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王佳谊等发现线粒体CCN1通过脂肪酸β-氧化驱动铁死亡

2025-04-27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发现CCN1是一种可诱导的线粒体蛋白,它能增强FAO依赖性铁死亡,这为基于铁死亡的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铁死亡是一种氧化细胞死亡,尽管其关键代谢过程仍未完全了解。

2025年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王佳谊、于永春、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唐道林在Developmental Cell(IF=10.7)在线发表题为“Mitochondrial CCN1 drives ferroptosis via fatty acid β-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线粒体CCN1通过脂肪酸β-氧化驱动铁死亡。总之,该研究发现CCN1是一种可诱导的线粒体蛋白,它能增强FAO依赖性铁死亡,这为基于铁死亡的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图片

铁死亡是一种细胞死亡的非凋亡机制,以铁积累和广泛的脂质过氧化为特征。这一过程破坏氧化还原平衡,并受到分子途径的可变调节。经典诱导剂,如erastin和(1S,3R)-RSL3 (RSL3)靶载体家族7成员11 (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抑制抗氧化防御,增强铁死亡在克服耐药性癌症和增强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效果中的效用。铁死亡途径的异质性强调了识别调节剂以促进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和铁死亡,铁代谢、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ETC)活动增加了铁死亡的易感性。相反,增强线粒体抗氧化防御抑制铁死亡。线粒体脂肪酸(FA)β-氧化(FAO)在铁死亡中起着双重作用。尽管FAO产生的活性氧(ROS)可促进脂质过氧化,FAO还可通过降解脂质过氧化的关键底物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来防止铁死亡。非正常线粒体分子,通常为线粒体外分子,可在铁死亡期间重新定位至线粒体并发挥意想不到的功能,尽管其具体作用和调节机制尚不清楚。

细胞通讯网络因子1 (CCN1)是一种基质细胞蛋白,通过与整合素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粘附、增殖和凋亡。CCN1还调节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其表达在缺氧条件下增加,从而增加ROS的产生并改变线粒体形态。这些功能强调了CCN1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力。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Developmental Cell)

在这里,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综合的多组学筛选方法,确定细胞通讯网络因子1 (CCN1)是铁死亡的代谢催化剂。在铁死亡诱导时,CCN1重新定位于线粒体复合物,促进电子转移黄素蛋白亚单位α(ETFA)依赖性脂肪酸β氧化。与传统的肉碱O-棕榈酰转移酶2 (CPT2)-ETFA途径相比,CCN1-ETFA途径为线粒体活性氧产生提供了额外的底物,从而通过脂质过氧化刺激铁死亡。高脂饮食可增强肺癌小鼠模型中铁死亡的抗癌功效,这依赖于CCN1。此外,来源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CCN1表达患者的原发性肺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表现出对铁死亡的易感性增加。这些发现不仅确定了线粒体CCN1的代谢作用,而且建立了一种增强基于铁死亡的抗癌疗法的策略。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developmental-cell/fulltext/S1534-5807(25)00206-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396, encodeId=203722623961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fa5965438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铁死亡#</a> <a href='/topic/show?id=43f312639e2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CN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397, encryptionId=43f312639e2f, topicName=CCN1), TopicDto(id=96543, encryptionId=afa5965438d, topicName=铁死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26 21:22:08 CST 2025, time=2025-04-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J Ethnopharmacol:夏枯草主要活性成分通过NRF2/GPX4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研究探讨夏枯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特别是通过NRF2/GPX4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作用。

J Neuroinflammation:我国学者发现肉桂醛与去铁胺联合治疗小鼠脑出血后炎症、铁死亡和血肿扩大

推测肉桂醛通过抗炎、抗氧化、铁螯合和铁外流的聚合机制修复 ICH 诱导的脑损伤,使用 CNM 和 DFO 的组合方法显示出治疗效果的显着改善。

Nat Cancer | 靶向 zDHHC8:通过调控 GPX4 棕榈酰化增强肿瘤细胞铁死亡敏感性

S-棕榈酰化在铁死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揭示了zDHHC8通过调控GPX4的 S-棕榈酰化,显著影响肿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并为抗肿瘤免疫提供了新的策略。

Neuropharmacology:我国学者揭示一种新型铁死亡抑制剂吩噻嗪衍生物可减少脑出血后的细胞死亡并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化合物 51 可以显着减少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血肿周围区域的细胞死亡并减轻神经损伤,表明它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 ICH 的药物。

Nat Cancer:中山大学崔隽团队发现癌症铁死亡疗法新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S-棕榈酰化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调节铁死亡的关键作用。

Biomolecules:脑出血相关铁释放导致周细胞依赖性脑毛细血管功能破坏

游离铁和铁死亡是减轻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靶点,,当暴露于三价铁时,人脑周细胞会发生铁死亡,并可能导致血脑屏障功能障碍、血管连续性破坏和血管收缩增加。

我国学者发现FOXO3a-BAP1 轴调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神经元铁死亡

FOXO3a 和 BAP1 在体内和体外对 SAH 后 SLC7A11 相关铁死亡的影响,抑制 FOXO3a-BAP1 轴可以显着减轻 SAH 后 EBI 的神经元损伤和铁死亡。

Small:同济大学张鹏/杨洋等研究发现通过GSH响应性聚多巴胺基杂交纳米粒可诱导肿瘤铁死亡并放大铜死亡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肿瘤部位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双重耗竭策略,通过GSH响应性聚多巴胺基杂交纳米粒(CACuPDA)诱导肿瘤铁死亡并放大铜死亡。

ACS Nano:吉林大学张皓/张松灵/万兰兰研究发现全面剥夺葡萄糖可诱发肿瘤细胞二硫死亡和铁死亡

该研究通过抑制上游葡萄糖摄取和促进下游葡萄糖消耗的系统性葡萄糖剥夺同步诱导二硫死亡和铁死亡。

Nat Chem Biol:中山大学朱孝峰等确定Gal13是驱动细胞中铁死亡增殖的关键因素

该研究表明,经历铁死亡的细胞分泌Galectin-13,其与CD44结合并抑制邻近细胞中SLC7A11的质膜定位,从而加速邻近细胞死亡并促进铁死亡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