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咳嗽不是病,咳起来真要命!儿童咳嗽用药有大学问,尤其是镇咳药和祛痰药,用对了是帮手,用错了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本文将结合临床指南和研究数据,总结咳嗽的用药原则,帮助临床医师认识及合理治疗咳嗽。
咳嗽分类及辨别
咳嗽是呼吸系统保护性反射,其生理目的是通过快速有效地排出气道中的粘液、异物或病原体,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从咳嗽持续时间来看,<2 周为急性咳嗽;2-4 周为迁延性咳嗽;>4周为慢性咳嗽。 从咳嗽时无痰或有痰来看,无痰为干性咳嗽,有痰为湿性咳嗽(年长儿可咳出痰,年幼儿无法咳出痰但喉间有痰响也算)。
图:儿童咳嗽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急性咳嗽大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用药也能自行好转;而慢性咳嗽可能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多种因素有关。
图:儿童慢性咳嗽的辨别
镇咳药和祛痰药使用时机
无需使用镇咳药的情况:轻度、偶发的咳嗽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内的痰液或异物,属于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若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通常不建议使用镇咳药。
建议使用镇咳药的情况:当咳嗽频繁、剧烈,严重影响睡眠、休息或日常生活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使用镇咳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镇咳药
2020年版《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推荐药物及备选药物见下表。
(点击图片放大)
常用祛痰药
湿咳(有痰)时,祛痰药是首选 ,它们能稀释痰液,更容易把痰咳出来,避免痰液堵在喉咙里。
(点击图片放大)
在使用镇咳药物和祛痰药物时,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或使用频率,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副作用。另外,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副作用。根据药物的类型和儿童的年龄、体重,选择合适的服药方式。在服药后,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咳嗽的频率、程度、性质以及有无咳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变化可以反映儿童病情的进展。
总之,临床使用镇咳药和祛痰药时,应综合考虑患儿咳嗽咳痰病因、症状持续时间、用药后症状改善效果等情况。
参考资料
1.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版
2.中国儿童咳嗽指南2021版
来源 | 梅斯医学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