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术前乳腺MRI减少单侧侵袭性小叶癌再手术风险的能力及价值

2025-04-03 shaosai MedSci原创

由于 ILC 常表现为多灶性和多中心性疾病,MRI 在术前检测同侧和对侧额外病灶方面也非常有用。基于这些原因,与其他乳腺癌组织学亚型相比,MRI 对 ILC 患者的手术规划影响更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是继浸润性导管癌(IDC)之后第二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其独特的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带来了特定的诊断和治疗挑战。

传统影像学(如乳腺钼靶和超声)难以精确检测 ILC 的弥漫浸润性生长模式,因此欧洲和北美指南均认可 MRI 是 ILC 诊断途径中的关键工具。MRI 在确定 ILC 范围方面比传统影像学更准确,尽管会因不同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或低估。此外,由于 ILC 常表现为多灶性和多中心性疾病,MRI 在术前检测同侧和对侧额外病灶方面也非常有用。基于这些原因,与其他乳腺癌组织学亚型相比,MRI 对 ILC 患者的手术规划影响更大。考虑到 ILC 手术管理的复杂性,目前正通过结合保乳手术与辅助放疗以及肿瘤整形手术等进展来解决以往较高的乳房切除术和再次手术率的问题。

很少有研究探讨术前 MRI 对 ILC 手术的后续影响。现有数据,包括 Houssami 等人在 2017 年和 Eisen 等人在 2024 年发表的荟萃分析结果,总体上表明术前 MRI 可减少再次手术,且不会显著增加乳房切除术率,但仍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报道。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现有研究采用非对照且常为回顾性的设计,这是一个关键弱点,因为 ILC 的许多固有特征会导致 MRI 检查的转诊偏倚,从而在手术分析中成为强大的混杂因素。目前,关于术前 MRI 的随机对照试验没有针对 ILC 进行特定的亚组分析,仅有两项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技术的研究采取了适当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混杂因素,但其中一项研究仅关注 65 岁及以上的女性,存在局限性。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术前乳腺 MRI 对诊断为浸润性小叶乳腺癌(ILC)患者手术的影响。

从前瞻性多中心国际前瞻性分析(MIPA)观察性研究数据库中筛选年龄在 18 - 80 岁、经穿刺活检新诊断为单侧 ILC 且拟行初次手术的患者。将接受术前 MRI 检查的患者(MRI 组)与未接受术前 MRI 检查的患者(noMRI 组)按照九个混杂协变量进行 1:1 匹配。计算比值比(OR)后,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比较匹配组之间的手术结局。

研究共确定 547 例经穿刺活检诊断为单侧 ILC 的女性患者(noMRI 组 158 例,MRI 组 389 例)。患者匹配后,每组保留 103 例患者,共 206 例匹配患者。MRI 组一线乳房切除术率为 21.4%(22/103),noMRI 组为 18.4%(19/103),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727;OR 1.20,95% 置信区间:0.61 - 2.38)。MRI 组的再次手术率为 1.9%(2/103),显著低于 noMRI 组的 12.6%(13/103)(p = 0.007;避免再次手术的 OR 为 7.29,95% 置信区间:1.60 - 33.21)。MRI 组总体乳房切除术率(一线加二线)为 23.3%(24/103),noMRI 组为 21.4%(22/103),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867,OR 1.12,95% 置信区间:0.58 - 2.16)。


表 不匹配组和匹配组的手术治疗和结果比较

本项研究表明,经穿刺活检诊断为 ILC 后接受术前 MRI 检查的女性与未接受 MRI 检查的女性相比,再次手术率显著降低了六倍,而总体乳房切除术率相似。

原文出处:

Andrea Cozzi,Giovanni Di Leo,Nehmat Houssami,et al.Preoperative breast MRI reduces reoperations for unilateral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a patient-matched analysis from the MIPA study.DOI:10.1007/s00330-024-11338-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780, encodeId=61972258e805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c423e25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52a623691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腺MRI#</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691, encryptionId=52a623691bf, topicName=乳腺MRI), TopicDto(id=23725, encryptionId=73c423e2572, topicName=乳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02 10:17:58 CST 2025, time=2025-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ancer Res:暨南大学邹畅/王继刚合作研究发现SNHG17通过激活线粒体DNA转录重编程乳腺癌的能量代谢

该研究观察到长非编码RNA小核RNA宿主基因17(SNHG17)的表达水平升高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之间存在显著关联。SNHG17通过增强线粒体ATP的产生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衡道丨干货】2025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 ——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指南详细介绍了标本类型及固定,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等内容。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新王牌”?SHR-A1811单药pCR率高达63%,挑战传统四药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SHR-A1811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单药治疗或联合吡咯替尼的pCR率分别为63.2%和62.5%,其pCR率与传统四药方案相当,且安全可耐受。

JNCI:内分泌治疗与绝经后乳腺癌幸存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内分泌治疗,特别是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不会增加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且可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关死亡率,然而,肥胖可能影响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叶松青教授专访:乳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和全程管理经验分享|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

《梅斯医学》特邀请福建省立医院叶松青教授分享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和全程管理。

Ann. Oncol:帕博西尼在早期高风险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Penelope-B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在高风险HR+和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后使用帕博西尼作为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使用帕博西尼作为辅助治疗未能够改善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