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经皮影像引导下静脉畸形及纤维脂肪血管异常的冷冻消融评估
2025-04-16 shaosai MedSci原创
冷冻消融是治疗静脉畸形和纤维脂肪血管异常的有效治疗策略,残余体积是临床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皮硬化治疗因其疗效和相对简便性,常作为静脉畸形(VMs)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有这些优势,但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 41%,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为 0.8% 。由于硬化剂存在潜在的扩散风险,硬化治疗也会带来全身性风险。此外,对于血管成分极少的静脉畸形,如纤维脂肪血管异常(FAVAs),硬化治疗可能极具挑战性且效果不佳。
冷冻消融(CA)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它利用极寒来消融软组织,适用于诸如硬纤维瘤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冷冻消融被视为硬化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案,它能够同时针对静脉畸形的血管和组织成分。自 2013 年首次有文献记载其应用以来,众多研究都强调了冷冻消融在治疗静脉畸形方面的中短期疗效,无论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还是在硬化治疗失败后的二线选择。病变体积小、浸润程度低和引流不畅等因素与硬化治疗的良好预后相关;因此,确定冷冻消融类似的预测因素对于优化患者选择和提高冷冻消融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经皮影像引导下冷冻消融(CA)治疗静脉畸形(VM)和纤维脂肪血管异常(FAVA)时,临床和影像学反应的预后因素。
2012 年至 2023 年间,55 例有症状性病变的患者(男性 12 例,女性 43 例;中位年龄:30 岁)接受了冷冻消融治疗(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疼痛评分中位数:70;初始体积中位数:12.2 mm³)。其中,23 例患者(42%)将冷冻消融作为一线治疗方法,32 例患者(58%)将其作为二线治疗方法。24 例(43%)病变为戈亚尔(Goyal)1 级,44 例(80%)病变位于四肢。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并应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来评估技术疗效,而临床疗效则基于 VAS 疼痛评分的变化。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分析持续性疼痛的预后因素。
中位随访时间为 13 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技术上取得成功,20% 的患者接受了多次治疗。69% 的病例观察到技术疗效,其中 33% 的病例达到完全缓解,36% 的病例达到部分缓解(平均体积缩小:47%)。72% 的病例达到了临床疗效。单变量分析显示,持续性疼痛与性别(女性,P = 0.013)、初始疼痛程度(P = 0.014)、戈亚尔分级(P = 0.029)和残余体积(P = 0.012)相关。多变量分析表明,分级(P = 0.035)、治疗后体积(P = 0.048)和治疗的完整性(P = 0.029)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
表 基于治疗后疼痛评分(VAS)的多变量分析
本项研究表明,冷冻消融是治疗静脉畸形和纤维脂肪血管异常的有效治疗策略,残余体积是临床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原文出处:
Clément Marcelin,Thomas Linet,Eva Jambon,et al.Percutaneous image-guided cryoablation of venous malformation and 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 prognostic factors of clinical efficacy.DOI:10.1007/s00330-025-11545-w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静脉畸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