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在主要精神、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驱动作用及潜在新药靶点

2025-04-27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研究鉴定出29种免疫生物标志物与7种神经精神疾病存在潜在因果关系,其中20种具有治疗潜力,包括ACE、AGER和CD40等已有药物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靶点。

近年来,精神疾病、神经发育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统称为神经精神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免疫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这些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这限制了新干预措施的开发。为了深入探索免疫系统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基因组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和遗传共定位分析,评估了736种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与7种神经精神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研究旨在揭示免疫系统在疾病发生中的具体作用,并为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潜在靶点。

研究采用了多层次的生物标志物筛选策略,通过整合血液和脑组织中的蛋白质组及基因表达数据,全面评估免疫生物标志物与神经精神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数据来源包括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血液蛋白质组数据、eQTLGen项目的血液基因表达数据、ROS/MAP研究的脑蛋白质组数据以及MetaBrain联盟的脑基因表达数据。研究团队通过严格的工具变量选择标准(如基因组显著性阈值、独立性检验和F统计量评估)确保分析的可靠性。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IVW)和Wald比率方法,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如异质性检验和水平多效性评估)验证结果的稳健性。此外,遗传共定位分析(PWCoCo)用于确认暴露与结局是否由同一遗传变异驱动。研究还通过Steiger过滤排除反向因果关系的干扰,并通过药物靶点数据库(Open Targets Platform)评估潜在治疗靶点的可成药性。

图1:评估神经精神疾病潜在因果免疫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流程及证据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29种免疫生物标志物与7种神经精神疾病存在潜在因果关系,其中8种生物标志物满足最严格的Tier A标准(通过Bonferroni校正、共定位分析和敏感性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中,AGER、PDIA3和NAGA等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疾病风险显著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糖基化过程。阿尔茨海默病中,CR1和APOC1的遗传变异显示出强烈的因果关系,这与既往研究一致。抑郁症中,EP300基因的表达异常与疾病风险相关,而双相情感障碍中SCRN1基因的作用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20种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其中ACE、AGER、CD40、TNFRSF17和SERPING1等已有获批药物或处于高级临床试验阶段。此外,研究还发现部分生物标志物(如ACE和CD40)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提示其可能通过共同的病理机制影响不同疾病。

图2:跨神经精神疾病的Tier A、B和C结果汇总

研究结论强调了免疫系统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通过基因组学方法,研究不仅验证了已知的免疫相关机制,还发现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然而,由于研究主要基于欧洲人群数据,结果的普适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此外,部分生物标志物的组织特异性和转录-翻译路径的复杂性也需更深入的研究。未来需结合多组学数据和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这些靶点的因果关系和治疗潜力,为神经精神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方向。

原始出处:

Dardani, C., Robinson, J.W., Jones, H.J. et al. Immunological drivers and potential novel drug targets for major psychiatric, neurodevelopmental, and neurodegenerative conditions.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5-03032-x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480, encodeId=b4432262480c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3618e9063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药物靶点#</a> <a href='/topic/show?id=f232e4443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精神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73af45392c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孟德尔随机化#</a> <a href='/topic/show?id=e9c0126418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生物标志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418, encryptionId=e9c012641861, topicName=免疫生物标志物), TopicDto(id=45392, encryptionId=73af45392ca, topicName=孟德尔随机化), TopicDto(id=74443, encryptionId=f232e4443e0, topicName=神经精神疾病), TopicDto(id=87906, encryptionId=93618e90631, topicName=药物靶点)],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27 14:04:06 CST 2025, time=2025-04-2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Cancer Re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传杰等团队合作研究揭示FH缺乏肿瘤中的潜在药物靶点

该研究利用一个以表观遗传学为重点的单导向RNA库,揭示了FH缺乏肿瘤中的潜在药物靶点。

前列腺癌的致癌基因和治疗靶点——PRMT5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20年前被发现。第一个十年专注于PRMT5在健康有机体中细胞过程的调节。第二个十年中,很多证据表明PRMT5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和非表观遗传机制在多种癌症中发挥致癌

口服PROTAC疗法:目前有哪些靶点的药物在研发过程中?

在过去的五年里,至少有超过25种PROTACs已经开始临床试验,但是其中只有少数是口服生物可利用的。以下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口服生物可利用PROTACs总结:

2020 至 2023 AACR热门靶标变迁

2020 至 2023 AACR热门靶标变迁

J Clin Periodontol:补体C3作为牙周炎的潜在药物靶点

来自IIa期试验的证据表明,一种补体c3靶向药物可以减轻牙龈炎患者的牙龈炎症。使用药物靶向孟德尔随机化(MR),我们研究了基因代理的C3抑制是否会改变牙周炎的风险。

MAdCAM-1,下一个FIC药物的关键靶点

MAdCAM-1(粘膜血管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1)是一种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主要存在于肠道黏膜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可以结合免疫细胞表面的α4β7整合素,从而促使免疫细胞(如淋巴细

eGastroenterology:药物靶点孟德尔随机化在MASLD的应用

这篇综述探讨了药物靶点孟德尔随机化(MR)的潜力,旨在识别MASLD的药物靶点,重新定位现有药物并评估其安全性。

JAMA Psychiatry:基因组关联研究与精神疾病药物治疗靶点的联系:多模态生物信息学分析

尽管在双相障碍中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方法揭示了显著的基因匹配,但对于大多数精神障碍,GWAS与药物靶点之间的匹配未超过零假设预期。

论文解读 | Lin Zou/Yi Shu教授团队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揭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潜在的阶段特异性可药物靶点

本研究利用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包括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学和基因依赖数据库分析,旨在识别 T-ALL 中潜在的阶段特异性可药物靶点和重新定位的药物。

Cell:章冰/高强团队合作泛癌蛋白基因组学研究,揭示癌症治疗潜在新靶点

研究团队将CPTAC的10种癌症类型1043名患者的蛋白基因组学数据集与其他公共数据集,阐明了癌症治疗的蛋白质新靶点。