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Dermatol:0.3%罗氟司特泡沫剂治疗头皮和身体银屑病的ARRECTOR期随机临床试验

2025-05-11 从医路漫漫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0.3% 罗氟司特泡沫剂可有效改善 12 岁及以上患者头皮和身体银屑病症状(包括瘙痒),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斑块状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受累,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头皮是斑块状银屑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约半数银屑病患者报告头皮受累。头皮银屑病的局部治疗颇具挑战性,同时患有身体和头皮银屑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满足不同的用药需求。由于头皮存在毛发,进一步增加了治疗复杂性,影响局部药物(尤其是乳膏或软膏制剂)的涂抹。这些制剂往往在美观上难以被接受,或者与头发护理习惯不兼容,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较新的局部剂型(如泡沫剂)更适配头发护理,可同时用于有毛发和无毛发的皮肤部位,这种多功能性有望通过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大多数银屑病患者存在明显瘙痒症状,其中头皮瘙痒尤为突出且令人困扰。患者常使用刺痛、挤压、发痒、爬行、灼烧感甚至疼痛感等词汇来描述银屑病相关瘙痒。在一项针对北美和欧洲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调查中,瘙痒被列为最令人烦恼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瘙痒严重程度并不总是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轻度银屑病患者也常报告强烈的瘙痒感。与无持续性瘙痒的患者相比,有持续性瘙痒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工作能力受损更严重,生活质量更低。此外,伴有中重度瘙痒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比轻度瘙痒患者睡眠障碍更为显著。
罗氟司特是一种选择性强效磷酸二酯酶 4(PDE4)抑制剂,与另外两种获批用于皮肤科疾病的 PDE4 抑制剂(阿普斯特和克立硼罗)相比,它对 PDE4 的亲和力更强。在体外实验中,罗氟司特的效力约为阿普斯特和克立硼罗的 25 至 300 倍以上,且其与 PDE4 结合方式更接近生理状态下环磷酸腺苷的结合模式。罗氟司特通过抑制 PDE4 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其中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包括银屑病在内的炎症性皮肤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这种调节作用可减少 1 型(干扰素 -γ、肿瘤坏死因子 -α)、2 型(IL-4)和 17 型(IL-17、IL-23)等关键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如 IL-10)的分泌。此外,罗氟司特还能抑制感觉神经元的激活,从而减轻瘙痒感,同时使角质形成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恢复正常,有助于缓解表皮屏障功能障碍。临床数据显示,罗氟司特作为每日一次的乳膏或泡沫剂,在多种皮肤病(包括慢性斑块状银屑病(0.3% 乳膏)、特应性皮炎(0.15% 和 0.05% 乳膏)和脂溢性皮炎(0.3% 泡沫剂))的长期管理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0.3% 罗氟司特泡沫剂改编自 0.3% 罗氟司特乳膏的高含水量配方(约 48% 水分),并添加了推进剂。该泡沫剂与其他局部泡沫制剂不同,其赋形剂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这些成分常用于化妆品,但在处方外用产品中较为新颖,可确保适用于多种皮肤和发质类型。此外,0.3% 罗氟司特泡沫剂不含乙醇、异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甲醛释放剂或香料,可避免刺激皮肤、损伤头发或引发接触性过敏。在一项针对头皮和身体银屑病的 2b 期临床试验中,0.3% 罗氟司特泡沫剂耐受性良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银屑病症状(包括瘙痒)。本项 3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0.3% 罗氟司特泡沫剂与赋形剂对照,每日一次、连续使用 8 周,在青少年及成年头皮和身体银屑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为 3 期双盲、赋形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于 2021 年 8 月 24 日至 2022 年 6 月 3 日期间,在加拿大和美国的 49 个研究中心开展。纳入标准为年龄 12 岁及以上、斑块状银屑病累及头皮和身体面积不超过 25%(其中头皮至少 10%,非头皮区域不超过 20%)、头皮研究者整体评估(S-IGA)评分至少为 3 分(中度)、身体研究者整体评估(B-IGA)评分至少为 2 分(轻度)。数据分析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9 日至 12 月 30 日。干预措施为每日一次使用 0.3% 罗氟司特泡沫剂或赋形剂,持续 8 周。
结果:共同主要终点为第 8 周时 S-IGA 和 B-IGA 治疗成功(皮损清除 [0 分] 或几乎清除 [1 分] 且评分改善 2 级)。次要终点包括第 2 周和第 4 周时 S-IGA 治疗成功、头皮瘙痒数字评分量表(SI-NRS)变化,以及 SI-NRS 和最严重瘙痒数字评分量表(WI-NRS)治疗成功(基线评分≥4 分的患者评分改善 4 分)。同时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果:共 432 名患者(平均 [标准差] 年龄 47.3 [14.8] 岁;女性 243 名 [56.3%])随机分组,其中罗氟司特泡沫剂组 281 人,赋形剂组 151 人。第 8 周时,罗氟司特组 66.4% 的患者达到 S-IGA 治疗成功,而赋形剂组仅为 27.8%(P < 0.001);罗氟司特组 45.5% 的患者达到 B-IGA 治疗成功,显著高于赋形剂组的 20.1%(P < 0.001)。罗氟司特组在第 2 周的 S-IGA 治疗成功率,以及第 2、4、8 周的 SI-NRS 和 WI-NRS 治疗成功率均显著高于赋形剂组。从首次评估(首次用药后 24 小时)开始,罗氟司特组在 SI-NRS 评分改善方面即优于赋形剂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耐受性良好。
图1 研究参与者的筛选流程图
表1 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疾病特征
图2 S-IGA成功和B-IGA成功的患者比例,按周
图3 从基线到第8周,2名头皮银屑病患者对0.3%罗氟司特泡沫的反应
表2 罗氟司特泡沫组与赋形剂组相比,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为0.03%
结论:本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0.3% 罗氟司特泡沫剂可有效改善 12 岁及以上患者头皮和身体银屑病症状(包括瘙痒),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这些结果证实了 0.3% 罗氟司特泡沫剂作为单一疗法,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潜力。
 
原始出处:
Melinda J, Gooderham;  Javier, Alonso-Llamazares; et al.Roflumilast Foam, 0.3%, for Psoriasis of the Scalp and Body: The ARRECTOR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Dermatol.2025 May 7;0(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491, encodeId=e5522264491b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4d196630b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银屑病#</a> <a href='/topic/show?id=b677126e82f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罗氟司特泡沫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782, encryptionId=b677126e82fc, topicName=罗氟司特泡沫剂), TopicDto(id=96630, encryptionId=d4d196630b4, topicName=银屑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y 11 11:11:20 CST 2025, time=2025-05-1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CS Nano:四川大学周洲团队研究表明阻断巨噬细胞-血小板反馈回路靶向治疗银屑病

该研究表明银屑病中活化的血小板和胞吐作用受损的巨噬细胞之间存在反馈回路。

一网打尽!银屑病前言研究、专家解读全解码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超有料的学习资料合集!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银屑病,可是困扰着全球众多患者的难题,有着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等特点,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21 世纪十大顽疾之一。

银屑病药物研发管线与市场全景

银屑病是常见慢性自身免疫皮肤病,传统及生物制剂等疗法多样。新兴疗法如 Deurefacitinib 等在研发或已获批。

每日一次,2/3患者成功改善皮肤症状!JAMA子刊:新药有望为银屑病治疗提供新选择

该研究表明,在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患者中,每日一次的0.3%罗氟司特泡沫剂,作为单药治疗时,可改善头皮和身体银屑病患者的多个疗效指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Pharmaceutics:基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橙皮苷局部制剂,银屑病靶向治疗的创新突破

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紊乱、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与分化等复杂病理过程。

Pharmaceuticals:通过载转铁蛋白体的微针阵列贴片增强甲氨蝶呤的局部递送作用

银屑病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病理机制复杂的皮肤疾病,其记载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直至 19 世纪,银屑病才被医学界认定为独立于麻风病等其他皮肤病的病种。

颠覆性发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成功解析泽漆汤治疗银屑病免疫机制

研究论文揭示了ZQT缓解银屑病的相关作用机制。

BMC Med Res Methodol:方法学选择和纳入标准对银屑病网络荟萃分析结果的影响

网络荟萃分析(NMA)是一种统计方法,它能够通过整合多个随机试验网络中的直接和间接证据,来评估多种干预措施的相对效果。

Dermatol Ther:比美吉珠单抗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3 期研究

在特定亚组患者中,200mg 比美吉珠单抗的疗效显著优于 100mg,且两者在研究期间安全性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