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重医附一院何岸/重中医附一院李逊佳等描绘出低血糖引发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全景图”

2025-07-14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本文报道了低血糖状态下糖尿病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泛凋亡、巨噬细胞促炎型极化与平滑肌细胞纤维化协同作用导致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现。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为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可诱发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目前炎症性损伤被认为是低血糖损伤糖尿病大血管的主要方式[1, 2],但损伤的具体模式及其深层的特异性机制研究较为不足。2025年7月12日,何岸及李逊佳等在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Hypoglycemia Induces Diabetic Macro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Endothelial Cell PANoptosi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VSMC Fibrosi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低血糖状态下糖尿病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泛凋亡、巨噬细胞促炎型极化与平滑肌细胞纤维化协同作用导致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现。

图片

团队首次描绘出糖尿病低血糖大血管损伤的“全景图”,通过构建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单细胞图谱,发现低血糖时上述三种细胞转向炎症、死亡与纤维化状态。团队首次揭示糖尿病低血糖大血管损伤的"内皮细胞泛凋亡-巨噬细胞促炎型极化-血管平滑肌纤维化"级联反应,证实ZBP1泛凋亡小体是低血糖时血管损伤的核心开关,其介导的炎症信号驱动巨噬细胞促炎型活化/平滑肌纤维化。团队首次提供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损伤新靶点,ANGPTL4激活是低血糖致使血管平滑肌纤维化的关键,为超越单纯血糖纠正的靶向干预策略提供新依据。

从机制上讲,低血糖通过活化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中ZBP1泛凋亡小体激活泛凋亡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属于炎症性程序性细胞的泛凋亡进一步使巨噬细胞发生促炎型极化,放大内皮细胞炎症风暴,最后通过激活ANGPTL4信号通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纤维化。

图片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Advanced Science )

总之,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内皮细胞泛凋亡,巨噬细胞促炎型极化和血管平滑肌细纤维化是低血糖引发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级联反应,为低血糖所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实验室期待未来在低血糖与糖尿病血管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治疗上取得更大突破,尤其是泛凋亡激活相关机制。

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左的于副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彭煜策博士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国志博士后为此文共同第一作者,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逊佳副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岸副研究员为此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博士后创新计划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14530

参考文献:

Gogitidze Joy, N., Hedrington, M. S., Briscoe, V. J., Tate, D. B., Ertl, A. C., & Davis, S. N. (2010). Effects of acute hypoglycemia on inflammatory and pro-atherothrombotic biomarkers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1 diabete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Diabetes care, 33(7), 1529–1535. 

Kahal, H., Halama, A., Aburima, A., Bhagwat, A. M., Butler, A. E., Graumann, J., Suhre, K., Sathyapalan, T., & Atkin, S. L. (2020). Effect of induced hypoglycemia on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type 2 diabetes and control subjects. Scientific reports, 10(1), 475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265, encodeId=0fc722e32655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7c7263550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低血糖#</a> <a href='/topic/show?id=ebfc128543c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大血管损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355, encryptionId=47c7263550d, topicName=低血糖), TopicDto(id=128543, encryptionId=ebfc128543c6, topicName=糖尿病大血管损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14 10:33:33 CST 2025, time=2025-07-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Prim Care Diabetes:从快速血糖监测切换到实时警报的快速血糖监测对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影响

切换到带警报的瞬时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TIR和CV。

出生2天就频繁昏睡,邻居都夸孩子很乖,没想到竟是“甜蜜杀手”在作祟!

小婉出生后出现嗜睡等低血糖症状,确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介绍 CHI 是儿童顽固性低血糖主因、发病率、危害、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为相关疾病认知提供参考。

NEJM:周剂量胰岛素 Efsitora 降糖不劣于传统每日胰岛素,低血糖风险降低 43%

固定剂量周给药的Efsitora显著减少了胰岛素剂量调整频次,改善治疗便利性,有望降低患者和医生的治疗阻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J AM GERIATR SOC:初级保健干预可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过度治疗导致的低血糖风险(HypoPrevent研究)

在有低血糖风险的老年患者群体中,CDS 工具和 SDM评估的使用降低了风险人群,减少了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的使用。通过使用患者报告结果工具,证明了非严重低血糖事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显著减少。

BMC Endocr Disord :2型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恐惧与疾病的认知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继续教育和适当的护理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并有效改善他们对低血糖的恐惧。

急性和慢性血糖的相互作用对重症患者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变异性与死亡率关系的影响

确定以重症患者入院前血红蛋白A1c水平所反映的高血糖以及血糖指标与死亡率间的关系。

围麻醉期突发低血糖的危害及表现

低血糖是血液葡萄糖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介绍其诊断标准、发病率、分类、危害、发病机制,重点描述其发作性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还提及特殊人群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病例分享:低血糖危害大!预防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这8个方面

本文将由病例入手,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分级及其处置方法、临床表现(典型和不典型)、危害、诱因及影响因素、护理、预防7个方面,系统讲解老年患者低血糖的防治。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持续血糖监测与血糖监测对儿童、青少年和年轻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的影响

本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与使用血糖监测的年轻人相比,使用持续血糖监测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更低,更重要的是,低血糖昏迷和严重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更低。

这种水果正大量上市!3周内47名儿童死亡,只因过量食用!

荔枝美味但需谨慎食用,“荔枝病” 由其含次甘氨酸 A 等物质引发急性低血糖,儿童风险更高。避免空腹食用、控制量,糖尿病患者禁食,出现症状及时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