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81%患者缓解!3天速产、增强型CAR-T破解复发难题

2025-05-13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验证了IL-18增强型CAR-T在既往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潜力,其短生产周期和低剂量有效性为复发淋巴瘤提供了新策略,尤其为CAR-T耐药患者开辟了可行路径。

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表明,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领衔研发的新型增强型自体CAR-T细胞疗法huCART19-IL18,针对既往抗CD19 CAR-T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实现仅需3天制备周期,并在低剂量下展现出81%的高缓解率与可控安全性。

图片

截图来源:NEJM

尽管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已革新B细胞肿瘤治疗,但多数患者仍面临复发难题。研究团队通过工程化改造,使CAR-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8(IL-18),增强其抗肿瘤活性。此外,研究团队采用3天工艺制备huCART19-IL18,旨在保留干细胞样特性并减少T细胞耗竭。

这项I期临床试验纳入21例既往CAR-T治疗失败的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新型CAR-T治疗剂量范围为3×106至3×108细胞,主要评估安全性、可行性和初步疗效。

结果显示,62%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47%为1~2级;14%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均为1~2级。未观察到意外不良事件。

所有剂量水平下均检测到稳健的CAR-T细胞扩增。治疗后3个月,81%患者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90%CI 62%~93%),完全缓解率52%(90%CI 33%~71%)。中位随访17.5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6个月(90%CI 5.5个月~未达到)。

该研究验证了IL-18增强型CAR-T在既往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潜力,其短生产周期和低剂量有效性为复发淋巴瘤提供了新策略,尤其为CAR-T耐药患者开辟了可行路径。

参考资料

[1] Svoboda, J., Landsburg, D. J., Gerson, J., et al. (2025). Enhanced CAR T-Cell Therapy for Lymphoma after Previous Failur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92(18), 1824-1835.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40877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797, encodeId=a8252264e970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41d40627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AR-T#</a> <a href='/topic/show?id=80b2126833b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62, encryptionId=141d40627a, topicName=CAR-T), TopicDto(id=126833, encryptionId=80b2126833b0, topicName=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13 10:12:18 CST 2025, time=202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r/r LBCL,CD19 CAR-T对后续CD22 CAR-T制备和结局的影响

学者开展1b期试验(NCT04088890),在37例CD19 CAR-T难治性LBCL患者中评估了CD22 CAR-T治疗的疗效。

林全德/姜中兴教授等总结CAR-T治疗MM的耐药机制,来自2024 ASH年会更新

河南省肿瘤医院林全德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中兴教授等回顾了2024年ASH年会上的最新研究,总结了CAR-T细胞疗法耐药的多种机制。

【Blood Adv】BCMA CAR-T治疗MM的桥接治疗强度影响造血恢复

为了阐明不同强度的细胞毒性桥接治疗对CAR-T治疗后造血恢复以及血细胞减少症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学者开展了一项纳入158例接受BCMA CAR-T细胞输注的RRMM患者的多中心国际回顾性研究。

【Cancer Lett】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中国多中心研究

《Cancer Letters》发表了一项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Blood Adv】CAR-T可克服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不良预后

法国学者开展了一项DESCAR-T LYSA研究,旨在评估CAR-T细胞治疗≥3线HGBL(包括双打击和三打击淋巴瘤)和非HGB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EHO】liso-cel和莫妥珠单抗治疗3L+ R/R FL的匹配调整间接对比

鉴于缺乏前瞻性随机研究进行对比,学者进行了一项非锚定匹配调整间接对比(MAIC),以评估liso-cel和莫妥珠单抗用于R/R FL患者3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非病毒性CAR-T如何重塑细胞治疗行业格局

过继转移 CAR - T 细胞革新免疫治疗,病毒载体有局限。非病毒 CAR - T 平台如转座子、mRNA 等具优势,结合新技术有望使细胞治疗进入 “工业化时代” 。

Nat Med:超3000患者随访数据表明CAR-T治疗后患T细胞恶性肿瘤风险极低

研究人员确认仅一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T细胞恶性肿瘤,发生率为0.03%。这表明CAR-T细胞疗法后T细胞恶性肿瘤的风险极低。

除了ICANS,CAR-T哪些神经毒性值得关注?柳叶刀子刊发表EBMT建议

EBMT 就 CAR-T 治疗后非 ICANS 神经并发症发布建议,阐述运动和神经认知毒性等多种情况的机制、诊疗方法,指出当前建议局限,呼吁深入研究。

Cell:新型CAR-T细胞分子设计方式可加强对实体瘤的杀伤特异性

CAR-T 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因 “靶向错杀” 受限。新研究构建 AEBS 系统,通过 TCR 与 CAR 共表达形成 “模糊逻辑” 识别,可精准杀瘤并保护健康组织,为实体瘤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