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Urol Focus: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辅助放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2025-03-10 AlexYa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ART耐受性良好,且可获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因此支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患者报告的HRQoL证实,通过使用更适形的放疗技术,辅助放疗可以在RC后安全使用。
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且表现出高危病理特征的非转移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预后较差。高达30%的病理(p)分期为pT3的肿瘤患者会经历盆腔复发,这种情况很少能够挽救,且常常伴随着使人衰弱的后遗症。此外,盆腔复发经常在远处转移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这表明一些远处转移可能源于局部复发疾病。为了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研究者们探索了多种治疗策略。
新辅助顺铂化疗能够延长总生存期(OS),但对减少局部复发没有影响。探究辅助免疫治疗在改善生存结局方面作用的临床试验结果喜忧参半。在这些试验中,辅助免疫治疗对预防局部复发的影响并未作为结局指标进行明确评估。
过去,辅助放疗(ART)已被证明是预防盆腔复发的有效策略,但代价是毒性负担较高。近日,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鲁汶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了比利时II期试验的最新局部控制率、生存结局、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以及血液学毒性数据,评估了辅助放疗(ART)在降低高危MIBC患者盆腔复发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人员于2014年8月至2020年10月开展了一项多中心2期试验,纳入了72例在RC后接受了ART的高危MIBC患者。高危定义为存在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pT3期伴淋巴血管侵犯、pT4期、切除淋巴结少于10个、淋巴结阳性、手术切缘阳性。研究采用调强放疗,对盆腔淋巴结±膀胱切除术床(如手术切缘阳性)给予50Gy,分25次照射。结局指标包括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R)、临床无复发生存期(CRFS)、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统计)、HRQoL(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QLQ-C30/QLQ-BLM30问卷)和血液学毒性(采用常见不良事件术语标准分级)。
结果显示,无复发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2年和5年的LRFR分别为81%(95%置信区间[CI] 71-91%)和79%(95% CI 68-89%),CRFS率分别为32%(95% CI 21-42%)和20%(95% CI 11-30%),OS率分别为48%(95% CI 36-59%)和34%(95% CI 22-45%)。ART结束时,多项症状恶化,大多数在最初几个月内恢复到基线水平。腹泻恶化最为明显,仅部分恢复到基线评分。发生的≥2级的血液学毒性包括淋巴细胞减少(75%)、中性粒细胞减少(2%)、血小板减少(2%)和贫血(17%)。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单臂设计和血液样本及调查问卷的有限可用性。
整体生存期
这些结果表明,RC后的ART耐受性良好,且可获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因此支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患者报告的HRQoL证实,通过使用更适形的放疗技术,辅助放疗可以在RC后安全使用。该研究所观察到的2级和3级淋巴细胞减少症的高发生率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临床意义。
原始出处:
Verghote F, Rammant E, Dirix P, Van Praet C, Berghen C, Junius S, Liefhooghe N, Noé L, Ost P, Decaestecker K, Villeirs G, Decruyenaere A, De Man K, Verbeke S, De Maeseneer D, Fonteyne V. Adjuvant Radiotherapy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for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 Phase 2 Trial-Results of Secondary Endpoints. Eur Urol Focus. 2025 Feb 18:S2405-4569(25)00042-2. doi: 10.1016/j.euf.2025.02.00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7169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辅助放疗#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