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启新:于金明院士剖析放疗免疫的“梦幻联动”改写肿瘤治疗版图

13小时前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上海

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A/BOC)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深度解读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探寻肿瘤治疗的创新之路。

编者按: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历经漫长发展,从晚期到局限期再到早期肿瘤治疗,探索不断,成果与挑战并存。而当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疗法等深度融合,相互渗透的新局面已然开启。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A/BOC)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深度解读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探寻肿瘤治疗的创新之路。

医悦汇:近年来,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方面有哪些模式或者顺序方面的探索?

于金明院士:事实上,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已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发展脉络可见,二者联合治疗模式的发展从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探索起步,例如PEMBRO-RT研究,到PACIFIC研究则将目光投向局限期肿瘤,而后在早期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治疗联合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也取得了阳性结果。但该领域的情况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仍存在诸多挑战。例如,针对不同疾病分期、采用不同免疫治疗药物、调整放疗乃至化疗与免疫治疗的顺序,均可能导致不同的治疗结果。

诸多成功案例表明,放疗先行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放疗可快速杀伤肿瘤,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释放大量抗原,促使PD-L1表达上调,同时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在此基础上,后续给予作用较慢的免疫治疗,往往能取得显著疗效。例如,PEMBRO-RT研究便是一个成功范例。

然而,若治疗顺序相反,即先进行免疫治疗,其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募集更多CD8+ T淋巴细胞。若此时迅速开展放疗,不仅会杀死癌细胞,也会对募集的免疫细胞造成杀伤。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了阴性结果,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SBRT联合PD-L1单抗的治疗方案,结果为阴性。

此外,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一大优势是远隔效应,这一效应已得到广泛认可。具体而言,设立两个不同的靶病灶A和B,对病灶A进行照射并联合免疫治疗,未接受照射的病灶B也能取得良好疗效,即实现“隔山打牛”的效果。这是因为两个病灶表达相同的抗原。这一发现虽属偶然,但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寡转移的Ⅳ期患者,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虽不乏成功案例,但发展历程漫长且充满挑战。因此,亟需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领域的专家携手,从分子机制和肿瘤微环境等层面深入探索,以获取更有力的证据。尽管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二者联合应用的前景无疑十分光明。

医悦汇:您认为未来的哪些瘤种或者治疗场景中,放疗联合免疫运用会最为广泛?

于金明院士:在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中,就不同癌种的治疗情况而言,肺癌领域开展的相关治疗与研究相对较多。此外,恶性黑色素瘤以及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与研究也颇为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免疫治疗领域呈现出极为有趣的发展态势。ASCO年会设立了 “免疫或将成为根治手段,放疗、化疗及其他手术或将成为辅助手段”的讨论主题。当然,这一观点属于颇具挑战性的论断,是由美国专家在大会上提出的研究议题方向。

不可否认,免疫治疗问世以来,在部分患者群体中展现出了显著疗效。但其有效范围仅局限于特定人群。就现阶段而言,免疫治疗的价值与地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而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和手术等,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下,在肿瘤治疗领域中,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疗法等诸多手段已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放疗为例,今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该研究表明,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经多点穿刺活检确认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无需再进行手术,实现了“去手术”的治疗转变。与此同时,今年发表的其他研究也带来了新的启示:针对部分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状态由阳性转为阴性的患者,以往这类患者可能会接受放疗,但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此类患者无法从放疗中获益,因此完全可以不再进行放疗。这些近期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当下的肿瘤治疗理念已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大不相同。

如今,我们亟需树立创新思维,依托创新实践探索,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不仅是推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更是创新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所在。

医悦汇:对于如何构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您有哪些经验和建议?

于金明院士事实上,青年人才乃是国家医院科室发展的生力军,是支撑科室建设与发展的中流砥柱。1957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期间,在看望在苏留学生时,发表了一段广为流传的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深刻阐明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之际,于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彼时,山东省遴选三位人才代表在观礼台观礼,我有幸作为归国人才代表位列其中。总书记曾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此语进一步凸显了青年人才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由此,青年人才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若要实现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近年来,我院发展态势迅猛,取得了颇为显著的进步。坦率地讲,这与我院高度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我始终认为,对于年轻人才而言,信任便是最大的激励,提拔使用则是最好的培养方式。当然,这些年轻人才本身素质过硬,教育背景优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如今,我院一大批“80后”“90后”已逐步走上院领导岗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完全能够胜任相关工作,并且此前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举措,如今也已得到充分验证,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706, encodeId=cf8a22e3706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6435e4216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放疗#</a> <a href='/topic/show?id=daf529065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065, encryptionId=daf52906537, topicName=免疫治疗), TopicDto(id=57421, encryptionId=f6435e4216a, topicName=放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l 17 11:51:32 CST 2025, time=17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7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颠覆性发现:放疗是把双刃剑,或促进远端肿瘤生长

放疗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泌双调蛋白(AREG),激活免疫细胞 EGFR,抑制吞噬功能,促进远处转移。阻断 AREG 或联合 CD47 抗体可增强放疗效果,为优化放疗策略提供新方向。

读书报告 | 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减小体积放疗与常规体积放疗的开放标签非劣效性多中心随机3期试验

有必要研究基于IC后肿瘤体积的减体积放疗的安全性和对QoL的影响。

读书报告 | 放射配体治疗-精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

近年来,放射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 RLT)作为一种新兴的精准治疗手段,凭借其“靶向配体+放射性同位素”的独特机制,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任刚教授:放疗的“双刃剑”效应,疗效与副作用的博弈

【医悦汇】科普ONCO栏目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任刚教授,揭示放射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之道。

任刚教授:放疗,从高敏感肿瘤到替代手术的突破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任刚教授做客科普ONCO栏目,深入剖析放射治疗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应用策略。

曾昭冲教授:早期肝癌放疗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昭冲教授报告了早期肝癌放疗进展,肝癌在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Eur Urol: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聚焦了挽救性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

S-RARP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接受S-RARP患者的功能结局劣于初始手术后的结局,且需要高超的手术技巧。因此应仔细告知患者,其功能结局不如初始手术后的结局。

Nature:放疗“双刃剑”新发现:警惕!它可能在助推远处转移

研究发现放疗诱导肿瘤分泌 AREG,通过重编程单核吞噬细胞为免疫抑制表型、上调 CD47 抑制吞噬,促进转移。阻断 AREG 可增强放疗效果,减少转移风险。

任刚教授深度解读:放疗如何精准“出击”,协同攻克肿瘤

本期【医悦汇】科普ONCO栏目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任刚教授,深入探讨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与未来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