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爱吃辣,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2025-03-06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陕西省

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等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在《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辛辣食物摄入频率与中风风险之间的有趣关联。

近年来,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最近,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等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在《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辛辣食物摄入频率与中风风险之间的有趣关联。

图片

这项研究招募了50174名年龄在30到79岁之间的参与者,旨在探讨辛辣食物摄入与中风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基线调查问卷收集参与者的辛辣食物摄入数据,并使用风险模型估计辛辣食物摄入与总体中风、缺血性中风(IS)和出血性中风(HS)的发病率。

研究结果显示,辛辣食物的保护作用呈现U型剂量-反应关系,即适量摄入辛辣食物与中风风险降低相关。

具体而言,每周吃辛辣食物3-5天的人群,其总体中风风险显著降低,相较于那些从不或很少食用辛辣食物的人,总体中风的危险比(HR)为0.826(95% CI 0.714,0.956)。

对于缺血性中风,这个数字更是降至0.813(95% CI 0.696,0.951)。

那么,辛辣食物为何能降低中风风险呢?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辛辣食物中常含有的辣椒素(Capsaicin)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这些特性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辣椒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从而减少中风的发生风险。

此外,研究还发现,肥胖者在辛辣食物摄入方面受益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辛辣食物对代谢的积极影响有关。

辛辣食物能够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还指出,辛辣食物对女性在预防高血压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

虽然男性吃辣也有益处,但女性在此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

这一发现可能与生理和荷尔蒙差异有关,女性身体对某些成分的反应与男性有所不同,这使得她们在享用辛辣食物时能获得更大的健康益处。

尽管辛辣食物具有潜在的健康益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辣椒的摄入量。

研究提示,适量摄入辛辣食物是关键,每周3-5天的频率可能是最佳选择,而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等问题。

参考文献:

DOI: 10.1017/S000711452400022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990, encodeId=79e522549905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c01226163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风#</a> <a href='/topic/show?id=df8293853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辛辣食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2616, encryptionId=ec01226163e, topicName=中风), TopicDto(id=93853, encryptionId=df82938530b, topicName=辛辣食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r 07 10:09:13 CST 2025, time=2025-03-0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7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Lancet Neurol:1990-2021 年全球、地区和国家中风及其风险因素的负担: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

从1990年到2021年,全球卒中负担不断加重,多个风险因素对卒中负担的贡献也在增加。

Neurology:经颅磁刺激联合多模式失语症治疗慢性中风后失语症——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中风后语言处理障碍或失语症很常见,将 1 Hz rTMS 与 M-MAT 联合使用与随访时失语症严重程度的补充改善相关。rTMS 是 M-MAT 辅助治疗的有前途的候选者。

Adv Sci:东南大学姚红红/韩冰合作研究为促进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提供了基础

该研究中,使用快速高分辨率微型双光子显微镜显示清醒缺血性中风小鼠的梗塞周围区域中星形胶质细胞微区Ca2+瞬变水平显著降低。

中国青年学者一作,最新Nature:DNA 感应炎症小体引起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风

通过脱氧核糖核酸酶治疗或抑制炎性体激活来中和游离DNA可降低中风复发率。作者的研究结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后的高复发率提供了解释。

降低“坏胆固醇”还不够!中国研究:远离中风,还需关注这个指标

近期,Stroke发表一项中国研究,表明较高的RC与所有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有关,但与出血性卒中风险无关。研究结果支持通过降低RC水平来降低卒中风险,未来还需继续探索其是否具有其他心血管益处。

Brain:利用皮质-皮质配对关联刺激(ccPAS)技术增强中风后视觉恢复

MT-V1 ccPAS显著改善了中风患者盲区内的运动方向辨别能力,且效果与V1-MT通路的残余结构完整性和功能连接增强密切相关。

严重中风治疗新证据:12小时内取栓,疗效长达1年,近一半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在aBAO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中,与治疗第90天相比,机械取栓在随访1年时仍保持临床获益,对良好结局(mRS评分0-3)和优良结局(mRS评分0-1)的改善尤为显著。

研究表明:TAVR 期间的脑保护与降低严重中风的风险有关

为了更多地了解 CEP 如何影响 TAVR 结果,克利夫兰诊所心脏血管和胸腔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追踪了超过 270,000 名患者的数据。

Adv Sci:重庆医科大学秦新月等团队合作报道人工纳米平台MiCM-NPs用于中风治疗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负载抗排斥导向分子单克隆抗体(抗RGMa)并被小胶质细胞膜(MiCM)包裹的人工纳米平台用于中风治疗,即MiCM@PLGA/anti-RGMa/Fe3O4@PFH(MiCM-N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