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Hongyan Wang/Xiaoying Yao教授团队揭示诊断克罗恩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基因

2025-06-05 Genes and Diseases Genes and Diseases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了与克罗恩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构建了可靠的诊断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目前尚无临床治愈方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CD),以胃肠道的长期炎症和免疫失衡为特征。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BD与AD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然而,AD与IBD之间潜在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复旦大学的Hongyan Wang/Xiaoying Yao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Hub genes identification for 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的研究快讯。该研究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了与克罗恩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构建了可靠的诊断模型。

01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首先从GEO数据库获取了阿尔茨海默病(AD,GSE109887)和克罗恩病(CD,GSE95095)的基因表达数据。接着,基于fold change >1.5 and P < 0.01的标准,识别出在AD和CD中表达模式相同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构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揭示关键节点。此外,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构建了无尺度共表达网络,并识别出与CD最相关的模块。在筛选关键基因方面,研究团队采用了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这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经过两种方法的交叉验证,确定了若干候选基因。最后,基于这些关键基因,研究者构建并验证了诊断模型。

02 研究结果

研究团队一共识别出43个在AD和CD中表达模式相同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6个上调和7个下调(图1A)。通过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发现SPP1、PDGFRB和BGN是关键节点(图1B)。WGCNA显示,棕色模块与CD的相关性最强(P = 6.6e-10, r = 0.82),被认为是关键模块(图1D)。利用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关键基因,最终确定了4个关键基因,包括PDGFRB、DDIT4L、BCL6和TMEM106A(图1G–I)。基于这些关键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在训练集(AUC: 0.93, CI: 0.83-1.00)和验证集(AUC: 0.86, CI: 0.76-0.97)中均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图1J、K)。此外,免疫浸润分析发现,多种免疫细胞在AD和CD患者中的比例显著不同,且与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

图片

图1 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机器学习鉴定克罗恩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基因

总之,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该研究识别了4个与克罗恩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相关的关键基因(PDGFRB、BCL6、DDIT4L、TMEM106A),并构建了可靠的诊断模型。这些基因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调节免疫反应和介导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免疫浸润分析揭示了这些关键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的显著相关性,为AD和CD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该研究不仅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还为深入研究这两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4002733

引用这篇文章:

Liu P, Yao X, Wang H. Hub genes identification for 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Genes Dis. 2025;12(3):10147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080, encodeId=b51f2268080b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05 15:04:13 CST 2025, time=2025-06-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Brain:Semorinemab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探究,基于脑脊液蛋白质组学与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Semorinemab在轻度至中度AD患者(Lauriet试验)中上调的14种蛋白显著富集于微胶质细胞,且与病理负担正相关;而前驱期至轻度AD患者(Tauriel试验)中33种上调蛋白无细胞特异性。

J Ethnopharmacol:川芎-当归药对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来缓解APP/PS1小鼠的认知缺陷

探讨川芎-当归药对(CDHP)在APP/PS1小鼠体内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

Alzheimer’s & Dementia:唐氏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物的变化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老年DS患者中KYN通路代谢物的变化模式,为理解DS与AD的关联提供了新的生化视角,并为开发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奠定了基础。

Molecular Psychiatry:从细胞到类器官,基于 hPSC 构建的新模型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带来曙光

研究构建的血管化神经免疫类器官在sAD脑提取物诱导下,4周内形成Aβ斑块和tau缠结,并伴随神经炎症、突触丢失及神经网络活动受损。Lecanemab治疗可减轻Aβ负担,但引发血管炎症反应。

Immunity: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等证实TMEM119是恢复小胶质细胞稳态和改善AD认知功能的潜在靶点

该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TMEM119与淀粉样蛋白β结合促进其清除。

Nat Aging | 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相关途径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分析,识别了与AD相关的蛋白,并开发了一个具有临床相关性的预测模型。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AD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还展示了血浆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检测和治疗决策中的潜力。

Nat Aging: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等揭示GLP-1受体激动剂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该研究证明了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激活5'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来缓解AD相关的表型。

Alzheimer’s Dementia:高通量解析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血浆标志物新图谱

p-tau217在AD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显著上调,与CSF结果高度一致。MCI患者中p-tau217升高,炎症蛋白下调。LB患者中Aβ42和FLT1上调,GRN突变携带者中NfL和TDP-43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