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率94%!《柳叶刀》子刊:新型抗生素治疗常见肠道感染,还能调节肠道菌群

昨天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一项2b期临床研究表明,新型抗生素ibezapolsta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初始临床治愈率达94%,与当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疗效相当,且对肠道菌群破坏小,安全性良好,为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选择。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主要感染肠道。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感染,轻者表现为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伪膜性肠炎,且常伴有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艰难梭菌感染在老年人群、免疫缺陷人群和外科手术患者中已成为一种常见感染,是住院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的一项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总患病率为14%。但针对艰难梭菌感染的现有抗生素治疗方案有限。

Ibezapolstat是一种新型抗生素,通过特异性抑制革兰阳性菌的PolC型DNA聚合酶IIIα亚基发挥抗菌作用。而由于对肠道稳态有益的菌群如拟杆菌、放线菌等的基因组中缺失polC,因此该药物还可能减少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紊乱往往是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因素。

《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发表的一项2b期临床研究表明,新型抗生素ibezapolsta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初始临床治愈率达94%,与当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疗效(100%)相当,且对肠道菌群破坏小,安全性良好,为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选择。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Microbe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活性药物对照的2b期研究,纳入年龄18~90岁艰难梭菌感染患者(需满足感染症状且粪便毒素检测阳性),排除近期使用过万古霉素/fidaxomicin/甲硝唑(>24小时)或其他抗菌药物(48小时内)的患者。

研究人员将符合要求的32例患者按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口服ibezapolstat(450 mg,每日2次)或活性对照药物(当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之一万古霉素,125 mg,每6小时1次),疗程10天。通过胶囊外观遮蔽实现双盲设计。

主要研究终点为治疗结束后48小时维持的初始临床治愈率(定义为治疗结束前24小时内腹泻症状缓解,且在治疗结束后症状缓解至少持续48小时)。疗效分析纳入30例患者(ibezapolstat组16例,活性药物对照组14例),结果显示,ibezapolstat组94%(15/16)患者达到初始临床治愈,与活性药物对照组的100%(14/14)相当,组间差异为-6.3%(95%CI:-30.7%~19.4%,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腹泻平均缓解时间相似。此外,活性药物对照组2名患者在第12天至第38天之间出现艰难梭菌感染复发。

对肠道菌群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ibezapolstat组患者的肠道环境更健康。

  • 一方面,ibezapolstat可减少对肠道菌群丰富程度的破坏,肠道菌群如被严重破坏,会增加复发风险。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主要反映个体肠道菌群的种类丰富度、均衡程度。基线时,两组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基本相当,但治疗后,活性对照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有所降低。

  • 另一方面,ibezapolstat组患者肠道内与维持胆汁酸稳态有关的更多关键菌群得到保留,这些菌群可以将初级胆汁酸代谢为次级胆汁酸,而胆汁酸稳态是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关键因素。在治疗期间,活性药物对照组的初级胆汁酸增幅远远更高,而ibezapolstat组则未出现这种情况,两组患者的次级胆汁酸水平均在30天时恢复到基线水平。

安全性方面,ibezapolstat耐受性良好。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治疗中断或死亡事件。

总之,ibezapolsta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初步疗效与当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疗效相当,且具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潜力。研究结果支持对ibezapolstat进一步开展3期研究,以验证其作用。

参考资料

[1]Taryn A Eubank, Jinhee Jo, Jahangir Alam, et al. Efficacy, 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associated microbiome changes of ibezapolstat versus vancomycin in adults with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A phase 2b randomised trial. The Lancet Microbe, https://doi.org/10.1016/j.lanmic.2025.10112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381, encodeId=28b922e4381c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91c8668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艰难梭菌#</a> <a href='/topic/show?id=3a031040462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bezapolsta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4046, encryptionId=3a031040462d, topicName=Ibezapolstat), TopicDto(id=86683, encryptionId=e91c8668306, topicName=艰难梭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22 15:23:10 CST 2025, time=23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3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GH:与质子泵抑制剂相比,沃诺普拉赞不会增加发生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可存在于正常的肠道菌群中,当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后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当感染性肠炎遭遇肠道刺客艰难梭菌

本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珊珊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例感染性肠炎合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广东省人医顾兵教授/徐州医科大学王玉刚教授团队《自然·通讯》:腹泻腹痛不要怕,应对艰难梭菌感染有妙招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团队、徐州医科大学王玉刚教授团队在肠道共生原生生物调控艰难梭菌感染作用机制上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JGH: 艰难梭菌对美国 COVID-19 住院治疗的负担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可存在于正常的肠道菌群中,当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后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PNAS:科学家发现双效抗生素,可杀死艰难梭菌,防止再感染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抗生素比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更有效,且能显著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Gastroenterology:上海交通大学李敏等团队合作发现宿主山梨醇和细菌山梨醇利用促进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感染

该研究发现与其他临床上占优势的ST81相比,ST54具有山梨醇代谢位点,并且能够在体外和体内代谢山梨醇。

在救助一只流浪猫后,不仅肠道严重病变,还差点诱发癌症…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即难辨梭状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产毒素的专性厌氧芽孢杆菌,有鞭毛,卵圆形芽胞位于次极端。

主编推荐 ‖ 基于艰难梭菌tcdC基因的新型LAMP检测方法的研发及临床诊断效能评估

本便携式高通量LAMP检测方法能快速、高效鉴定艰难梭菌并且明确高毒株。

研究揭秘:冲马桶不盖盖子,究竟有多脏!

研究显示,马桶冲水时打开盖子会导致艰难梭菌通过气溶胶传播至空气及周围环境,关闭马桶盖可阻止细菌扩散,且无边框马桶产生液滴更多、传播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