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奥妥珠单抗无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进展期滤泡淋巴瘤的II期研究结果

昨天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德国淋巴瘤联盟开展了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的无化疗方案在未经治疗的进展期F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滤泡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占全球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约20%。尽管免疫化疗(如利妥昔单抗或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是晚期FL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化疗的毒性仍然是重大挑战。伊布替尼是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已在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显著活性,将伊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可能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无化疗选择。

德国淋巴瘤联盟开展了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的无化疗方案在未经治疗的进展期F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Haematologica》。

1.jpg

研究设计&结果

研究设计: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II期ALTERNATIVE研究,纳入年龄≥18岁、既往未经治疗的组织学证实的1、2或 3A 级 FL ,且为进展期疾病,旨在评估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的无化疗方案在未经治疗的晚期F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接受6个21天周期的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诱导治疗,随后接受12个额外的两个月周期的维持治疗。伊布替尼每日口服一次,剂量为560 mg;奥妥珠单抗在第一个周期的第1、8和15天以及后续周期的第1天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剂量为1000 mg。主要终点为一年无进展生存率(PFS),旨在检测与标准化疗相比,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组合的PFS能否较化疗的85%提高10%。次要终点:包括PFS(作为时间-事件变量)、总生存率(OS)、缓解持续时间(DoR)、完全缓解(CR)和总缓解率(ORR)等。

患者特征:共纳入98名患者,中位年龄59岁,60%为男性,90%为III或IV期,41%为FLIPI高危。

主要终点:中位随访时间为5.5年,95名患者可评估一年PFS,76名(80%)患者在注册后一年内无进展生存,未达到预期的1年 PFS 改善目标(p=0.93)。

2.jpg

次要终点:

诱导治疗后反应:5名(5%)患者达到CR,82名(85%)达到PR,5名(5%)疾病稳定(SD),5名(5%)疾病进展(PD)。87例缓解患者中,1年时86%的患者持续缓解,2年时73%持续缓解,3年时为66%;中位DOR未达到。

一年后:CR率上升至12%(11/95),PR为63名(66%),SD为3名(3%),PD为18名(19%)。

PFS、OS、DOR1年PFS为83%,2年为70%,3年为63%。1年OS为97%,2年为96%,3年为94%。相应的DOR分别为86%、73%和66%。POD24率为29%

MRD评估:基线时68名(70%)患者有可检测的MRD标志物。诱导治疗结束时,66名患者中19名(29%)MRD阳性,47名(71%)MRD阴性。1年时,49名患者中9名(18%)MRD阳性。MRD阳性与较短的PFS显著相关(HR=3.94,p=0.0002)。

安全性:所有97名开始治疗的患者至少发生一次不良事件(AE)。诱导治疗期间,46名(47%)患者发生3/4级AE,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高血压(4%)和血小板减少症(4%)。维持治疗期间,86名患者中有44名发生3/4级AE,1名患者因AE死亡。最常见的3/4级AE是肺部感染(9%)、疲劳(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

总结

疗效:尽管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的组合未能达到预设的一年PFS目标,但在部分患者中实现持久的反应和MRD阴性,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潜力。

安全性:该组合疗法的安全性与已知的伊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的安全性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

未来方向:鉴于该组合疗法未能显著优于标准免疫化疗,不支持立即将其作为未经治疗的滤泡性淋巴瘤的新标准治疗方案。然而,该组合疗法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可诱导MRD阴性和持久反应,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生物标志物选择的患者群体中的作用。此外,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III期RELEVANCE研究证实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初治FL的疗效相似,无化疗方案仍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Christian Schmidt, Gabriel Scheubeck, Vindi Jurinovic, Martin Sökler, Roswitha Forstpointner, Christian Buske, Andreas Viardot, Ulrich Keller, Ullrich Graeven, Reinhard Marks, Mathias Hänel, Rüdiger Liersch, Jan Dürig, Christiane Pott, Eva Hoster, Michael Unterhalt and Wolfgang Hiddemann. Chemotherapy-free combination of ibrutinib and obinutuzumab for untreated advanced follicular lymphoma: results of a phase II study from the German Lymphoma Alliance. Haematologica. 2025 June 12. doi: 10.3324/haematol.2024.28716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826, encodeId=74de22e18261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bd36658e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滤泡性淋巴瘤#</a> <a href='/topic/show?id=11fd2565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伊布替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659, encryptionId=11fd2565952, topicName=伊布替尼), TopicDto(id=66587, encryptionId=5bd36658e94, topicName=滤泡性淋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l 03 00:44:56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滤泡性淋巴瘤一线和二线治疗的缓解持续时间都是生存的强预测因素

意大利学者开展了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以评估FL患者首次复发后的结局及影响因素。

【AJH】总代谢肿瘤体积是滤泡性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该研究是首次在初治FL患者的大队列中应用SUV4阈值,也是评估FL患者队列中TMTV预后价值的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基于机器学习建立预测滤泡淋巴瘤POD24的模型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开展研究,开发了一个强大的预测模型FLIPI-C,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来识别有高风险POD24的FL患者,并将模型稳定性和可靠性与现有模型进行对比。

【柳叶刀血液学】替朗妥昔单抗治疗R/R FL的2期研究

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开展了一项单中心、单臂2期研究,首次评估了替朗妥昔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

中国多中心研究,为观察等待的FL患者建立启动治疗的临床-遗传学预测模型

通过整合临床特征与重要的基因突变,开发并内、外部验证了一个用于预测W&W患者TLT的临床-遗传模型,为接受W&W策略的患者提供疾病随访和未来治疗的指导。

【Blood】滤泡淋巴瘤治疗的未来方向

FL 治疗因新疗法取得进展,但早期进展等成难题。文章聚焦未来 FL 治疗,涵盖一线治疗改进、早期进展管理、复发 / 难治性新疗法、新型监测及 “治愈” 探索等关键领域。

【Blood】一文读懂滤泡性淋巴瘤转化

《Blood》近日发表综述,概述了目前对 tFL 的认识,从诊断到生物学进展和临床管理,还讨论了目前 tFL 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后续措施。

【EHO】liso-cel和莫妥珠单抗治疗3L+ R/R FL的匹配调整间接对比

鉴于缺乏前瞻性随机研究进行对比,学者进行了一项非锚定匹配调整间接对比(MAIC),以评估liso-cel和莫妥珠单抗用于R/R FL患者3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柳叶刀血液病学】进展期、无症状FL,利妥昔单抗对比观察等待的15年随访结果

一项针对无症状、低肿瘤负荷滤泡性淋巴瘤的研究显示,早期利妥昔单抗治疗(尤其维持治疗)显著延长患者开始新治疗时间,且不影响总生存和高级别转化,女性获益更明显,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Blood】滤泡淋巴瘤POD24的预测标志物:诱导结束时PET联合ctDNA

学者基于3期RELEVANCE研究,探索了PET联合ctDNA作为POD24预测标志物的价值,近日发表于《Bl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