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中国中老年人血清肌酐/胱抑素C比值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025-05-0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中国中老年人中,较低的SI与新发CVD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这表明SI作为肌肉减少症的血清标志物在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之一。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健康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等危险因素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呈下降趋势,最近却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从2010年代末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也有所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从1990年的2.71亿例上升到2019年的5.23亿例,几乎翻了一番;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也从1990年的1210万增加到2019年的1860万。鉴于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巨大负担,确定其风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措施变得至关重要。尽管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在继续上升,这种趋势可能源于对传统风险因素的次优控制和现有管理策略之外的残余风险因素的存在。因此,探索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潜力。

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肌少症指数[SI])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的关系尚不清楚。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探讨SI与中国中老年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5年和2018年进行的CHARLS(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试验参与者的数据。暴露变量为SI,研究人员计算了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的比值,乘以100。结局变量是自我报告的CVD(心脏病或卒中)。首先使用2015年CHARLS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其中包括11115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46.1%男性;平均±SD年龄为60.28±9.60岁)。研究人员采用Logistic回归估计SI与CVD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2018年的随访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其中包括8589名参与者(46.4%的男性;平均±SD年龄59.57±9.42岁),中位随访时间3.0年。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评估SI与CV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多变量调整的受限三次样条模型来探索剂量-反应关系。

在横断面分析中,多变量逻辑回归显示SI和CVD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纵向分析发现了854例(9.94%)新发CVD病例。Cox模型显示,较低的SI与早期CV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与四分位数1组相比,四分位数2至四分位数4组参与者的多变量调整风险比分别为0.94 (95%CI为0.79-1.12)、0.63 (95%CI为0.51-0.78)和0.60 (95%CI为0.47-0.75)。受限三次样条曲线显示SI与CVD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均为非线性P=0.05)。

中国中老年人中,较低的SI与新发CVD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这表明SI作为肌肉减少症的血清标志物在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原始出处:

Jintao Chen,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erum Creatinine to Cystatin C Ratio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Chin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AHA.2025.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4.04005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225, encodeId=4d452263225e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7f251830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88ae1265e5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清肌酐/胱抑素C比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830, encryptionId=07f25183043, topicName=心血管疾病), TopicDto(id=126575, encryptionId=88ae1265e506, topicName=血清肌酐/胱抑素C比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2 21:19:58 CST 2025, time=2025-05-0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降低静息心率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静息心率减少的好处取决于具体情况。在考虑潜在风险的同时优化结果,目标是65-70 b.p.m.。所有高于70 b.p.m.的心率阈值似乎是合理的。

研究建议:这个小零食,每周吃一点,能降压,能减压,对大脑也很好!

研究表明,适量摄入黑巧克力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风险,或对静脉血栓栓塞有保护作用,还能改善大脑认知功能,展现其在心脑健康方面的潜力。

Molecular Psychiatry: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一项荟萃分析及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本研究强调了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或焦虑之间的显著关系,这会导致全因死亡率风险升高。此外,MR分析提供了首个基于遗传信息的证据,表明抑郁症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亚型的发展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Nat Commun 苏颖/赵龙/范广益/韩凯团队合作解析斑马鱼心脏再生全过程的高分辨率时空动态图谱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整合策略,首次构建了斑马鱼心脏再生全过程的高分辨率时空动态图谱,详细刻画了心肌细胞从响应损伤到完成再生的全周期动态细胞生物学过程。

JAHA:30 年激增!含糖饮料如何成为全球中年人心血管疾病 “隐形杀手”

在全球范围内,在过去30年中,含糖饮料导致中年人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残疾调整生命年和死亡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在男性和低社会人口指数国家。

JAHA:下丘脑胶质瘤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

肥胖、高血压、MetS和T2D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通过这项完善的心血管疾病发展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肥胖无关的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的证据。

ACEI还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吗?深入解读《ACEI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共识通信作者天津康汇医院李玉明教授、执笔专家天津康汇医院杨宁教授对《共识》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研究提醒:这里长皱纹,不仅说明你老了,还可能预示这一重大疾病!

法国研究发现额头皱纹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其或可作为无创早期筛查指标,但不能替代传统评估工具,且男性型秃发等体表特征也与心脏病风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