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 Open:我国学者揭示皮下托珠单抗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显著优于甲氨蝶呤单药,疗效提升且安全性良好

8小时前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皮下托珠单抗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单药,24周ACR20应答率提升超25个百分点,且安全性可控,未发现新风险信号。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炎症和破坏为特征,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如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是治疗基石,但部分患者应答不足。托珠单抗(tocilizumab)作为IL-6受体拮抗剂,静脉剂型已证实有效,但皮下剂型在单药治疗中的证据有限。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RA患者中,皮下托珠单抗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对比甲氨蝶呤单药的疗效与安全性,填补单药治疗大规模研究的空白,并为临床提供更便捷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为多中心、双盲、三期随机临床试验,于2017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19个中心开展,共纳入340例对csDMARDs应答不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平均年龄47.5岁,86.5%为女性)。患者按2:2:1随机分为三组: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162mg皮下注射每两周+口服甲氨蝶呤10-25mg每周)、托珠单抗单药(162mg皮下注射+甲氨蝶呤安慰剂)、甲氨蝶呤单药(口服甲氨蝶呤+托珠单抗安慰剂)。研究分为24周双盲治疗期、24周延长期及8周安全性随访。主要终点为24周时达到ACR20应答率,次要终点包括ACR50/70、DAS28缓解等。统计分析采用意向治疗(ITT)人群,通过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α=0.05。

研究结果​​

疗效结果:

· 24周时,托珠单抗联合组与单药组的ACR20应答率显著高于甲氨蝶呤单药组(52.9% vs. 50.0% vs. 25.0%,均P<0.001),ACR50应答率分别为23.5%和21.3%,显著优于单药组的7.4%(P=0.005和0.01)。ACR70及DAS28缓解率在托珠单抗组中数值更高,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 48周延长期,继续接受托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维持或提升疗效:联合组ACR20应答率保持稳定(52.9%→53.7%),而原甲氨蝶呤组转为开放标签联合治疗后,ACR20从25.0%升至48.5%。

安全性结果:

· 不良事件(AE):托珠单抗联合组、单药组和甲氨蝶呤组中≥1次AE发生率分别为80.9%、72.1%和72.1%,以轻度上呼吸道感染为主(22.8%、19.9%、23.5%)。严重AE发生率分别为6.6%、4.4%和1.5%,无死亡或胃肠道穿孔事件。

· 长期安全性:全研究周期(56周)中,托珠单抗组严重AE发生率为8.8%,中性粒细胞减少(2.2%-3.7%)为主要3级及以上AE。

亚组分析:体重分层(<60kg与≥60kg)显示疗效一致性,托珠单抗单药在不同基线特征中均表现稳定。

皮下托珠单抗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的患者应答比例分析​

本研究首次在中国RA患者中证实,皮下托珠单抗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单药,24周ACR20应答率提升超25个百分点,且安全性可控,未发现新风险信号。长期治疗可维持或进一步改善疾病活动度。局限性包括仅纳入中国人群、缺乏影像学评估及COVID-19疫情影响招募。未来需在更广泛人群中验证单药疗效,并探索优化甲氨蝶呤剂量对缓解率的影响。结果支持皮下托珠单抗作为csDMARDs应答不足患者的有效替代方案,尤其为甲氨蝶呤不耐受者提供单药选择。

原始出处:

Liu T, Wang L, Zhang X, Chen L, Liu Y, Jiang Z, Shuai Z, Zhang M, Wei W, Liu H, Xu J, Zhang Z, Wang G, Wang X, Hu J, Li H, Zhang Z, Wang H, Lu F, Du Y, Xue Z, Zhao Y, Li Z. Tocilizumab Monotherapy or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5 May 1;8(5):e2511095.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11095. PMID: 40388166; PMCID: PMC1209002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359, encodeId=32152266359b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74769813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甲氨蝶呤#</a> <a href='/topic/show?id=8c3e12e2108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托珠单抗单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210, encryptionId=8c3e12e2108f, topicName=托珠单抗单药), TopicDto(id=69813, encryptionId=674769813be, topicName=甲氨蝶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23 10:19:02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JH】人源化抗CD25单抗替代甲氨蝶呤预防单倍型异基因移植急性GVHD

抗 CD25 单抗可预防 aGVHD,华中科大团队研究发现,双剂量抗 CD25 单抗(不含 MTX)能降低 aGVHD 发生率,提升植入速度,或改善 haplo-HSCT 预后。

破局中国RA患者甲氨蝶呤医保报销难题,满足临床需求推动规范化治疗——甲氨蝶呤注射液(预充式)RA新包装药品开启中国大规模供应!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甲氨蝶呤(MTX)作为RA治疗的基石药物,其临床应用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口服制剂到如今的皮下注射剂型,甲氨蝶呤不

ACR Open Rheumatol:Pegloticase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往单药治疗失败的痛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对于曾经单药Pegloticase治疗失败的痛风患者,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较差,且IR发生率较高。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MTX联合宫腔镜治疗CSP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指导,为CSP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应用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得不知道的事!

甲氨蝶呤是类风湿关节炎一线用药,确诊无禁忌应尽早用。介绍其用法用量、副作用、起效时间及注意事项,强调遵医嘱用药与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Pharmaceuticals:通过载转铁蛋白体的微针阵列贴片增强甲氨蝶呤的局部递送作用

银屑病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病理机制复杂的皮肤疾病,其记载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直至 19 世纪,银屑病才被医学界认定为独立于麻风病等其他皮肤病的病种。

CGH:突破IBD治疗瓶颈,新型三联疗法显著提升克罗恩病缓解率

三联疗法在CD治疗中的潜在优势。通过将维多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和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内镜和临床缓解率。

J Ethnopharmacol:芒果苷减轻甲氨蝶呤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Nrf2/NF-κB/NLRP3信号轴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揭示芒果苷(MNG)对甲氨蝶呤(MTX)诱导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大剂量甲氨蝶呤、伊布替尼和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原发CNS淋巴瘤的中国多中心研究疗效良好

国内多中心学者开展前瞻性II期研究,探讨了大剂量甲氨蝶呤、伊布替尼和替莫唑胺联合治疗方案(MIT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了循环肿瘤DNA(ctDNA)在治疗中的潜在预测价值。

【大咖“彤”行】吴华香教授:RA治疗新进展-MTX预充针带来哪些获益?

作为风湿治疗领域的基石药物,甲氨蝶呤(MTX)历经五十多年的临床验证与创新突破,从传统口服制剂到预充剂型的引入,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卓越的治疗选择。值此之际,特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