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北京市成年人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关联的前瞻性研究
12小时前 美年健康研究院 美年健康研究院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市居民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
2025年4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美年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共同在中文期刊"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市成年人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关联的前瞻性研究"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市居民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
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成年人中肥胖人数超过1.3亿,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膳食多样性指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全,品样多,应由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坚果、烹调油和盐五大类食物组成,是平衡膳食的基础。有研究支持膳食多样性对健康的益处。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关联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膳食多样性水平与肥胖发病率呈正相关。本研究旨在利用北京某健康体检数据库中有多次体检记录的研究对象构建前瞻性队列,探索膳食多样性与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发病风险的关联性。
研究基于2004—2020年北京美兆健康体检数据库,将具有多次体检记录的人群纳入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收集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发病事件。计算贝里指数(berry index,BI) 和熵指数 (etropy index,EI) 评价14种常见食物组的膳食多样性,以 BI、EI 低于上三分位数者作为对照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的关联。
研究终共纳入12,702人,随访(7.12±1.74)年,新发一般性肥胖772人 (6.08%),中心性肥胖 3,134 人 (24.67%)。
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高 BI组相较对照组一般性肥胖发病风险增加(HR=1.24,95%CI:1.07~1.44),中心性肥胖发病风险增加(HR=1.12,95%CI:1.04~1.21);高 EI组相较对照组一般性肥胖发病风险增加 (HR=1.19,95%CI:1.02~1.38),中心性肥胖发病风险增加 (HR=1.11,95%CI:1.03~1. 19)。
亚组分析:与对照组比较,高 BI 组、高 EI 组在年龄 0~<40 岁组和 40~<60 岁组、男性与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关联更强(P<0. 05);与对照组比较,高 BI组、高 EI组在休闲性体力活动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与一般性肥胖的关联更强,休闲性体力活动低水平组与中心性肥胖的关联更强 (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 BI、EI 组在每日能量摄入中等组和高等组与一般性肥胖的关联更强 (P<0.05),每日能量摄入分组对 BI、EI 分组存在效应修饰作用 (交互效应 P=0.034、0.047);与对照组比较,高 BI、EI 组在每日能量摄入中等组和高等组与中心性肥胖为正向关联,而在每日能量摄入低等组为负向关联,每日能量摄入分组对 BI、EI 分组存在效应修饰作用 (交互效应 P=0. 002、0.008)。
表:不同年龄、性别、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每日能量摄入与一般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关联的亚组分析
高膳食多样性会增加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病风险,可能与其导致的每日能量摄入增加有关。因此,在提倡食物多样化的同时,应限制个体每日能量摄入量,避免食物多样化所诱导的食物过量摄入,以有效控制体质量、维持健康体型。
Citation:
杨晨,张欣怡,马铮, et al.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DOI:10.16506/j.1009-6639.2025.04.006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7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