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LD2024速递】唐红教授团队:HBV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肝癌发生

2024-12-20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陕西省

结果表明:HBV可能通过上调GRP78-GLUT1通路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癌发生。

编者按

第75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 2024)于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 18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肝霖君与您分享相关重要内容。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唐红教授团队在AASLD 2024摘要中发表了关于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HBV可能通过上调GRP78-GLUT1通路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癌发生。

图片

研究背景

HBV感染可引起内质网应激(ERS)。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是位于内质网内的主要分子伴侣,在ERS中起着重要作用。唐红教授团队的前期研究表明,GRP78在HBV相关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强调了GRP78的表达水平与病毒株的致癌性之间存在相关性。ERS可影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增强细胞内的葡萄糖摄取,改变葡萄糖代谢。因此,HBV诱导的GRP78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能量代谢来参与肝癌的发生。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人肝细胞L02及HBV复制的肝细胞L02-pHBV4.1、L02-pHBV4.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蛋白水平。分别使用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和乳酸产量。使用L02-pHBV4.1*细胞及GLUT1敲除的细胞,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来评估细胞增殖能力。此外,在裸鼠体内建立皮下肿瘤发生模型进行体内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过表达GRP78可以通过上调GLUT1来提高葡萄糖摄取水平和乳酸产量;在细胞中敲除GLUT1导致葡萄糖摄取、乳酸产生及细胞增殖降低。在体内,PET/CT成像显示,GLUT1敲除降低了裸鼠皮下肿瘤中的葡萄糖摄取,并抑制了肿瘤的形成。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BV可上调GRP78-GLUT1通路,并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以上结果提示,HBV可能通过GRP78-GLUT1通路增强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此外,与L02相比,L02- pHBV4.1异种移植物的葡萄糖摄取增加,肿瘤体积更大,且GRP78、GLUT1和Ki67的表达水平显著更高。

研究结论

HBV可能通过上调GRP78-GLUT1通路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癌发生。

肝霖君有话说:

有研究显示目前HBV仍是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肝癌发生最主要的病因,因此为了寻找预防和治疗肝癌的更优途径,了解HBV导致肝癌发生的相关机制极为重要。本研究表明,HBV上调GRP78-GLUT1通路,引起内质网应激,可能会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癌发生。前期也有高分研究表明,干扰素α(IFNα)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并增加T细胞的糖酵解来增强PD-1抗体的疗效。可见糖代谢是肝癌发生的重要一环,或许可成为后续肝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IFN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期待通过这些机制的探索,能为慢乙肝及肝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改善其长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Liu M, Du LY, Tang H. The upregulation of GRP78 by HBV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glucose uptake in host cells. AASLD2024, Abstract (30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3615, encodeId=e03b2243615b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9d08524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BV#</a> <a href='/topic/show?id=de7a88241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葡萄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24, encryptionId=f9d08524be, topicName=HBV), TopicDto(id=88241, encryptionId=de7a8824163, topicName=葡萄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Dec 19 23:56:02 CST 2024, time=2024-12-1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4-12-1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期刊导读】HBsAg高水平的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更短

研究结果表明HBsAg高水平的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更短,并为这类患者开发了一个预测复发的列线图。 

张文宏教授:慢乙肝治愈的未来-理论将成为现实

近期,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做《乙肝功能性治愈:从概念到落地还有多远?》学术授课,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期刊导读】荟萃分析:HBV感染与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HB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正相关,特别是在亚洲人群中HBV感染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均呈正相关,而HBV感染不会增加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

【期刊导读】系统综述: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水平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显著相关

英国的一项研究系统评估了HBsAg水平与远期疾病结局之间的相关性、HBsAg水平/HBsAg变化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指征的关系。

【期刊导读】鲁凤民/李婕教授:探讨HBV DNA水平与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性的规律演变

在HBeAg阴性患者中,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临床案例|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临床治愈伴HBsAg血清学转换1例

本研究报道1例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患者经过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和HBsAg血清学转换,并动态监测其外周血免疫学变化特征。

【会议撷萃】窦晓光教授:如何降低HBV相关HCC

10月27日上午,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窦晓光教授进行了有关《如何降低HBV相关HCC》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期刊导读】机制探索:干扰素α通过铁调素-铁转运蛋白轴诱导M1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抑制HBV

研究证实 IFNα 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上调铁调素,诱导 M1 巨噬细胞极化产生免疫应答,发挥抗 HBV 作用,深入探索 IFNα 抗 HBV 机制。

【期刊导读】荟萃分析:免疫耐受期患者抗病毒治疗有利于实现HBV DNA阴转及HBsAg清除

耿嘉蔚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免疫耐受期和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的治疗探索,前期已发表关于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荟萃分析,表明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病率高,自发HBsAg清除率低。

【期刊导读】慢性HBV感染女性产后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达50%

结果表明慢性HBV感染女性产后采用基于Peg-IFNα-2b治疗24周的HBsAg清除率达30.95%,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可达50.00%,均显著高于核苷(NAs)单药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