增加的幅度更大,从21%增加到31%。此外,AMI的发病机制可能因年龄而异,先前主要基于老年患者人群的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年轻人群因此,确定年轻人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以减少该年龄组AMI负担是至关重要的,包括环境风险因素,如空气污染和非最佳温度。先前的研究表明,暴露于空气污染和非最佳温度与AMI的高风险有关,但很少有研究将这些暴露联合起来。此外,适度暴露常常被忽视。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短期暴露于环境臭氧污染和环境温度以及整个暴露范围,以及在美国邻近地区18至64岁成年人(未充分研究的人群)中发生AMI的情况。

研究人员确定了2016年至2020年由一家全国性私人保险公司投保的符合条件的意外AMI患者。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研究,将每位患者AMI当天的环境臭氧和温度暴露与附近一天的暴露进行比较。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来研究与联合暴露的关系:(1)用臭氧和温度之间的统计相互作用项拟合气候和区域特定模型;(2)使用多变量随机效应荟萃分析来汇总区域特定估计。

研究人员纳入270123例急性心肌梗死成人,观察到关节臭氧温度暴露与急性心肌梗死增加之间的显著关联。与35ppb臭氧和第一个百分位数温度的参考相比,延迟0天暴露于60ppb臭氧和第95百分位数温度的联合暴露与33%(95%CI为16%-51%)相关,暴露于50ppb臭氧和中位温度的联合暴露与15%(95%CI为4%-28%)相关。性别上存在异质性,当臭氧和温度都高时,女性患病几率增加,而当臭氧和温度都高时,男性患病几率增加。

由此可见,联合暴露于臭氧污染和高温会增加年轻成年人发生AMI的可能性,即使其中一次暴露是中度的。这项研究强调了在AMI预防策略中同时处理臭氧和非最佳温度暴露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Lingzhi Chu,et al.Joint Exposure to Ozone and Temperatur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Adults Aged 18 to 64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Circulation.2025.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CIRCULATIONAHA.124.07361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013, encodeId=c84522680131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a4852284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心肌梗死#</a> <a href='/topic/show?id=1fe766315e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温度#</a> <a href='/topic/show?id=f8d886394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臭氧#</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284, encryptionId=da48522840a, topicName=急性心肌梗死), TopicDto(id=66315, encryptionId=1fe766315ed, topicName=温度), TopicDto(id=86394, encryptionId=f8d88639461, topicName=臭氧)],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05 10:55:41 CST 2025, time=2025-06-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急性左主干闭塞开通顺利术后死亡!

53 岁女性因血糖、咳嗽入院,后因冠心病、急性心梗行介入治疗,术中抽搐,术后突发心脏骤停死亡。术者对心包积液成因及死亡原因存疑。

Circulation子刊 哈医大二院于波、田进伟和张毛毛教授团队揭示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心脏猝死相关早期关键途径和蛋白质

该研究首次系统性结合非靶向和靶向高通量蛋白组学方法,识别出AMI后院外SCD相关的关键生物学通路、筛选并验证可预测SCD风险的蛋白质标志物组合—SCD-W3P。

风心病换瓣术后6年突发心梗冠脉内大量血栓

63 岁女性因胸痛急诊入院,诊断为急性侧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急诊冠脉造影后推注尿激酶原,术后规范用药,10 天后复查造影显示前降支血栓消失,回旋支恢复血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Killip分级

心血管医生不可错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Killip分级。

“螺旋”棘突球囊妙用!螺旋棘突球囊联合延长导管拉取冠脉大血栓恢复血流

患者急性前壁心梗,冠脉前降支闭塞伴大量血栓,介入治疗初始无血流,采用延长导管配合 “螺旋” 棘突球囊拉栓,后植入支架,血流改善,末梢仍有少量血栓,该方法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急性心梗粗大右冠脉严重狭窄3.0mm球囊扩张后血流中断的紧急补救

80岁男性因胸痛18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等。急诊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右冠脉中段严重狭窄,球囊扩张后出现血流中断、心率血压下降等危急情况,经抢救处理后右冠脉植入多枚支架,术后规范抗血小板治疗。

大过年的急诊病例劳人又揪心!

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3 天仍有症状急诊手术,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病变,有血栓脱落风险。治疗中血栓脱至回旋支,处理后胸痛消失,考虑前降支 CTO,罪犯血管为对角支,求指导。

Eur Heart J-Card Pha:SGLT2抑制剂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

SGLT2-Is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预后的改善相关,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全因住院和死亡率以及心脏骤停的减少。

Eur Heart J-Card Pha: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P2Y12抑制剂预处理疗效分析

心源性休克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并且仍然是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口服P2Y12抑制剂预处理与大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但对MACE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