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病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如何诊断?

23小时前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发表于上海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钰璐老师为大家分享基底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病例一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6岁,面部皮肤肿物3年多。

大体描述:

灰黑组织一块,直径0.6cm。

镜下形态:

肿瘤细胞位于真皮层,边界不清,呈巢团分布,浸润性生长。

外周细胞栅栏状排列。

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形态均一,核/质比高,见较多核分裂象。

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形态均一,核/质比高,见较多核分裂象。

免疫组化:

AE1/AE3

P40

34βE12

BCL-2

CD10

Ber-EP4

Ki67

CK20

免疫组化汇总:

AE1/AE3(+)、P40(+)、34βE12(+)、BCL-2(部分+)、Ber-EP4(弱+)、CD10(局灶+)、CD34(血管+)、Ki67(约40%+)、CK20(-)、SYN(-)、CD56(-)。

病理诊断:

“面部肿物”真皮内见异型细胞巢,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基底细胞癌,肿瘤紧邻两侧切缘,基底部未见病变累及。

 病例二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65岁。

大体描述:

“右腿皮肤肿物”带皮肤组织一块,大小2.0×1.5×1.5cm,皮肤中央切面见一灰白结节,直径约1.2cm,高出皮面0.3c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界尚清。

镜下形态:

位于表皮下方,边界不清。

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分布,与周围间质有明显的收缩间隙。

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分布。

外周细胞栅栏状排列,与周围间质有明显的收缩间隙。

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形态均一,核/质比高,见明显核分裂象。

免疫组化:

P40

P63

BCL-2

Ber-EP4

CK20

Ki67

免疫组化汇总:

Ber-EP4(+)、CD10(非特异性间质+)、P40(+)、P63(+)、BCL-2(部分+)、Ki67(约40%+)、CK7(+)、CK20(-)、CEA(-)、EMA(-)。

病理诊断:

“右腿皮肤肿物”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定义:

基底细胞癌(BCC) 是起源于表皮细胞或毛囊干细胞的癌家族。有许多形态学类型,共同点是具有由深染核和胞浆少的肿瘤细胞组成的基底样细胞巢。

ICD-O编码:

8090/3

亚型:

浅表型基底细胞癌

(Superficial basal cell carcinoma

临床常表现为缓慢扩大的鳞屑性红斑,大小不一,从几毫米到超过10cm。病变与表皮相连,呈芽蕾状向真皮浅层延伸,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

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Nodular basal cell carcinoma)

最常见的亚型,约占75%,常表现为粉红色丘疹。镜下可见界限清楚、大小不一的巢团,巢团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团块与间质之间可见收缩裂隙。包括4个亚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pigmented BCC)、角化型基底细胞癌(keratotic BCC)、囊性基底细胞癌(cystic BCC)、结节囊性基底细胞癌(nodulocystic BCC)。(第5版WHO更新: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归入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的一种亚型。)

部分肿瘤巢团内部可见淀粉样物沉积

少数情况下,肿瘤巢团内部出现腺样或筛状结构,类似腺样囊性癌,或呈印戒细胞样

微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Micronodular basal cell carcinoma)

肿瘤呈多发微小巢团(直径<0.15mm),微小巢团成分>50%。小巢团离散分布,大小相对一致,浸润真皮深层和皮下。

浸润基底细胞癌

(Infiltrating basal cell carcinoma)

肿瘤巢团呈不规则岛状、锯齿状或条索状,向真皮深层浸润性生长。

硬化型/多形性基底细胞癌

(Sclerosing/morphoeic basal cell carcinoma)

基底样细胞排列成角或条索,周边栅栏排列不明显,缺乏收缩裂隙,间质丰富、致密伴胶原化。

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

(Basosquamous carcinoma)

具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成分,可能包含两者的过渡区。

左侧是鳞状细胞癌成分,右侧是基底细胞癌成分,两者均表现为浸润性生长,中间似有过渡态

基底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

(Basal cell carcinoma with sarcomatoid differentiation)

肿瘤具有基底样上皮成分和肉瘤样间质,后者可能包括多形性未分化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或横纹肌肉瘤等。

基底样细胞巢被恶性间质成分包绕,间质内细胞丰富,呈梭形、肉瘤样

基底细胞癌伴附属器分化

(Basal cell carcinoma with adnexal differentiation)

肿瘤可向皮肤附属器成分分化,包括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基底细胞癌伴毛母细胞分化,肿瘤巢团内部可见类似毛母质瘤的影细胞

基底细胞癌伴毛囊分化,基底细胞巢团内可见类似毛囊漏斗部结构

基底细胞癌伴皮脂腺分化,肿瘤内可见散在多空泡状皮脂腺细胞

纤维上皮型基底细胞癌

(Fibroepithelial basal cell carcinoma)

又名Pinkus纤维上皮瘤,相对罕见,女性相对多见。大体表现为单发结节,肿瘤生长缓慢。镜下可见基底样细胞条索从表皮向下延伸,相互吻合成网,基底细胞条索之间为纤维样基质。

基底细胞癌BCC)按复发风险分层

 

低分险

高风险

组织学类型

浅表型基底细胞癌;

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伴附属器分化;

纤维上皮型基底细胞癌;

微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浸润性基底细胞癌;

硬化型/多形性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

临床特点:

1、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约占80%),浅肤色人群发病率高。

2、好发人群:中老年人(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3、好发部位:常见于人体日光暴露部位;头面和躯干(约占80%)。

4、病因:紫外线照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少数与遗传有关 ,最常见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5、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表现为丘疹或小结节,可伴糜烂或溃疡,也可表现为红斑状斑片,有时可出现色素沉着。

形态学表现

所有类型的BCC 都以具有深染核和少量细胞质的基底样肿瘤细胞为特征。凋亡细胞在巢中很常见。基质改变包括纤维黏液样变、钙化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等。

发病机制

Hedgehog信号通路负责调节细胞生长,该通路激活导致BCC的发展。最常见的是通过抑制跨膜蛋白PTCH或激活SMO,导致异常的hedgehog通路的激活。各种驱动基因包括 PTENMYCN,PPP6C,GRIN2AGLI1CSMD3,DCC,PREX2and APC 

免疫组化

  • p40、p63 和 CK5/6强表达
  • BCL2 和 CD10 弥漫性阳性
  • AR局灶性表达 
  • EMA、CEA 和 CK20 呈阴性

分子特征

PTCH1的杂合性缺失和TP53的失活分别见于58-69%和40-65%的散发性病例中。

鉴别诊断:

1.毛母细胞瘤:

   

基底细胞癌

毛母细胞瘤

组织学特征





核分裂

明显

不明显

黏液样间质

常见

实质与间质分离

常见

间质内色素沉着

常见

少见

间质内淀粉样变

可有

少见

免疫组化



BCL2

弥漫+

周边+/-

CD10

上皮+,间质-

上皮+/-,间质+

AR

局灶+

阴性

2.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亚型要注意与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进行鉴别,后者EMA阳性,Ber-EP4阴性或偶尔阳性。

3.皮脂腺癌:

基底细胞癌伴附属器分化亚型向皮脂腺分化时,要注意与皮脂腺癌进行鉴别,后者EMA、AR和adipophilin强阳性,Ber-EP4阴性。

治疗

对于浅表肿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使用局部或非手术方法。对于侵袭性组织学肿瘤,或发生在高危区域的肿瘤,采用莫氏显微外科手术或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肿瘤,或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需要使用hedgehog抑制剂进行治疗。

预后

大多数单纯切除后可治愈。发展缓慢,具有局部浸润和破坏特性,很少转移。如有转移,最常见淋巴结、肺、骨。部分可与黑色素瘤并发(碰撞瘤或黑色素瘤转移到BCC)。

参考文献及书籍: 

1.《WHO Classification of Skin Tumours》5th Edition.

2. Murgia G, Denaro N, Boggio F, Nazzaro G, Benzecry V, Bortoluzzi P, Passoni E, Garrone O, Marzano A. Basosquamous Carcinom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Aspects, Novel Imaging Tool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Cells. 2023 Nov 30;12(23):2737.

3. Kim DP, Kus KJB, Ruiz E. Basal Cell Carcinoma Review.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2019 Feb;33(1):13-24.

4.《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 Fifth Edition》

5.《McKee's Pathology of the Skin, 4th Edition》

6.《皮肤病理学》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869, encodeId=da3522e3869a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3ca42063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底细胞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2063, encryptionId=93ca4206361, topicName=基底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l 18 11:40:53 CST 2025, time=23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3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Arch Dermatol Res:探索手术切缘和再次手术在基底细胞癌复发中的作用:一项3036例病例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036例手术切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切除切缘、再次手术率与基底细胞癌复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