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erosclerosis: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降脂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02-08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本研究强调,在儿童HeFH患者中,选择合适剂量的他汀单药或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最大程度降低LDL-C水平,从而减少CVD风险。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其中杂合子型FH(HeFH)在全球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250。HeFH患者自幼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即明显升高,其终生累积的胆固醇暴露量与早发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密切相关。因此,儿童期即启动降脂治疗至关重要,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并降低CVD风险。

目前,欧洲指南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作为儿童HeFH的一线治疗,并可在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ezetimibe)以达到LDL-C目标。然而,关于不同降脂治疗(LLTs)的相对疗效和安全性仍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现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通过网络荟萃分析(NMA)比较不同LLTs在儿童HeFH患者中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方法,检索了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多个数据库,并于2024年1月更新Medline检索,以确保纳入最新研究。本研究纳入符合以下标准的RCT:(1)受试者年龄<18岁,临床或基因确诊为HeFH;(2)干预措施包括他汀类单药治疗、依折麦布单药治疗或二者联合治疗;(3)比较干预包括安慰剂、低剂量或不同类型/剂量的他汀类药物;(4)主要研究终点包括LDL-C水平变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及安全性指标。

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RoB 2)评估偏倚风险。传统荟萃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干预措施的汇总效应值,并绘制森林图。网络荟萃分析在Bayesian框架下进行,采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分析不同LLTs间的相对疗效,并按照降脂效果对治疗方案进行排序。

本研究共纳入13项RCT,涉及1649名儿童HeFH患者,研究随访时间为6周至2年,受试者中位年龄为13岁。研究涵盖9项他汀类安慰剂对照试验、2项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头对头比较试验、1项依折麦布单药对照试验以及1项依折麦布-他汀联合治疗对比试验。所有LLTs均能有效降低LDL-C及总胆固醇水平,其中他汀类药物还能提高HDL-C并降低TG水平。

荟萃分析显示,相较于安慰剂,他汀类药物可使LDL-C下降33.61%(95%CI:27.58%-39.63%,I²=83%)。依折麦布联合他汀治疗可额外降低LDL-C 15.85%(95%CI:11.91%-19.79%)。网络荟萃分析结果表明:(1)中等剂量他汀较低剂量他汀可额外降低LDL-C 4.77%(95%CrI:−11.22至1.05);(2)高剂量他汀与中等剂量他汀+依折麦布的降脂效果相似,且均优于依折麦布单药、中等及低剂量他汀;(3)低剂量和中等剂量他汀之间的差异可能较小。

在安全性方面,各LLTs与安慰剂相比未见显著的不良事件差异。研究未发现LLTs对儿童生长发育(如Tanner分期)产生负面影响,且无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病例报道。

研究存在一定异质性,部分来源可能与不同研究的他汀种类、剂量、随访时间及LDL-C基线水平差异有关。尽管如此,整体结果支持高剂量或中等剂量他汀+依折麦布的降脂效果最佳,且安全性良好。

他汀类药物 vs. 安慰剂,随访结束时血清LDL-C相对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森林图

本研究系统综述并荟萃分析了儿童HeFH患者的降脂治疗方案,发现所有LLTs均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相较于安慰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DL-C 33.61%,联合依折麦布可进一步降低15.85%。网络荟萃分析显示,高剂量他汀及中等剂量他汀+依折麦布的降脂效果优于中低剂量他汀或依折麦布单药。

在安全性方面,所有LLTs均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事件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由于现有研究随访时间较短,长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强调,在儿童HeFH患者中,选择合适剂量的他汀单药或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最大程度降低LDL-C水平,从而减少CVD风险。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评估LLTs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新型降脂药物(如PCSK9抑制剂)在儿童FH治疗中的潜力。

原始出处: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atins, ezetimibe and statins-ezetimibe therapi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Systematic review,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therosclerosis. 2025 Feb;401:118598. doi: 10.1016/j.atherosclerosis.2024.118598. Epub 2024 Sep 28. PMID: 3934364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0964, encodeId=a8d92250964d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6b019422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一线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2381464393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422, encryptionId=56b0194220e, topicName=一线治疗), TopicDto(id=46439, encryptionId=23814643930, topicNam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07 23:43:40 CST 2025, time=2025-02-0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AJH】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线减低强度治疗:现状和未来

讨论了一线治疗中的减低强度方案和对这些治疗耐药的潜在机制,还对一些有前景的试验性减低强度药物和联合方案进行了综述。现整理主要内容供参考。

【柳叶刀血液学】综述:新诊断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

《The Lancet Haematology》近日发表综述,总结了新诊断成人ALL的治疗新进展,重点关注 B-ALL的一线决策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个性化治疗。

JAMA子刊最新综述:成人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

对于成人抑郁症的治疗,2024年JAMA子刊发表最新综述,包括抑郁症的定义、诊断、治疗方法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等,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下成人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

李高峰教授组稿|罗详冲:深入探讨晚期 EGFR 敏感突变非小细胞患者一线治疗新策略

本期「专家组稿」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李高峰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罗详冲医生共同分享《深入探讨晚期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患者一线治疗新策略》,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Blood】Gilles Salles教授: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临床试验的现状和问题

《Blood》近日发表综述,总结了正在进行的主要一线随机试验(并非预测这些试验的结局,而是考虑这些试验的设计如何影响结果的解读和实施),并讨论了未来几年在临床实践中解释和应用试验结果时可能面临的问题。

STTT | 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和顺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该研究首次探讨了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依托泊苷和顺铂方案作为ES-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为ES-SCLC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

【Blood Adv】FL和MZL一线治疗或观察后组织学转化的风险

该研究是关注FL和MZL HGT的最大规模研究,近日发表于《Blood Advances》。

PTCL精准治疗!赵维莅教授牵头的靶向药物联合CHOP一线治疗初诊PTCL的2期研究结果

旨在评估不同靶向药物联合CHOP用于PTCL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探索这一类难治性患者中标志物驱动的治疗。

一线、二线、三线、后线治疗如何定义?同一肿瘤,一线治疗却大不同?

介绍癌症治疗中一线、二线等治疗术语定义及换线情况,强调其在肿瘤治疗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倡导患者与医生合作选择合适方案。

NEJM:2年无进展生存率72%!一线双重免疫疗法大幅改善结直肠癌疗效

试验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72%,远高于化疗组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