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治疗100例原发或继发CNS淋巴瘤的欧洲真实世界研究

2025-06-13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近日《HemaSphere》发表一项基于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和GoCART联盟的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补充了CAR-T治疗CNS淋巴瘤的数据。

CAR-T

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分为原发性CNS淋巴瘤(PCNSL)和继发性CNS淋巴瘤(SCNSL),后者指淋巴瘤在疾病过程中扩散至CNS。PCNSL和SCNSL的均预后较差,尤其是在复发或难治性(R/R)情况下。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CNSL患者通常被排除在CAR-T细胞试验之外,因为担心这些患者发生严重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ICANS)的风险增加。

事实上,多项回顾性研究已经证实CAR-T治疗CNS淋巴瘤安全有效。近日《HemaSphere》发表一项基于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和GoCART联盟的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补充了CAR-T治疗CNS淋巴瘤的数据。

1.jpg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共纳入100名患者,中位年龄62岁,58%的患者接受过≥3线治疗,40%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59名患者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治疗,38名接受tisagenlecleucel(tisa-cel)治疗。在接受CAR-T时,67名患者存在活动性CNS疾病

疗效:CAR-T后100天时,CR率为36%、PR率为24%,ORR为60%。24个月时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37%和28%。24个月时的复发率(RI)为59%,1年非复发死亡率(NRM)为7%。CAR-T时活动性CNS患者的24个月PFS和OS分别为25%和38%;而CAR-T时无CNS受累患者分别为34%和38%。既往接受过移植与改善PFS(35% vs 25%)和OS(47% vs 31%)相关。多因素分析中,LDH>ULN与PFS和RI不佳相关,无因素显著影响OS。

2.jpg

3.jpg

安全性:

CRS和ICANS的发生率分别为83%和42%,其中3级CRS发生率为11%,3-4级ICANS发生率为17%。2名患者因神经毒性死亡,其中1名在CAR-T治疗后第6天死亡,另1名在第133天死于白质脑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是RI和PFS的独立风险因素(HR分别为2.4和1.9,p值分别为0.003和0.016)。ECOG评分为2-3的患者发生ICANS的风险显著增加,也是多因素分析中惟一的显著因素(HR 2.68,p=0.002)。83%的患者出现任何级别的中性粒细胞减少,73%出现血小板减少。23%的患者出现3-4级感染,3名患者因感染死亡。

总结

CAR-T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PCNSL和SCNSL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包括CRS和ICANS发生率与无CNSL的患者相似,表明CAR-T细胞疗法在CNSL患者中是可行的。尽管CNSL患者通常被排除在CAR-T细胞试验之外,但该研究结果支持将CAR-T细胞疗法作为这些患者的治疗选择。

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PFS和OS有所改善,而LDH水平升高和ECOG评分较高是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应予以关注。

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回顾性分析或前瞻性随机试验,以直接比较CAR-T细胞疗法与自体干细胞移植在CNSL患者中的疗效。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治疗策略对于改善CAR-T失败后的患者管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Ossami Saidy, A., Peczynski, C., Thieblemont, C., Daskalakis, M., Wehrli, M., Beauvais, D., Finke, J., Schorb, E., Vandenberghe, P., Berning, P., Stelljes, M., Ayuk, F., Ram, R., Von Bonin, M., Dreger, P., Bethge, W., Kuhnl, A., Jost, L., Stölzel, F., von Tresckow, B., Renner, C., Fuhrmann, S., Galimard, J.-E., Michel, E., Bazarbachi, A., Balari, A.S., Schmitz, N. and Glass, B. (2025),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R T-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r secondary CNS lymphoma: A study on behalf of the EBMT and the GoCART coalition. HemaSphere, 9: e70146. https://doi.org/10.1002/hem3.7014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119, encodeId=7ee82269119e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41d40627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AR-T#</a> <a href='/topic/show?id=53a0116898c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NS淋巴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62, encryptionId=141d40627a, topicName=CAR-T), TopicDto(id=116898, encryptionId=53a0116898cf, topicName=CNS淋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2 23:19:21 CST 2025, time=2025-06-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2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林全德/姜中兴教授等总结CAR-T治疗MM的耐药机制,来自2024 ASH年会更新

河南省肿瘤医院林全德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中兴教授等回顾了2024年ASH年会上的最新研究,总结了CAR-T细胞疗法耐药的多种机制。

【JITC】BCMA CAR-T治疗RRMM的长期随访结果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近日发表文章,在长期随访中证实了BCMA CAR-T治疗RRMM。

【ASCO教育文集】CAR-T和双抗用于LBCL、FL和MCL的早线治疗

本文对LBCL、FL和MCL中的细胞治疗和 BsAbs 使用进行概述,包括在早期线中的使用,现整理CAR-T和双抗用于LBCL、FL和MCL的早线治疗的相关内容供参考。

【CBM】CAR-T治疗r/r CD5+ DLBCL的首次报道,证实优于标准治疗

近日发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使用CAR-T治疗r/r CD5+ DLBCL的结果,也是首次报道CAR-T治疗r/r CD5+ DLBCL,显示优于现有标准治疗方案。

【BJH】CR的DLBCL患者接受CAR-T仍显著扩增和有生存获益

名古屋大学医院开展研究,旨在评估按输注前疾病状态(CR和非CR)分层的R/R DLBCL患者的治疗结局和CAR-T细胞动力学。

【Cancer Lett】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中国多中心研究

《Cancer Letters》发表了一项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CAR-T治疗CML急淋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Blood Adv】BCMA CAR-T治疗MM的桥接治疗强度影响造血恢复

为了阐明不同强度的细胞毒性桥接治疗对CAR-T治疗后造血恢复以及血细胞减少症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学者开展了一项纳入158例接受BCMA CAR-T细胞输注的RRMM患者的多中心国际回顾性研究。

NEJM:81%患者缓解!3天速产、增强型CAR-T破解复发难题

该研究验证了IL-18增强型CAR-T在既往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潜力,其短生产周期和低剂量有效性为复发淋巴瘤提供了新策略,尤其为CAR-T耐药患者开辟了可行路径。

除了ICANS,CAR-T哪些神经毒性值得关注?柳叶刀子刊发表EBMT建议

EBMT 就 CAR-T 治疗后非 ICANS 神经并发症发布建议,阐述运动和神经认知毒性等多种情况的机制、诊疗方法,指出当前建议局限,呼吁深入研究。

Cell:新型CAR-T细胞分子设计方式可加强对实体瘤的杀伤特异性

CAR-T 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因 “靶向错杀” 受限。新研究构建 AEBS 系统,通过 TCR 与 CAR 共表达形成 “模糊逻辑” 识别,可精准杀瘤并保护健康组织,为实体瘤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