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人类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 (H5N1) 病例特征分析

2025-01-2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在迄今确认的病例中,甲型H5N1病毒主要引起轻度且短暂的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结膜炎,患者主要是暴露于感染动物的美国成年人。

自2003年11月以来,全球已有24个国家报告了超过900例人类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H5N1)病例,累计病死率约为50%。在美国,属于2.3.4.4b分支的甲型H5N1病毒于 2021 年开始卷土重来。自2024年3月首次怀疑美国奶牛向人类传播甲型H5N1病毒以来,接触奶牛和家禽的人群中发现了更多的甲型H5N1病例以及1名没有确定暴露源的病例。在本报告中,研究人员总结了 2024 年 3 月至 10 月发现的美国人类甲型 H5N1 病例特征。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标准化病例报告表分析了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5N1病毒感染者的数据,这些数据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甲型流感/H5 亚型试剂盒的实验室结果相关联。

结果显示,在46名患者中,20名与受感染的家禽有过接触,25名暴露于感染或疑似感染的奶牛,1名未明确暴露源,该患者因非呼吸道症状住院,并通过常规监测发现为甲型H5N1病毒感染。在45名有动物暴露史的病例中,中位年龄为34岁,所有患者的病情均为轻度甲型H5N1病毒感染,没有患者住院,也没有患者死亡。其中,有42名患者(93%)出现结膜炎,22名(49%)发热,16名(36%)出现呼吸道症状;15名(33%)仅有结膜炎。

图:45例暴露于受感染动物的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 (H5N1) 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根据可获得的数据,16名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天(范围1至8天)。大多数患者(87%)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奥司他韦在症状出现后中位时间为2天开始使用。在97名有动物暴露史的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现额外的病例。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工人中最常用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71%)、眼保护(60%)和面罩(47%)。

人类感染甲型 H5N1 流感病毒病例数以及在奶牛和家禽中检测到的甲型 H5N1 流感病毒数

总之,在迄今确认的病例中,甲型H5N1病毒主要引起轻度且短暂的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结膜炎,患者主要是暴露于感染动物的美国成年人。几乎所有患者都及时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并且没有发现人传人的证据。然而,职业暴露人群中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情况并不理想,这提示我们需要采取额外措施来降低暴露风险,确保更有效的防护。

原始出处

Shikha Garg, M.D., Katie Reinhart, Ph.D.et al.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 Infections in Humans. NEJM December 31, 2024.DOI: 10.1056/NEJMoa241461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385, encodeId=60942249385c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658839e7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5N1#</a> <a href='/topic/show?id=2985123639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甲型禽流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97, encryptionId=a658839e79, topicName=H5N1), TopicDto(id=123639, encryptionId=2985123639d9, topicName=甲型禽流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an 24 02:54:30 CST 2025, time=2025-01-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1-24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Cell:H5N1被发现仅需5次基因突变便能人际传播

该项研究刊登在《细胞》杂志中。荷兰鹿特丹市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病毒学家Ron Fouchier称,这并不代表H5N1病毒会更有可能成为人感染人的流行性疾病,但同时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Ron的团队曾在雪貂身上做测试,发现病毒株需经9次以上的基因突变才可进行空气传播。在此次新的研究中,荷兰团队获取人类病毒株,将其基因进行重组修改,并将修改后的病毒喷射入雪貂鼻内,并将这只携带病毒株雪貂和

日研究揭示H5N1致鸡迅速死亡之谜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研究成果说,他们发现了鸡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甲型H5N1病毒)后迅速死亡的部分机制,这一成果有助为多种感染性疾病开发新疗法。 京都府立大学教授塚本康浩率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这项研究。据介绍,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中,甲型H5N1病毒的毒性非常强,还能感染人类。一般来说,鸡感染这种病毒后,不像患上其他疾病那样逐渐衰弱,而是迅速死去。 研究小组在印度尼西亚利用鸡

含佐剂H5N1疫苗首次获得批准

自2003年确认H5N1禽流感病毒后,该病毒已在十几个国家导致近400人染病,200多人死亡。目前随着更多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科学家们也担心这些病毒有朝一日会变异成能在人际之间直接传播的流感病毒,从而引发全球性大流感。 来自美国FDA的最新消息,11月22日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GSK)开发的含佐剂(adjuvanted)H5N1禽流感单价疫苗,这种疫苗能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 据报道这是美

Cell:H5N1被发现仅需5次基因突变便能人际传播

荷兰研究人员近日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只需经5次基因突变就能像普通流感一样,通过咳嗽和打喷嚏进行空气传播。 该项研究刊登在周四《细胞》杂志中。荷兰鹿特丹市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病毒学家Ron Fouchier称,这并不代表H5N1病毒会更有可能成为人感染人的流行性疾病,但同时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Ron的团队曾在雪貂身上做测试,发现病毒株需经9次以上的基因突变才

JID:H5 DNA初免联合H5N1单价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可增强抗体反应

尽管有疫苗的存在,但流感仍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因此发展更好的能诱导稳定和广谱免疫的免疫策略仍十分重要。高致病性病毒株,如H5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它的传播性多样化,而且H5抗原的免疫原性低,人类一旦被感染,疾病的严重性和死亡率特别高。DNA流感疫苗能够诱导交叉性中和抗体,在临床试验中其中一部分能够直接与HA上的保守区域反应,而在动物模型中对多种流感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此外,H5 DNA初免能

Lancet Infect Dis:H5N2弱毒活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LAIV疫苗可产生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长效免疫应答

日本研究H5N1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法 15分钟确诊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等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针对强毒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新型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是以往方法的50倍以上。该装置仅为手掌大小。日本北海道大学和熊本大学也参与了该项研究。这一检测方式将有助于防治禽流感。 据悉,只需提取被检测者鼻腔和喉部的粘膜,将其滴在检测装置上,15分钟左右就可诊断出结果。研究小组对孕检和流感检测中已被使用的“免疫层析法”进行了改良。新型检

PLoS Pathog:禽流感病毒H5N1发病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425001)等资助下,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曹彬教授团队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Wendy Barclay(温迪?巴克利)教授团队合作,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髓系固有免疫细胞内的快速复制是驱动炎症因子风暴产生的重要因素。研究成果以“Internal genes of a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d

CID:H7N9,H5N1,H1N1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

从人体中分离到的甲型流感(H7N9)病毒可部分适应哺乳动物。为了进一步了解H7N9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美国CDC合作对H7N9,H5N1,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pH1N1)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和危险因素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认为,宿主因子是H7N9严重病情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结果发表在2014年4月15日的Clin Infect Dis上。 该研

N Engl J Med:H5N1病毒为何从家禽扩展到奶牛?我们是否已做好足够准备?

该研究的结果不仅为H5N1病毒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动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强调了公共卫生干预的重要性,包括加强个体防护设备(PPE)的使用、提高职业暴露者的监测力度以及迅速采取抗病毒治疗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