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时,QLB与TAPB哪种镇痛效果更好?

2025-04-27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陕西省

剖宫产术后镇痛至关重要,研究对比超声引导下 QLB 与 TAPB,发现 QLB 在镇痛时长、效果、术后恢复、满意度及安全性上更优,为剖宫产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

剖宫产手术创面广、切口大,可导致产妇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长时间的疼痛刺激不仅会影响产妇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也不利于产妇早期泌乳、进食等,对母婴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剖宫产产妇选择一种有效的镇痛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既往较为常用的是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存在着镇痛维持时间较短等缺点。

腰方肌阻滞(QLB)是一种较新的躯干神经阻滞方式,具有阻滞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对上、下腹部、髋部等部位均能产生镇痛效果。

那么,究竟哪种镇痛方式更有优势呢?

有人对此专门做过研究。

研究方法:麻醉方法选择椎间隙L3-4入路穿刺,穿刺成功后再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12 mg,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药物均为舒芬太尼。

一组产妇手术结束后采用超声引导下QLB

具体方法:

产妇取侧卧位,探头选择低频凸阵探头2~5MHz,置于腋中线骼嵴、肋弓之间,根据超声图像确认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等部位;

使用平面内进针技术,直至针尖抵达腰方肌、腰大肌间隙处,在此处予以0.25%罗哌卡因30 mL注射,并以同样的方法完成对侧阻滞。

另外一组产妇手术结束后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

具体方法:

产妇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迈瑞超声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8~13MHz,将探头置于肋缘、髂嵴两处之间,超声下显示腹壁各层肌肉组织后,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分别在腹内斜肌、腹横肌实施穿刺,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30 mL

结果显示,使用超声引导下QLB的产妇首次按压PCIA时间均更长,且术后按压次数及药物用量均更少,术后活动时、静息时的VAS评分均更低,术后恢复方面也更短,且产妇术后对镇痛的满意度更高,体现出更好的应用优势。

分析原因是由于,TAPB主要是在腹横肌、腹内斜肌的间隙注射局麻药物,该区域主要阻滞T10~L1脊髓神经,对腹壁切口的镇痛效果较好,但其对内脏神经痛的镇痛效果上仍存在不足。

QLB主要是在腰方肌筋膜、胸腰中筋膜给予注射局麻药物,其中胸腰筋膜上具有十分丰富的交感神经网,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且药物注射后可扩散至椎旁间隙,再通过椎旁间隙持续向交感神经干周围部位进行扩散,从而对内脏神经痛起到阻断效应,继而产生更满意的镇痛效果。

实验中还分析,QLB阻滞后,药物能从肌肉间隙转移到布满脂肪组织的椎旁空间,局部的脂肪组织在低灌注条件下能延缓机体对局麻药物的吸收速度,可稳定延长镇痛时间。

此外,产妇产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后,也更有助于早期下床、早期进行泌乳等,促进产后恢复,进一步提高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使用超声引导下QLB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考虑是由于超声引导下QLB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并同时降低阿片类药物过多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升总体的药物安全性。

到了这里,大家知道哪种镇痛更有优势了吧?

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您有不同的发现,请在下方留言交流~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423, encodeId=e86a22624233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22e32e02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剖宫产#</a> <a href='/topic/show?id=bf061239e8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腰方肌阻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702, encryptionId=a22e32e0212, topicName=剖宫产), TopicDto(id=123978, encryptionId=bf061239e806, topicName=腰方肌阻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Apr 26 23:37:53 CST 2025, time=2025-04-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一例癫痫频发产妇行急诊剖宫产的麻醉管理及思考

本文通过 32 岁孕 31 + 1 周癫痫频发孕妇行急诊剖宫产的病例,结合指南和文献,探讨癫痫孕妇的抗癫痫药选择、麻醉管理等,为临床提供参考。

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如何减少过敏的发生

我国剖宫产率较高,麻醉以椎管内麻醉为主,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波动大,过敏并不少见。阐述剖宫产麻醉过敏预防措施,分享一例腰麻后过敏产妇的处理过程及经验。

深度解析剖宫产麻醉中腰麻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文章介绍椎管内常用药,罗哌卡因等用于剖宫产腰麻,阐述其浓度、剂量、特点及辅助用药,对比临床使用率,强调依产妇情况及习惯选药。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MTX联合宫腔镜治疗CSP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指导,为CSP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产麻新谭】剖宫产全身麻醉与产后抑郁及自杀倾向的关系

本研究评估了1年内剖宫产GA与需要再入院、门诊或急诊就诊的PPD和自杀倾向的风险的关联,并考虑了产科并发症的影响。

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哺乳是否有影响?

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 PCIA 对哺乳的影响,分析常用镇痛方式,指出 PCIA 药物在乳汁中含量低,对新生儿影响小,强调需合理选药、控量及个体化镇痛确保母婴安全。

Eur J Pediatr: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早产双胞胎18岁前呼吸、神经、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的长期影响比较

剖宫产显著增加呼吸、神经及感染性长期并发症风险,且效应在极早产及超早产亚组更为突出。

【产麻新谭】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与体动特征:一项利用可穿戴活动记录仪的纵向前瞻性队列研究

睡眠对产后恢复重要,斯坦福大学Pandal等用腕戴式活动监测手表研究择期剖宫产后1至4周睡眠和身体活动。发现产后1周睡眠效率等改善,但总睡眠时间受影响,身体活动产后渐恢复,客观与主观指标相关性弱。

【产麻新谭】不同静脉治疗对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寒战的疗效比较:一项系统性回顾和Bayesian网络荟萃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是整理和分析直接和间接比较的最新证据,以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静脉治疗方法。

【产麻新谭】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研究通过荟萃分析评估剖宫产后CPSP发生率、特征等,发现3月、6月、12月发生率分别为15.2%、9.5%、5.0%,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发生率较低,疼痛多为轻中度,需更多研究明确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