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壮药双路通脑方通过重建脑缺血后炎性微环境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3-31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的结果,首次在体内研究了双路通脑方(SLTNF)是否通过逆转促炎性微环境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在脑动脉阻塞时,导致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减少,最终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因此,IS的关键治疗策略集中于恢复缺血脑区的血流。但恢复血流会导致先前缺血脑组织的额外伤害和功能障碍,称为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病症。脑I/R可诱导一系列病理损伤,如细胞凋亡、炎症、线粒体损伤和过度氧化应激。因此,治疗IS的主要方法是减轻脑I/R损伤。

近年来,中药配方在临床应用中对IS的治疗效果良好。壮医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壮医药已被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类风湿关节炎,寻常型银屑病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壮医药将中风病归结为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和调节受阻,要有效治疗中风病,疏通经络、火经是必不可少的。在此理论框架下,双路通脑方(SLTNF)已被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SLTNF治疗IS的作用可能涉及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自噬和减少细胞凋亡。然而,SLTNF治疗IS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SLTNF是否通过逆转IS后的促炎微环境而改善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的结果,首次在体内研究了双路通脑方(SLTNF)是否通过逆转促炎性微环境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

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诱导局灶性脑I/R,采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SLTN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缓解作用,应用scRNA-seq数据分析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免疫微环境变化,应用scRNA-seq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SLTNF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采用Western blot(WB)检测SLTN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结果:SLTNF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细胞形态学和尼氏体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并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NK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小胶质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显著增强,SLTNF促进M1型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联合分析scRNA-seq和网络药理学结果预测,AGE-1和AGE-2可能是一种促炎性微环境。RAGE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SLTNF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WB结果显示SLTNF可显著抑制SLTNF和AGE-RAGE信号通路的关键靶点CCND 1、IL-1β和p-STAT 3的蛋白表达

结论:SLTNF治疗可减轻脑I/R小鼠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细胞形态学和尼氏体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GE-RAGE信号通路,使促炎微环境向抗炎状态转变而实现的。该研究结果将为SLTNF治疗IS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阐明SLTNF治疗IS的确切机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原始出处:

Zhai Y, Pang X, Mei X, et al. Shuanglu tongnao formula alleviat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rebuilding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7, 2025. doi:10.1016/j.jep.2025.11964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576, encodeId=b62622585e69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bde36296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单细胞RNA测序#</a> <a href='/topic/show?id=bc271256497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微环境;小胶质细胞;网络药理学#</a> <a href='/topic/show?id=a016125650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路通脑方#</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649, encryptionId=bc271256497e, topicName=免疫微环境;小胶质细胞;网络药理学), TopicDto(id=36296, encryptionId=abde36296f5, topicName=单细胞RNA测序), TopicDto(id=125650, encryptionId=a016125650e7, topicName=双路通脑方)],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31 20:41:21 CST 2025, time=2025-03-3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GPB: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发表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准确识别病毒感染信息的新算法DVsc

该研究开发了一套新流程DVsc,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探索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病毒多样性和细胞变异,能够同时检测感染的细胞,揭示细胞内多种病毒的组成。

论文解读│王忠/葛芹玉/杨蕊教授团队:前列腺组织scRNA-seq细胞分型标志基因性能评价

研究结果将为在单细胞数据中选择适当标记基因来精确注释人类前列腺细胞类型提供可靠的客观证据。

J Adv Res:苦参酮调节Th17/Treg平衡,通过抑制Rac1改善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探讨苦参酮(KU)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AU)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Chin Med:中药诗碧曼通过抑制IL-23/Th17轴和Cxcl16介导的内皮细胞活化改善银屑病

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解释诗碧曼(SBM)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明确基于特定细胞群的SBM靶点,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Nature Methods:GPT-4在单细胞分析中的突破:高效的细胞类型识别

研究人员展示了GPT-4在利用标记基因(marker gene)信息进行细胞类型标注方面的准确性和效率。

J Hepatol:单细胞RNA序列衍生的特征定义了晚期肝细胞癌对阿替利珠单抗 +贝伐单抗的反应模式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这项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的分辨率来获得基因特征并揭示atezo+bev反应和抗性的决定因素。

Nature Methods:颠覆传统模型!cell2fate破解细胞命运“动态密码”

单细胞 RNA 测序中的 RNA 速率技术面临困境,cell2fate 通过线性化 ODE 分解和贝叶斯模型破局。它在多数据集表现优异,还能解析疾病机理、实现时空分析,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读书报告 | 单细胞RNA测序评估新辅助免疫化疗治疗对NSCLC免疫微环境的重塑作用

本文利用单细胞测序、转录组测序、非靶向代谢组学以及多色荧光染色系统描述了可切除的NSCLC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过程中TME的动态变化。

Cell:单细胞测序+蛋白质组成像,绘制迄今最全面的空间分辨健康人类骨髓图谱

该研究发现了多种非造血细胞亚型,揭示了人类骨髓中非造血细胞和造血细胞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以及早期骨髓造血过程中特定细胞类型的空间分布。

Nat Med | 揭秘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微胶质细胞如何精准清除淀粉样蛋白-β?

目前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后Aβ清除的具体机制,尤其是微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通过空间转录组学和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探讨了Aβ免疫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脑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