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肺多发结节的手术干预时机选择,要明白手术带来的益处以及随访可能的坏处,若非利大于弊,则不如随访

2025-05-02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发表于陕西省

肺结节手术时机存争议,作者强调从风险评估决定手术与否。以 69 岁男性多发肺结节为例,分析病灶影像变化,建议随访观察,探讨多发结节 “与魔共舞” 等处理策略及手术决策考量因素。

前言:现在查出肺结节太多了,许多磨玻璃结节都是早期肺癌,但到底是否要手术却是不同医生意见不一。当然在自媒体上,我们既有认为有些病例别人是开早的,但也有些我们做了手术后病理也是原位癌,甚至不典型增生的。那么何以为是否手术的标准,如何决定手术时机呢?我一直认为:我们决定手术与否不必过于在意最后的病理,而要从风险角度考虑。我们在决定手术前要考虑手术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对患者来说,手术的干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手术只是切了多发早期肺癌这一,而且此灶近期风险并不大,那么过早切除并没有显著获益,却由此戴上了“肺癌患者”的帽子,不单患者自己心理上确认了自己是肺癌患者,也对其生活、工作、交友、求偶等带来困惑与不利。何况多发结节时,他处结节仍在,仍得半年或一年随访,仍活在焦虑不安之中,那么这手术做的价值就不高,或者反而不利的。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 69岁。

疾病描述:

20年9月发现双肺多发小结节,21年3月段切左上肺约1cm混磨,原位伴微,后年度随访。现发20年至25年3月电子版ct给你问诊,请对比结节变化情况,重点关注右上肺尖段,左上肺二个结节,并请提出处理建议。

既往病史:

手术:20年10月在某第一医院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

手术:21年3月在某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肺段切除术,左上肺结节病理原位伴微 。

希望获得的帮助:

观察肺小结节变化,并提出处理建议。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2020年9月的片子:

图片

右上叶近脊柱旁有淡而纯的磨玻璃结节,整体轮廓与边界清楚,没有明显实性成分,也未见确切胸膜牵拉凹陷。

左上胸膜下有处偏长条小结节,也是磨玻璃密度的,轮廓较清。

图片

左上叶前胸壁胸膜下有小结节,磨玻璃密度,有微小血管进入,轮廓与边界清。

图片

左上叶混合密度结节,有毛刺与空泡征,瘤肺边界稍糊,灶内密度较为杂乱不均。

再看2022年9月的:

图片

右上病灶此层面偏长条,密度较低。

左上已经手术。

图片

左上另有一处磨玻璃结节,由于手术后结构变化,此灶是术前哪处感觉不太好对比。

再看2024年9月复查的:

图片

右上的仍小而淡,轮廓仍是清楚的。

图片

左上的病灶略显模糊,密度不太纯,较前相仿。

再看2024年9月的:

图片

右上的较前略增大,且有空泡征较豙明显些,肿瘤的成分仍是纯磨密度。

图片

左上病灶也是较为纯的,边缘不光滑,大小似乎略大一点点,不太显著。

最后看2025年3月的连续层面的影像细节:

图片

右上病灶淡磨密度,有空泡征,整体轮廓较清。

图片

瘤肺边界清楚,空泡征明显。

图片

表面不平,没有实性成分。灶内空泡有些像蜂窝状。

图片

病灶边上有小血管走行,整体轮廓清,没有明显实性成分。

图片

右上病灶淡而纯主要原因,空泡征明显。

左上病灶淡而纯,有微小血管进入。

图片

右上淡磨,轮廓清,空泡明显。

左上的小而局部有细支气管扩张的样子,部分边缘显毛糙,有细毛刺样征。

图片

右上叶病灶有血管贴边,轮廓清;

左上病灶纯磨,轮廓清。

图片

右上淡磨,左下密度较右侧的稍不均一点。

图片

右上冠状位显示病灶纯磨,血管进入穿行,灶内空泡征,表面毛刺征,没有明显实性成分。

图片

左上病灶冠状位显示纯磨,部分连续细毛刺,灶内有扩张的细支气管似的,整体轮廓清。

图片

矢状位见右上病灶也是纯磨,灶内的血管可见,表面部分有细毛刺,整体轮廓与边界清楚。

图片

左上病灶矢状位见也是纯的,没有实性成分。

我的回复:

右肺尖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随访有所进展,中间伴空泡征,也有微小血管贴边以及进入,整体轮廓与边界清楚,要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从影像来看目前大概是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可能性大;左肺尖的也是磨玻璃密度的,不太纯,有少许偏实性成分,轮廓较清,边缘不光滑,也有小空泡,考虑是肿瘤范畴的,综合大小形态与密度来看,以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较大。由于两处目前风险均仍说不上多大,还是磨玻璃密度为主的,且左侧又已经手术过,个人倾向保守点,仍可9-12个月复查随访,如果随访进展并风险增加到该处理了,届时右侧可考虑单孔胸腔镜下楔形切除,左侧的稍倾向于消融处理。意见供参考!

感悟:

此例左侧原手术切除的,既然已经是原位伴微浸润,而且术前影像密度也不太纯,切了当然是正确的。但回头来看,若是原位癌伴微浸润,而且切了后左上也仍有病灶,右上也仍有病灶,似乎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同样,目前右上的病灶已经随访有所增大,似乎予以再手术处理也是合理的,但是否真的对机体带来正向的有益的作用?其实这仍是不一定的。多发结节的处理,我总认为几年前我提出的“与魔共舞、有限躺平、重点打击”的策略仍是合理的。关键是这重点打击的对象到了怎样的程度算是该打击了?现在不管各种指南或共识,总体上的意见多是纯磨随访是安全的,实性成分不超过25%时是几乎不会转移的(不是100%),若手术纯磨15毫米以上再切,或混合磨玻璃实性成分不超过25%时楔形切除是较为安全的。如果有办法切除后就确定不再长新的,那我也举双手赞成考虑恶性后早切,并一网打尽,但现在既不知道致病因素,也无法预防后面再长出新的,当已经是多发结节的情况下,病灶个数越多,当然以后再长新的概率越高,随访也是无奈之举。但决策的做出,是该考虑这些因素的。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201, encodeId=2b062263201a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bbf8228e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结节#</a> <a href='/topic/show?id=7d91100901d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风险评估#</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287, encryptionId=4bbf8228ef5, topicName=肺结节), TopicDto(id=100901, encryptionId=7d91100901da, topicName=风险评估)],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2 19:41:52 CST 2025, time=2025-05-0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5-02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黄淼医生谈肺结节“排雷”:从精准诊断到科学管理的临床探索

【医悦汇】特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黄淼医生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从影像学、人工智能、病理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肺结节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管理策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权威的指导和建议。

问诊反馈:这次被患者家属表扬,感觉心情舒坦,也感觉到自己科普分享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 69 岁男性肺结节病例,展现诊断分歧与诊疗过程。分析影像表现,探讨手术时机、方式等问题,术后病理为高分化腺癌,强调肺结节诊疗需综合评估风险。

经验积累:这个伴毛刺空泡且密度密度杂乱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为何不是肺癌?我们是抓住了哪点考虑其良性

61 岁男性因肺结节就诊,影像有毛刺、空泡等疑似恶性征象,医生综合病灶纵向形态、密度变化等,判断慢性炎可能性大,经 1 年随访无进展,证实评估合理。

问诊分析:患者说幸好消融没成功!肺结节要消融,进到手术室后才说位置不好消,之前干嘛去了?有仔细看过片子吗?

58 岁男性肺多发结节,有肺癌家族史,曾被建议消融却术中取消。经影像分析,多数磨玻璃结节倾向良性,左下叶实性结节也无明显恶性进展,建议随访,反思大医院诊疗现状。

问诊反馈:“北京上海的医生都是骗子,骗我手术”!这话,可不能这么讲,但自己要多学习肺结节知识倒是真的

一结友因肺结节手术病理与术前诊断不符,称北京上海专家是骗子。作者分析病例,阐述影像诊断局限性,强调病理为金标准,分享自身肺结节诊疗理念供患者参考。

病例分享:我切了个不典型增生的结节!到底该不该切?

本文分享 1 例随访 5 年的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病例,因紧贴叶间裂、有胸膜牵拉等表现,权衡风险与手术创伤后选择切除,术后病理为不典型增生,证实手术合理。

问诊分析:四年前就是典型恶性磨玻璃结节,规律随访到现在,变浸润性癌了吗?

肺结节随访存在诸多争议。一 44 岁结友 2021 年查出左上肺 9*6 毫米磨玻璃结节,经 4 年随访,病灶增大至 14 毫米,影像特征恶变趋势明显,目前或为浸润性腺癌,建议手术切除。

病例分享:这位浙大教授的肺多发结节临床决策值得反思与总结

本文以浙大教授肺结节诊疗为例,强调术前诊断与临床决策思路在肺结节诊疗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病例影像、诊断、手术决策及结果,阐述合理诊疗思路对患者的重要意义 。

病例分享:这位多发结节患者已入院我又让出院,三月后复查了建议马上手术又被拒绝要吃中药,又三个月后会如何?

患者 2024 年 4 月发现肺结节,9 月至作者处就诊,作者对其多原发肺癌判断反复纠结。经抗炎、中药治疗无果,最终确诊多原发浸润性腺癌。分享病例并总结多原发肺癌特点、影像诊断、治疗选择等经验。

过度医疗:是不是有些医生同道是个结节都建议手术?也是,再不开病灶就要吸收光了!

患者 2024 年 7 月行右肾透明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后,2025 年 2 月肺部新增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经消炎治疗后结节密度减低,本应考虑感染性,却有医生建议立刻手术,作者对此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