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系列:磨玻璃结节真的不必着急!随访已经长达六年多发磨玻璃结节的,变化甚微,仍然可以安全随访
4小时前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发表于上海
53 岁女性肺磨玻璃结节随访 6 年,变化不显著,多为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风险低,建议继续随访。
前言:总有许多肺结节患者对于查出来肺小结节无比焦虑担忧,甚至连五毫米以下的结节也是寝食难安。但是临床上我们确实碰到越来越多的肺结节,他们都表现的非常惰性,长期随访进展也非常不显著,尤其是磨玻璃密度的小结节。近日,有位问诊的结友,有提供了长达六年的随访电子版影像资料,我们发现病灶几乎没有显著变化。
病史信息:
患者女性,53岁,检查发现肺部结节六年。
叶主任您好!发现肺结节已有6年,2024年7月曾在您这里问诊,2025年7月我又复查了。麻烦您帮我对比下,结节是否变化长大了?是否还能随访?资料己上传,2022年前一个文件夹,最近3年一个文件夹。
影像展示:








我的意见:
按照报告,比较明显的是这两处。右肺上叶的是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整体轮廓清楚,随访持续存在,对比2025年与2019年说不上显著进展,考虑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右肺中叶的也是磨玻璃密度结节,对比2025年的比2019年略有进展,密度也比右肺上叶厚度的稍微高一点,但仍然还是原位癌或者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总体风险仍然不高,个人倾向于继续常规9到12个月复查,如果病灶有进展,病要风险增加了再考虑干预处理事宜。意见供参考!
感悟:
这样直观的对比,大家是不是可以发现两个病灶都说不上显著进展。虽然中叶的密度感觉略微高一点,而且也比2019年的时候稍微显得明显,但是风险仍然说不上。谁知道是不是仍能够观察八年十年的呢?又有谁知道多年以后肺结节的干预处理措施会不会与现在有天差地别的不同?我经常举例说的,十几年前原位癌做肺叶切除是非常符合指南原则的,现在如果是考虑原位癌位置在外周的,你还能够予以做肺叶切除吗?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会变化,碰到的病例越多,思考越多、经验越足,临床多思考总结,尤其是大咖们如果有心,并展相关的临床研究,会将这种变化汇总到相关决策管理部门,从而推动出台专家共识以及肺癌诊疗指南的修改与变化。或许几年以后,对肺结节的认识和处理策略与现在会有很大不同。当然是更小的创伤、更保守的措施、更理性的对待。能熬的情况下,再熬一熬,我一直认为是值得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肺结节# #肺磨玻璃结节#
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